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牌”模式賣黃金,周六福四沖IPO互聯網+

IPO之路難上加難。
來源 | 伯虎財經(bohuFN)
作者 | 寧成缺
A股IPO三戰三敗后,周六福轉戰港股了。
近日,這家在中國珠寶市場深耕二十載、門店數量逾四千家的知名珠寶品牌,正式提交港交所IPO申請,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際為聯席保薦人,這也是周六福第四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刺。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1年至2023年的珠寶收入復合年增長率計,周六福居于中國全國營運中為眾珠寶公司之冠。以中國門店數目計,周六福于2017年至2023年連續七年維持于中國珠寶市場前五大品牌之列,值得注意的是,周六福是前五大中國珠寶品牌中唯一未上市的企業。
通過公司招股書,我們發現,周六福除了高度依賴加盟商,內部產品靠貼牌代工、研發投入又羸弱等老問題之外,又暴露出毛利率下滑這一新問題。尤其是2023年金價暴漲,周六福的毛利率卻同比下降超10個點。
黃金風頭正盛,價格持續走高,為何周六福的盈利能力卻在減弱呢?
01 IPO之路三度折戟,周六福存在什么問題?
周六福雖然名字中雖蘊含周姓,實則與“周生生們”并無直接關聯,其背后掌舵者為來自廣東潮汕的李姓兄弟。
這家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征途可謂波折重重,早在2019年,周六福就申請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但由于周六福所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正中珠江,在涉及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件后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導致了周六福的IPO審查程序被迫中斷。
2020年9月,周六福再次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材料,但因經營存疑,被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第154次會議二次否決。
到了去年11月,周六福決定主動撤回其發行上市的申請文件。根據深交所的相關規定,這一撤回行為直接觸發了終止審核的程序,至此周六福第三次闖關A股IPO均以失敗告終。
周六福屢戰屢敗的根源,深植于其獨特的商業模式之中。與常見的單純加盟模式不同,周六福創新性地結合了加盟與授權供應商模式。
這種模式下,加盟商可從公司授權的供應商處直接采購貨品,并自行結算,而周六福則從中收取供應鏈管理費及品牌使用費,即業界常說的“貼牌”模式。
此模式雖賦予了周六福輕資產運營的靈活性,減輕了資金壓力并加速了市場擴張,但也暴露出兩大核心問題:外部銷售的強依賴性和內部生產的非自主性。
具體而言,周六福的門店網絡以加盟店為主,數量龐大且遍布全國,截至最新財報數據,2023年底,周六福在中國共有4288家加盟店,占公司門店總數的97.8%。
在生產端,周六福對前五大供應商的依賴同樣顯著。報告期內,周六福向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人民幣14.56億、19.15億、36.89億,分別占總采購額的73.2%、77.8% 及88.5%。尤其是對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采購依賴更大,2023年占比高達85.5%。
正是這些內外部的雙重依賴,使得周六福在IPO審核過程中屢遭質疑。監管層對其加盟模式的穩定性、品牌控制力、供應鏈風險等問題表示了重點關注。
周六福自己也承認,這種模式下經營管理的主導權部分掌握在加盟商手中,存在違規經營風險;同時,外部供應商的依賴也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和交貨時間,進而對公司的整體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周六福的“甩手掌柜”模式雖看似高效靈活,實則暗藏隱憂。外部銷售的不可控與內部生產的依賴性,共同構筑了一條脆弱的成長之路。
02 “貼牌”模式賣黃金,周六福前路堪憂
盡管周六福在2023年營收突破50億大關達到51.5億元,凈利潤也達到6.6億元,但其背后卻隱藏著毛利率與凈利率雙雙下滑的隱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黃金價格的持續走高,周六福的盈利水平非但沒有隨之提升,反而出現下滑趨勢。
從2021年至2023年,其毛利率從35%攀升至38.7%后,又急劇下降至26.2%,顯示出明顯的盈利壓力。與此同時,凈利率也從15.3%上升至18.5%后,回落至12.8%。凸顯了周六福在成本控制和市場策略上的不足。
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周六福對線下門店的掌控力逐漸減弱,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問題頻發。瀏覽黑貓投訴,截至2024年7月消費者投訴累計達2473條,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質量、信息隱瞞及售后服務等方面。
此外,司法糾紛也在激增。截至2024年7月,周六福涉及的司法案件多達651起,其中侵害商標權糾紛為大頭,總共有448件。
俗話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全球局勢緊張疊加高通脹,黃金價格大漲。萬德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黃金價格漲幅超過15%,2024年最高達到2444.4美元/盎司的歷史高點,半年內上漲了17.7%。受金價上漲影響,各大黃金品牌的金價增至700多元/克。
盡管金價上漲推高了黃金飾品的售價,但高昂的價格也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尤其是當消費者發現金條產品更為保值且溢價較低時,更傾向于購買金條而非成品首飾。這一趨勢不僅影響了周六福,也波及了整個黃金珠寶零售行業,導致銷售壓力倍增。
比如,根據湖南黃金2024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湖南黃金一季度黃金總銷量15噸,自產銷量912公斤,同比下降11%。就連去年爆火的水貝黃金也受到影響,根據央視財經報道,有水貝商戶表示今年“五一”期間的店鋪銷售比去年同期下跌40%至50%。
面對如此困境,周六福選擇赴港IPO,為了尋求更廣闊的融資渠道和更靈活的市場環境。然而,上市前的“突擊”分紅,卻讓這一決策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前,周六福分別于2024年3月、2024年5月宣派股息約3.48億元、2.97億元,合計為6.45億元,作為李氏兄弟家族企業,李偉柱和李偉蓬兩兄弟直接/間接持有周六福93.69%的股份,這也意味著約6.04億元都進了李氏兄弟的口袋。
展望未來,周六福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在品牌形象、設計創新等方面下大力氣。在這兩方面,周六福的獨特優勢尚顯不足。尤其是其貼牌生產模式導致的研發投入不足問題,更是限制了其在設計水平和創新能力上的提升。
2021年—2023年,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為984.4萬元、946.2萬元及993.5萬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0.4%、0.3%及0.2%。甚至不如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期,公司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達到3.26億元、3.94億元、4.7億元。
綜上所述,周六福雖然擁有一定的市場基礎和品牌影響力,但在毛利率與凈利率下滑、服務質量與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司法糾紛增多以及研發投入不足等多重困境的夾擊下,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并不容樂觀。
*文章封面首圖及配圖,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版權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系我們,本平臺將立即更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