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從廣州變更到新加坡:估值縮水300多億美元,屢遭侵權起訴快訊
近段時間以來,關于SHEIN(中文名:希音)赴美IPO的消息備受關注。作為服裝領域的全球跨境電商巨頭,SHEIN已經為上市籌措數年。
《港灣商業觀察》廖紫雯 王璐
近段時間以來,關于SHEIN(中文名:希音)赴美IPO的消息備受關注。作為服裝領域的全球跨境電商巨頭,SHEIN已經為上市籌措數年。
這一次,SHEIN上市是否能最終落實?同時,SHEIN當前的估值已經產生了大幅縮水的窘境,再加上此前屢屢因侵權被起訴,SHEIN的前景或許并不樂觀。
01
傳聞兩三年的上市夢,估值縮水300多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日前消息,SHEIN已秘密申請在美國上市,這可能是多年來規模最大的IPO之一。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將主導IPO承銷,已有投資人被秘密邀請參加路演,SHEIN可能在2024年進行IPO。
目前還未看到SHEIN對此消息予以公開回應。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份,就有外媒稱,SHEIN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不過公司此后進行了否認。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SHEIN是一家國際B2C快時尚電子商務公司,公司位于廣州,全稱為快時尚電子商務公司。天眼查顯示,SHEIN國內運營主體包括南京希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州希音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
官網顯示,SHEIN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時尚和生活方式在線零售商,致力于“人人盡享時尚之美”。公司通過按需生產的模式賦能供應商共同打造敏捷柔性供應鏈,從而減少浪費,并向全球消費者提供豐富且具有性價比的產品。
目前,SHEIN產品主要包括服裝、家居百貨、美妝個護、汽車裝飾等,擁有11個自有品牌,直接服務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
隨著此次上市傳聞,外界也發現了SHEIN總部已經位于新加坡,而非百度百科上的廣州公司。但毫無疑問,南京希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州希音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運營主體又在中國,其上市步驟或將引發國內監管層關注及審核。
據外媒披露的相關文件顯示,SHEIN創始人許仰天已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并考慮改變公民身份。對此國外媒體的解讀是,許仰天和SHEIN希望以此繞過中國境外IPO規定。
根據中國證監會2月17日正式公布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下稱《辦法》),境內企業前往中國香港或美國等交易所上市,須向中國證監會備案。境外首次公開發行或者上市的,應當在境外提交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后3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備案。備案材料完備、符合規定的,中國證監會自收到備案材料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辦結備案,并通過網站公示備案信息。但在中國證監會的官網,暫未查到SHEIN境外發行上市的備案公示及其他審查信息。
根據《辦法》,境內企業間接境外發行上市,是指主要經營活動在境內的企業,以在境外注冊的企業的名義,基于境內企業的股權、資產、收益或其他類似權益境外發行上市。境內企業間接發行上市的認定包括兩種,均應向中國證監會備案。一種是境內企業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總資產或者凈資產,任一指標占發行人同期經審計合并財務報表相關數據的比例超過50%;第二種是經營活動的主要環節在境內開展或者主要場所位于境內,或者負責經營管理的高級管理人員多數為中國公民或者經常居住地位于境內。
實際上,為了謀劃上市,SHEIN至少為此準備了兩三年,從2020年至今,公司數次被傳出上市消息,不過基本上都是傳聞一陣后并無實質。
SHEIN已經獲得了足夠多的資本加持。2018年,SHEIN獲得紅杉中國和順為資本的融資,估值提升到了25億美元。2019年,SHEIN獲得來自Tiger Global、IDG、紅杉中國領投的超過5億美元的D輪投資,估值翻倍超過了50億美元。2020年SHEIN完成了E輪融資,當時估值已經超過150億美元。
2022年4月,SHEIN完成由Tiger Global Management、紅杉中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順為資本等參與的10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000億美元。
今年5月份,SHEIN完成最后一次G+輪融資,紅杉中國、泛大西洋投資、穆巴達拉參與,金額為20億美元,估值約為660億美元。在本次赴美傳聞中,SHEIN可能在IPO中尋求高至900億美元的估值。
很明顯,如果按照今年5月份的融資,估值則明顯低于去年的1000億美元,兩者相差了300多億美元。
有美股市場投資者告訴《港灣商業觀察》,SHEIN傳聞數年上市,且今年估值低于去年,可能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方面涉及境內外合規環節,這需要公司來解決克服;另一方面,估值今年大降,意味著要么去年估值過高,要么今年市場不看好,信心不足,或者說兩方面因素可能都存在;第三,今年整體美股融資市場冷清,且美股仍相對看好科技股以及創新題材,SHEIN固然龐大,但與可對標的亞馬遜來看,無疑后者想象空間巨大,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市場信心。
根據公開數據來看,2022年,SHEIN營收227億美元;凈利潤為7億美元,較2021年的11億美元縮水36%,這是SHEIN首次出現利潤下跌。
02
屢屢因侵權被起訴,合規問題或影響巨大
凈利潤大降無疑是個壞消息,SHEIN未來的估值表現也必將引發市場爭議。
與此同時,也有市場人士認為,SHEIN估值驟降或與公司近年來屢屢被侵權起訴有關,這意味著公司核心競爭力偏弱。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今年7月11日,三名獨立設計師(Krista Perry、Larissa Martinez、Larissa Martinez)向加州聯邦地區法院聯名起訴快時尚巨頭SHEIN侵犯版權,且涉嫌違反《反敲詐勒索及腐敗組織法案》(RICO)。
根據訴狀,三名原告指控SHEIN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復制了他們的藝術作品,這種行為屬于其不道德商業行為的一部分。訴狀進一步列出了SHEIN造成的其他“社會威脅”,包括環境污染、血汗工廠與惡劣勞工條件等,且該公司商業模式的“騙局”可能會蔓延到其他行業。
原告要求SHEIN立即下架并停止銷售這些仿制品,并尋求“足以阻止SHEIN行為的”損害賠償。
該訴訟稱,SHEIN開展了一項由算法驅動的業務,旨在“蓄意接受、容忍甚至鼓勵和促進此類抄襲行為”,SHEIN已經實現了“設計流程的自動化”。SHEIN在被指控侵犯版權時的常用辯解理由是聲稱其銷量較低,且將抄襲責任歸咎于第三方。
過去幾年中,SHEIN曾多次卷入與時尚品牌、獨立藝術家的侵權糾紛。2022年,SHEIN的母公司Zoetop Business被數十名獨立藝術家和零售商起訴,另外耐克、德克斯旗下UGG品牌、Levi Strauss、潮牌Stussy、陸遜梯卡集團旗下Oakley太陽鏡和在線零售商DollsKill等都曾指控SHEIN盜用其產品設計思路。
前述分析人士認為,屢屢產生侵權問題毫無疑問將影響到公司的品牌形象、投資者信心,即便公司得以上市,這些問題或將影響資本市場表現,所以,SHEIN當務之急也需要嚴格在合規層面高度重視。(港灣財經出品)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