BOSS直聘十年:屠龍少年的改變快訊
日前,BOSS直聘發布為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實現營收17.04億元,同比增長33.4%,在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達到5.31億元。
作者/文森特
編輯/嘉嘉
日前,BOSS直聘發布為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實現營收17.04億元,同比增長33.4%,在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達到5.31億元。對此,BOSS直聘稱今年第一季度業績的增長超過公司此前預期,亦創歷史新高。
與BOSS直聘財務數據全面標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用戶使用體驗的變化,司庫財經了解到,目前在互聯網招聘市場,不少求職者、招聘企業都認為BOSS直聘變了,從以前的精準高效變成了魚龍混雜。
而這種變化源于BOSS直聘審核推薦機制的人為退化——作為居間的求職招聘平臺,BOSS直聘擴充招聘端、求職端的數量規模,從而保證其營收、利潤等數據的增長,但代價卻是企業主、應聘者體驗感的大幅度下滑。
僵尸崗位推薦,BOSS直聘飽受吐槽
據了解,招聘企業方面,BOSS直聘按照崗位進行售賣,一個崗位分為基礎版本和暢聊版本,每個版本下又有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的會員。
而一家做自媒體的A先生在BOSS直聘上購買了158元/月的暢聊版會員,該版本在1個月的時間內不限制企業查看求職者的次數,并將企業主動與求職者打招呼的次數擴大到50人/天。
按照發布崗位計算會員,價格不貴、靈活多樣,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主來說,BOSS直聘是一個高性價比的招聘渠道。據數據顯示:僅2023年,BOSS直聘平均月活達4230萬,同比上漲47.4%,全年付費企業客戶數為520萬,同比上漲44.4%。
但在營收、運營數據不斷飆升的同時,BOSS直聘卻開始頻頻被企業和求職者吐槽。
“這個APP就是一個垃圾,我再也不用了,推過來的人根本不符合崗位需求”,A先生一臉怨恨的對司庫財經吐槽,“我招的崗位是新媒體編輯,要求有原創能力,但是給我推過來的崗位亂七八糟的,所以我充了智聯招聘的會員?!?/p>
據司庫財經了解,在一個月時間內,A先生與240多名應聘者溝通,但效果極差,一是很多人崗位根本不匹配,需要具有財經編輯能力的人,但簡歷推過來的則是農業、工業企業的編輯崗位,行業、領域完全與預設崗位不匹配;二是在與求職者溝通時,很多人沒有回音,A先生質疑這些簡歷都是僵尸簡歷。
其實像A先生這類抱怨的企業主并非個例,在黑貓投訴上,有企業主在買了9600元的年會員后投訴,并主張退款稱:
1、效果不好。2024年2月22日開始使用該平臺,最開始雇的專業人事做招聘,人事使用該平臺1個多月,兩三天只能約來兩三個人面試,效果不太好
2、價值不匹配。本人開通的企業版年會員4800元,使用3個多月,同意面試邀約的只有50人,到司面試的只有32人。每天200個招呼,大部分都是已讀不回,回復的基本都不匹配。
(來源:黑貓投訴APP)
精準高效,BOSS直聘后發而起
“疫情的時候,我們用BOSS直聘挺好用的,當時找到想找的人特別輕松”,另一位自媒體老師向司庫財經表示,“因為招聘效果好,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我們一下買了兩年的會員?!?/p>
與如今備受企業主吐槽不同的是,在幾年前,BOSS直聘一直以高效精準招聘著稱,也靠著這種極佳的招聘體驗感,BOSS直聘迅速從一家成立不足十年的移動互聯網招聘平臺,超過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一眾前輩,成為互聯網招聘TOP 1。
據極光數據顯示,在2024年第一季度,BOSS直聘活躍用戶量達到3531.3萬人,同比增長3.9%,月活規模位居互聯網APP月活第一,而排名第二的智聯招聘月活為2974.4萬人,第三名的前程無憂月活為1391.2萬人,同比分別下降2.7%、26.5%。
BOSS直聘溝通起來更直接精準,也更簡單高效,也正是因為精準招聘的定位和特色,BOSS直聘在運營數據上一騎絕塵,遠超于其他競爭對手。而在司庫財經看來這種精準招聘主要源于招聘模式和內部審核兩個方面:
一是BOSS直聘首創了微信式的求職方式。相比智聯招聘、前途無憂這類郵箱簡歷下載的求職平臺,BOSS直聘讓招聘者和求職者能像微信一樣聊天,因此求職的效率更高、更精準,受到求職者和招聘企業的歡迎。
二是BOSS直聘對企業真實性的審查。據了解,智聯招聘有名為“鐵壁”的線下安全審核團隊,通過掃街的形式對招聘企業實地走訪、查驗,確保公司地址、職位、招聘者真實,因為對很多求職者來說,BOSS直聘上的工作機會更靠譜。
也正是因為簡單好用,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下,BOSS直聘僅用了不足十年的時間,就從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老牌招聘平臺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內最主流的互聯網招聘APP。目前BOSS直聘市值超90億美元、年營收接近60億元、累計服務客戶超1億人。
(來源:互聯網)
忘掉初心,BOSS直聘急于變現
十年前,在前有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同期有拉勾網,下有58同城、上有獵聘網的競爭環境下,BOSS直聘為什么成立?又為什么能立足,從一眾競品中殺出重圍,一枝獨秀?
在BOSS直聘的宣傳資料中給出了答案:“直聊+精準匹配”通過將在線聊天功能引入招聘場景,讓應聘者和用人方直接溝通,從而跳過傳統的冗長應聘環節,提升溝通效率。
而BOSS直聘“找工作,我要和老板談”的廣告充斥在電視、地鐵站上,將這種找工作更高效、尋找人才更高效的招聘理念烙刻在大眾腦海中。但現實結果卻是,不論是企業主還是求職者,現在對于BOSS直聘吐槽越來越多。
對于求職者來說,BOSS直聘一直在主動給求職者降低“工作和薪資檔次”,此前有求職者在BOSS直聘上投遞“運營崗”,平臺推薦四五條相關崗位后,就會推薦物業保安、短視頻演員和豬場飼養員等毫不相干的崗位。而那些運營崗,除了職位寫的是運營崗外,在工作詳情表述中,顯示的則是底薪2500的銷售和主播。
更為可怕的是,在求職者找工作時,會推送很多網約車公司的招聘信息,據司庫財經了解,這類網約車工作堪稱騙局,這類職位要求不論求職者跑多少錢,都需要給網約車平臺交份子錢,而更為可氣的是,很多網約車“以租代購”,以招聘網約車司機為名,將車輛賣給求職者。
而對于企業主而言,現在的BOSS直聘與以前的BOSS直聘完全就是兩個APP,“其實我不在乎會員費多少,畢竟招人就是要付出成本的,但是我希望BOSS直聘給我推薦的是精準的信息,而不是跟崗位需求根本不著邊的簡歷”,A先生表示,幫助企業用最快的時間找到最合適的人,是企業最看重的東西,不應該被BOSS直聘一直浪費時間。
而有時候購買158元/月的暢聊版會員也不能隨心所欲的招人,在黑貓投訴上,更有企業主投訴稱,付費升級會員后,將所有崗位變成競招崗位,然后自動下架,后續發布任何崗位都需要付費。
(來源:黑貓投訴APP)
求職者面臨工作機會推薦爛、企業主面臨無法精確找到符合崗位需求的簡歷,曾經那個簡單高效、體驗感極佳的BOSS直聘怎么了?精準的推薦機制去哪了?“鐵壁”安全團隊去哪了?
答案在于:BOSS直聘開始干起了平臺化的生意。
平臺化的標志就是吃兩端,對于BOSS直聘來說,一端是求職者,一端是企業主,只有兩端的數量越多,在招聘求職的需求越多,對平臺的依賴度就越高,平臺就越能掙到錢。
因此為了加大求職者和企業主對BOSS直聘的依賴度,BOSS直聘與以前相比顯著降低了崗位匹配的精確度。這也就造成了不論是企業主還是求職者,在招聘求職過程中,都會明顯地感覺到BOSS直聘不精準。
“找工作,我要和老板談”,曾經BOSS直聘用這樣魔性的廣告將精準求職的概念植入到大眾腦海中,曾經BOSS直聘也真想用“直聊+精準匹配”解決互聯網時代招聘效率低的難題,但如今,隨著BOSS直聘成為國內招聘類APP的TOP 1, BOSS直聘也從曾經的顛覆者變成了得利者,屠龍少年開始成為“惡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