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海信,不到三個月股價就腰斬了快訊
海信視像做不到“勝天半子”,在房地產低迷行情傳導至黑電行業,加之消費降級影響居民消費預期,電視機市場明顯放緩了。
海信視像做不到“勝天半子”,在房地產低迷行情傳導至黑電行業,加之消費降級影響居民消費預期,電視機市場明顯放緩了。
文|韓 湘
全球電視機銷量第二的海信視像,近兩年良好的增長勢頭戛然而止,并于近日交出了一份不合格的半年報。
數據顯示,海信視像上半年實現營收254.61億元,同比增長2.36%;歸母凈利潤為8.34億元,同比下滑19.56%。扣非凈利潤為6.41億元,同比下滑24.29%。
這樣一份財報發出后,海信視像隨即收了一個跌停板。
「數智研究社」發現,海信視像的股價在最近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已經接近腰斬,從6月6日的27.91元/股一路下滑至8月27日的14.28元/股,跌幅48.8%,市值蒸發接近177.8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海信家電,其股價也于近期出現了較大跌幅。5月13日,海信家電股價盤中報41.50元/股的52周最高,但一直到8月30日,海信家電一直處于回調下跌行情,盤中觸及22.82元/股的低點,區間跌幅45%。
作為海信旗下上市公司,海信家電主攻白電,海信視像則主攻黑電。兩家上市公司的股價持續下跌,意味著市場對于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預期判斷發生了變化。
電視周期過了
近年來,中國電視銷量出現了持續下滑。洛圖科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內電視品牌整機出貨達到1639萬臺,同比減少4.2%。
同時,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彩電市場的均價大幅走高了,但零售量卻降了接近8個百分點。
但從海信視像的收入結構看,智能顯示終端激光電視和新顯示(商用顯示)仍然實現了同比6.3%和14.61%的增長??瓷先ミ@個數據挺喜人的,但背后看這個增速已經明顯放緩了。
大趨勢不可逆。房地產的低迷行情傳導到了黑電行業,加之消費降級影響居民消費情緒,電視機市場明顯放緩了。
更重要的是,《2024年中國智能電視交互新趨勢報告》顯示,我國電視開機率已經從2016年的70%降至2022年的不足30%,銷售額也連續降了5年。
從目前看,電視機等產品的消費受到資產價格影響,但從長遠看,人口總數已經觸頂。在這樣的趨勢下,如果收入和預期無法提升的話,消費必將面臨更多挑戰。
從行業格局來看,上半年全球前五大電視品牌分別是三星、海信、TCL、LG電子和小米,其中海信在國內市場是毫無疑問的霸主,但與TCL的領先優勢并不明顯,而小米則通過互聯網渠道專攻家電市場,核心打法就是低價。有意思的是,在2019年,小米曾依靠極致性價比登頂國內市場出貨量的榜首,給海信、TCL等傳統廠商們施加了壓力。在存量的競爭中,海信要想繼續保住行業領先地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要靠高端和出海
在彩色電視出貨量、銷量均出現明顯收縮的情況下,海信視像還面臨著面板價格上升帶來的電視均價上漲,加之已經成熟的市場里,海信與身后的TCL、小米沒能拉開明顯差距。
尤其是低價競爭,依靠性價比的模式肯定不利于品牌長久的發展。加之市場已經進入存量時代,電視也已經不是消費者們的剛需。
海信視像所在的彩色電視領域,不管是當下還是未來的預期,似乎都十分不利。
需求在萎縮,但市場競爭卻愈發激烈。在這樣的情勢下,海信視像不得不轉型,賈少謙治下的海信開啟了高端化轉型。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海信視像占據中國線下高端市場份額的36.4%,同比提升了5.7%。2024年上半年,高端電視在線下和線上占去了零售額份額的40.11%和27.69%。
除了高端化,出海也是海信視像發展的重要方向。尤其在足球運動方面,海信視像的布局十分積極。
早在2016年,海信其實就已經正式推出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廣告語,通過4000-6000萬歐元的天價贊助費,不斷下沉用戶心智。到2024年8月28日,海信正式成為皇家馬德里的官方贊助商。
值得注意的是,致力于全球頂級賽事的贊助,對于推動海外市場的發展十分有效,但同時海信視像也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如今,海信似乎又找到了進軍汽車電子的發展之路。當下,攤子鋪的越來越大,決心和野望也越來越大,但在當前復雜的宏觀大環境下,要想看好海信的發展,還是需要十足的信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