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高端”還是保“銷量”,智己給上汽集團出了一個難題快訊
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這樣的境況下,留給上汽集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是以價換量,保住智己汽車來之不易的市場地位,還是保住已經布局已久的高端化,這對于上汽集團來講,是個難題。
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這樣的境況下,留給上汽集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是以價換量,保住智己汽車來之不易的市場地位,還是保住已經布局已久的高端化,這對于上汽集團來講,是個難題。
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曾經走高端無人問,今朝降價月銷破萬。
在2024那年元旦第一天,智己汽車迫不及待地宣布2023年12月銷量成績,只因12月,其首次月銷破萬。并且官方公布,智己LS6單月銷售9878輛,成為智己汽車的銷量支柱,一舉拿下“20萬元以上全品類純電汽車中國品牌月銷第一”和“中大型純電SUV月銷第一”雙料冠軍。乍一看雙料冠軍確實不錯,但太多定語已經將范圍縮小到了很小。
正當智己汽車沉浸在月銷過萬的喜悅中時,智己汽車的車主們卻在面臨著車輛趴窩的無語境況。元旦當天,關于智己LS6車輛故障投訴愈演愈烈。有車主愛車基礎駕駛參數全部消失,也有車主倒車雷達失靈導致撞車。
眾多車主無法想象到,本是沖著智己汽車的智能化去的,卻不成想自己卻差點在智能化上出事故,智己汽車也沒有想象到自己會在自己的長板上栽了一個跟頭。
在越來越內卷的中國汽車市場上,此次栽了跟頭的智己汽車似乎需要花很大力氣翻身,這對于剛剛自降身段賺足銷量的它來講是一件難事。
“一個非常幼稚的軟件bug”
“智己LS6提車一個月,開車途中突然基礎駕駛參數全部消失,連基本的時速顯示也消失,續航也消失,硬著頭皮開了幾十公里,實在不敢開了,這連啥時候趴窩都沒數。”元旦當天,一位智己LS6車主公開表示。
還有網友表示:“倒車雷達突然沒提示音了,導致他倒車時,撞上違規停在路邊的汽車。”
2024年第一天,不少智己LS6車主都是在投訴中度過。
而元旦三天,第一天,智己汽車沉浸在月銷量破萬的喜悅中,第二天,智己汽車CEO劉濤發微博稱224年決戰智能化——“卷技術真正卷到了智己的長板上來了!”
直到第三天,劉濤才發覺智己汽車在這一長板上翻車了。1月3日,劉濤在微博上解釋了車技故障原因并向用戶道歉。其表示“是由于IMOS集成的PDC(倒車雷達)提示音渲染器中存在一個時間戳沖突問題。”
與此同時,智己汽車軟件及用戶多元觸點執行總監李微萌也發微博致歉,其稱“此次事件是一個非常幼稚的軟件bug。”
李表示:“作為 IMOS 的負責人,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幾天一直在忙于軟件版本的修復和 OTA 的推送,未能第一時間與大家進行溝通。就在剛剛,已經完成全量的修復版本的 OTA 推送。”
隨后,劉濤轉發該微博,并表示:“銘記經驗和教訓,再次深表歉意。”
隨著官方出面解決,該事件暫告一段落。但事實上,這并不是智己汽車首次被投訴。就在2023年12月27日,674位智己LS7車主聯名致劉濤以及上汽集團副總裁蔣峻 ,要求解決車輛存在的問題并保障車主權益。
在其這封公開信中,智己LS7車主列舉了LS7存在的諸多問題,包括但不限于前懸架顛簸時有異響,后備廂、B柱、門板、副駕駛、A柱等部位異響,白色方向盤發黃嚴重,擋風玻璃扭曲,零重力面板失效等。
當然除了質量問題,智己LS7的降價問題也引起了車主們的不滿。據了解,自從2023年2月上市后,智己LS7在上市后不到10個月中大幅降價4萬元,有不少提車不到10個月的車主感覺到被“背刺”。
不管是質量問題還是官方降價,智己汽車落得如此地步原因,歸根結底是走的太快,步子邁得太大,沒有徹底洞察用戶需求和市場表現。以至于上市后降價。
劉濤認為“智能化迭代速度才能真正體現一個品牌的核心實力。”所以智己汽車在智能化發展上迭代很快。
“智己汽車僅用2年時間便真正走完了友商9年智駕路。”、“憑借在智能化和電動化領域的積累,接下來,智己汽車將在主流市場中爭取銷量,讓品牌勢能變得更強大。”劉濤在接受專訪時無不表示出自己對智己發展的自信。
《每日財報》梳理智己汽車的微信公眾號可以發現,智己汽車對智能化的宣傳非常之深,但是智己汽車或也無法想象到卻在這一長板上翻了車。上汽集團的高端夢做了一半卻不得不停止。
保“高端”還是保“銷量”
有著上汽集團、阿里巴巴、張江高科三位“大佬”背書的智己汽車成長的速度很快。2020年12月25日,智己汽車成立,從成立到首款量產車交付,智己汽車僅用了16個月,作為對比,蔚來用了約40個月,理想和小鵬則花了超50個月。
智己發展的速度從側面映襯出了上汽集團對于高端化早已到了迫不及待的局面。事實上,上汽集團執著于高端化已經近10年之久。2014年,上汽集團便憑借著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開啟數據工廠建設及新一代電動汽車架構和三電技術的研發。次年,上汽集團便在傳統汽車上開始電驅化轉型。
時間來到了2018年,上汽純電車型Marvel X面世,上汽集團看到了一絲高端化的希望,但好景不長,Marvel X銷量一直不溫不火,而另一邊,特斯拉開始了中國市場的發展,蔚來、小鵬、理想也趁勢而入。
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已經肉眼可見,新能源市場成為一個巨大的藍海,中國品牌開始憑借著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大概是看到了市場變化的不可控性,上汽集團有些著急了,這一年不僅有智己成立,榮威品牌旗下也成立了R汽車,用以品牌向上,2021年這一品牌獨立搖身一變成為飛凡汽車。
盡管上汽集團已經處理好智己汽車和飛凡汽車之間市場競爭關系,其中智己汽車瞄準30萬元以上價格區間,飛凡汽車則專注于20萬-30萬元價格區間。
《每日財報》梳理智己汽車前兩款產品——智己L7以及智己LS7,其起售價分別為33.88萬元,30.98萬元,為了避免與智己汽車正面競爭,飛凡F7直接摒棄28萬元的預售價,起售價直接來到了20.99萬元,本以為如此便會各不干擾。
智己LS6的到來,直接將飛凡汽車逼到墻角。2023年10月,智己LS6上市,售價為21.49萬-27.69萬元,直接來到了飛凡汽車的核心價格區間,20萬元出頭的智己LS6的出現意味著飛凡汽車市場只能是20萬元一下。
伴隨著智己LS6的到來,智己汽車在2023年最后一個月銷量突破萬輛大關,其中超90%銷量由智己LS6貢獻。
價格的降低讓上汽集團嘗到了銷量的甜頭。但保銷量還是保高端成為了上汽集團的難題。
一方面,上汽集團急需要高端化的成功。據了解,如今上汽集團高銷量的車型多數為低毛利的中低端車型,這使得上汽集團在銷量提升的前提下,營收依舊下降。2023年前3季度,上汽集團營收和凈利潤雙降,分別同比下滑0.77%、9.82%。
另一方面,合資品牌的發展緩慢使得上汽集團需要銷量。銷量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上汽集團銷量為502.09萬輛,同比下滑5.31%;遙想5年前,上汽集團全年銷量曾一度突破700萬輛,如今上汽集團年銷量已經連續5年下滑。
2021年,上汽集團在年報中表示,要在“十四五”期末力爭所有品牌在全球合計銷量達850萬輛,躋身全球前五。不過目前看,這一目標或已經越來越遠,往前倒退10年,上汽集團的年銷量也達到了500萬輛規模。
可以清楚的是,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這樣的境況下,留給上汽集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是以價換量,保住智己汽車來之不易的市場地位,還是保住已經布局已久的高端化,這對于上汽集團來講,是個難題。(每財網出品)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