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銀行新領導班子亮相,卻慘遭股價“打臉”快訊
江蘇銀行召開業績交流會,新任董事長葛仁余、行長袁軍等領導班子成員亮相,就投資者關心的資產質量、業績趨勢、分紅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文章來源:達摩財經
出品|達摩財經
4月26日,江蘇銀行召開業績交流會,新任董事長葛仁余、行長袁軍等領導班子成員亮相,就投資者關心的資產質量、業績趨勢、分紅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財報顯示,2023年,江蘇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42.92億元,同比上漲5.28%;歸母凈利潤為287.5億元,同比上漲13.25%。在業績交流會上,江蘇銀行管理層對營收、凈利雙雙上漲給予了肯定。
江蘇銀行在業績交流會召開的同時,卻遭到股價“打臉”。4月26日,江蘇銀行股價大幅低開,盤中一度逼近跌停,截至當日收盤,江蘇銀行股價大跌9.12%,北向資金凈賣出金額9.99億元,58.92億元的成交量也創下了其上市以來新高。
不少投資者在業績交流會上表達了對股價問題的關注,希望江蘇銀行管理層給予解答。不過,江蘇銀行并未正面回復股價異動問題,對相關問題采取避而不談的態度。
業績變臉,低于預期
江蘇銀行是由揚州、無錫、蘇州和南通等多家江蘇商業銀行合并重組而來。2016年,江蘇銀行于上交所主板上市,相較于2007年上市的北京銀行,江蘇銀行晚了近十年。
江蘇銀行上市雖晚,但是在成長上毫不遜色。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23年末,江蘇銀行總資產約3.4萬億元,在上市城商行中僅次于資產規模3.75萬億的北京銀行。
從2023年全年表現來看,江蘇銀行的業績還算可圈可點,在已公布財報的上市城商行中,江蘇銀行營業收入、凈利潤均排在第一位;從業績增速上看,江蘇銀行營收增速排名第8,歸母凈利潤增速排名第6。
但是,這樣的增速表現仍然低于市場預期。中金公司2023年10月曾預計,江蘇銀行2023年歸母凈利潤預期307.6億元,同比增長21.2%;2024年歸母凈利潤預期357.1億元,同比增長16.1%。
機構之所以對江蘇銀行給出這樣的預期,主要是因為2023年前三季度的優異表現。2023年前三季度,江蘇銀行實現營收586.8億元,同比增長9.15%,實現歸屬凈利潤256.5億元,同比增長25.21%。
由此可見,2023年第四季度,為江蘇銀行的全年業績拖累了不少。2023年第四季度,江蘇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56.16億元,同比下降7.13%;凈利潤30.97億元,同比下降-36.77%。這也是自2020年以來,江蘇銀行最差的單一季度凈利潤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江蘇銀行經歷了一系列密集的人員變動。
2023年12月2日,江蘇銀行董事長葛仁余的任職資格獲批,并暫時履行行長職能;11月4日,羅鋒、高增銀、丁宗紅江蘇銀行副行長的任職資格同日獲批。在此之前的董事會決議公告中,吳典軍、周愛國、羅鋒、高增銀、丁宗紅被聘任為江蘇銀行副行長。
就在年報發布不久前的4月16日,江蘇銀行聘任袁軍為江蘇銀行行長的議案在董事會通過,并被提名董事候選人,任職資格仍待監管批準。江蘇銀行“一正五副”的高管格局正式定型。
這也意味著,2024年第一季度,將是江蘇銀行新一屆領導班子完整履職的首個季度。
對比2023年第四季度來看,今年第一季度江蘇銀行業績增色不少。截至3月末,該行總資產進一步突破3.6萬億元,單季度增速創近7年以來新高;營收同比增長11.72%,凈利潤同比增長10.02%,繼續實現了“兩雙”增長。正因如此,投資者對江蘇銀行“隱藏利潤”、“洗業績”的質疑聲也此起彼伏。
不僅如此,江蘇銀行2024年度計劃分紅86.25億,相當于股利支付率27.81%。但2022年和2021年的股利支付率分別為30.67%和33.06%。相當于股利支付率連續兩年呈現下滑態勢。這也引發部分投資者的不滿。
業績增長,問題不少
雖然江蘇銀行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排在上市城商行之首,但是從其公布的年報細節可以看出,江蘇銀行在經歷了幾年快速擴張后,也遇到了增長乏力的問題。
從江蘇銀行過往的業績表現來看,2021年是一個明顯的轉折點,當年江蘇銀行的營收、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22.58%和30.72%,該等表現也讓其超越北京銀行和上海銀行,成為新晉城商行“一哥”。
但是江蘇銀行的增長勢頭卻沒能繼續保持,2022年,江蘇銀行營業收入為705.7億元,增速下降至10.66%。到了2023年,其營收增速則進一步降至5.28%。
作為一家傳統銀行,江蘇銀行的主要收入來自利息凈收入,近三年內,利息凈收入占總營收的占比均在七成左右。放貸難,也就成了江蘇銀行業績增速拖累的重要原因。近幾年,江蘇銀行的貸款增速持續下降,其貸款規模增速已從2021年的16.57%降至2023年的12.29%。2023年,江蘇銀行利息凈收入為526.45億元,同比上漲0.73%,勉強維持了增長勢頭。
不僅貸款規模增速下降,江蘇銀行還不得不面對凈息差持續走低的問題。2021年和2022年,江蘇銀行的凈息差分別為2.28%和2.32%,在息差下行的大環境下,2023年,江蘇銀行的凈息差跌破2%,降至1.98%。這也成為了其利息凈收入增速下滑的另一主因。
2023年,江蘇銀行非利息收入的增長挑起了營業收入增長的大梁。從細分上看,在非利息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已經出現兩年連降的局面,投資凈收益在2023年反而實現了121.21億元的收入,成為了非利息收入的主要貢獻力量。這也意味著,一旦投資收益受到影響,江蘇銀行核心業務的成長性不足也將隨之暴露。
此外,信用減值損失與撥備覆蓋率一直被認為是銀行調節利潤的一大“利器”。2023年,江蘇銀行計提的減值損失為167.4億元,同比減少了14.92%。而2022年計提金額下降幅度為11.69%,也就是說江蘇銀行在2023年計提減持的幅度再次擴大,以此獲得了更高的利潤增長。
依靠信用減值計提和投資收益來實現利潤增長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對江蘇銀行和其全新管理團隊來說,如何提高貸款規模,并在息差之外思考新的增長點或許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