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彭鋼先生,北京越野銷量為何連續“跌停”?快訊
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6月份,彭鋼出任北汽營銷公司總經理一職。而在此前,彭鋼先后擔任過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銷售公司總經理等職務,在北汽內部積累了豐富的銷售和營銷經驗。
越野細分市場的蛋糕的確被做大了,但在這一市場中有著一個極為尷尬的自主品牌。
這個自主品牌資歷頗深,早在越野市場燃油車當道、合資車“當家”的年代就布局了多款產品,可依舊沒能憑借性價比打過合資對手;
這個自主品牌生命力又很“頑強”,合資車退場、新能源的“春風”吹來后,它依舊在看似有條不紊的布局產品,可仍然沒能憑借資歷在一眾后起之秀中脫穎而出。
簡言之,這個品牌在不同時代都完美避開了所有成功的機會,這個品牌就是北京汽車。
現而今提起越野車,坦克品牌一定會出現在消費者的選項中。除此之外,輕越野有捷途,高端越野有Jeep。選項有很多,然而消費者的選項中卻沒有北京汽車的一席之地。
“老前輩”的存在感弱成這樣,難道真應了那句“廉頗老矣”?
很顯然,北京汽車是不甘心拱手將蛋糕越來越大的越野市場讓給后輩們的,否則也不會選用“70”后彭鋼擔任北汽股份銷售公司總經理。可年輕一代高管彭鋼的上任,至今,依舊沒有改變北京汽車在越野領域尷尬無比的處境。
月銷7022臺,沒開玩笑嗎?
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6月份,彭鋼出任北汽營銷公司總經理一職。而在此前,彭鋼先后擔任過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銷售公司總經理等職務,在北汽內部積累了豐富的銷售和營銷經驗。
關于這位“70后”高管的信息并不算豐富,而在今年5月份的一次媒體采訪中,彭鋼以北汽股份銷售公司總經理一職露面。
盡管為人頗為低調,但可以肯定的是,彭鋼自從2022年上任以來,主抓北京汽車的銷售和營銷工作。選擇重用彭鋼,北京汽車是出于提振銷量的考量。
數據顯示,2016年時,北京品牌的年銷量尚且有45.71萬輛。在其后的幾年內,北京品牌的市場表現飛速退步,2017年、2018年年銷量分別僅有23.58萬輛、15.62萬輛,堪稱斷崖式下跌。2020年,北京品牌的年銷量更是直接跌到了“個位數”,年銷量僅有8.18萬輛,2021年進一步縮水至7.24萬輛。
從2016年的45.71萬輛到2021年的7.24萬輛,5年的時間北京品牌銷量下跌超過84%。在自主品牌、越野細分市場通通呈現昂揚之勢的時候,北京品牌卻“一瀉千里”。北京品牌,需要改變、也求變,正因此,彭鋼于2022年走馬上任。
令人感到無奈的是,彭鋼的到來,依舊沒有帶領北京品牌尤其是越野品類實現質的提升。
數據顯示,2022年和2023年,北京品牌的年銷量分別為7.2萬輛、16萬輛。不過,千萬不要以為2023年銷量的提振要歸功于彭鋼。這一年北京品牌進行了極為重要的戰略煥新,“北京汽車品牌煥新,將會重新回到一個品牌體系”,同時本著“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原則接連投放了多款產品。
簡言之,2023年銷量的回暖,是戰略和產品的功勞,并不是彭鋼主抓的銷售和營銷工作的功勞。這一點,同樣可以由近期北京品牌在越野細分市場的表現得到佐證。
根據某專業汽車平臺發布的銷量數據,今年4月份,BJ60、BJ40、BJ80三款越野產品在售的北京品牌,月銷量僅有3024輛。對,你沒看錯,老牌越野北京品牌3款產品全出動,月銷量甚至不到同期坦克300這一單品銷量的一半。
5月份隨著起售價不到10萬元的BJ30的上市,北京品牌的表現開始好轉,不過獨木難成林,BJ30的出現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北京品牌的表現。今年7月份,北京品牌全系月銷量僅有7022輛,其中,BJ30貢獻了3971輛、BJ40貢獻了2602輛,定位稍高的BJ60當月僅賣出了445輛。而定位最高的BJ80,月銷僅有4輛。
通過對細分產品銷量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如今的北京品牌銷量之所以稍有起色,主要歸功于極為傳統的打法——打不過就降價。在北京品牌的銷量構成中,定位最低的BJ30走在最前,定位最高的BJ80卻月銷個位數。
降價這一招誰都會用,因此,我們很難看出彭鋼究竟對北京品牌的銷售和營銷工作帶來了什么改變與貢獻。
新能源是一劑良藥?
去年北京品牌進行戰略煥新后,彭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悅野系列以燃油車為主、以增程新能源路線為輔的產品組合;悅旅系列主要是混動與純電,悅己出行則是純電及增程的技術路線。這些產品,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的匹配。不過產品要緊跟時代,無論純電還是混動,將來在北京汽車品牌下都會搭載。”
向新能源求救,是北京品牌經歷戰略煥新后的主要任務之一。今年,彭鋼更是立下“2024年北京汽車銷售目標為20.5萬輛,其中國內市場15.5萬輛,海外市場5萬輛,相比2023年增長超越40%”的軍令狀。
繼BJ30后,8月20日,北京品牌推出了增程動力的BJ60雷霆版,25.98—28.58萬元的官方售價相比23.98萬元起售的舊款BJ60有略微提高。
低價路線的BJ30幫助北京品牌實現了小幅度的銷量提升,那么,BJ60雷霆版的出現會因為自帶“增程光環”而進一步助力北京品牌的表現嗎?答案,恐怕并不樂觀。
首先,單純從產品來看,官方稱BJ60雷霆版純電續航152km、滿油滿電續航超過1200km;整車饋電油耗8.75L/100km,綜合油耗6.5L/100km。除了續航和油耗,BJ60雷霆版強調的是車內“1836L超級大平層”、越野六屏聯動,以及相比較以往產品更加豐富的舒適配置。
眼尖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了:省油、舒適,這不是BJ60燃油版已經強調過的特質嗎?沒錯,歸根結底,BJ60雷霆版屬于“老調重彈”,將BJ60燃油版車型已經踐行過且失敗過的方案,再次重演。而且,雷霆版相比燃油版起售價要高出將近2萬元,燃油版尚且賣不動,加了個增程器的雷霆版就能賣得好?
其次,從競品來看,25.98萬元在如今的市面上能買到的越野產品包括但不限于:售價22.68萬元的2024款坦克300高配版、捷途旅行者和捷途山海T2頂配版。如果再將范圍擴大到整個SUV領域,消費者能買到的省油、舒適、好開的產品就更多了。
這也就造成了BJ60雷霆版的困境:比越野競品,比不過口碑和配置;比SUV,比不過舒適和場景多樣性。
試問,北京品牌和彭鋼憑什么認為,一個增程器,就能讓BJ60“起死回生”?
寫在最后
去年底的廣州車展上,彭鋼“大言不慚”稱:“隨著更多產品的增加,更多品牌的發聲,這個蛋糕會做大。但在這個市場,我們是鼻祖一樣的存在,也不害怕競爭,還是自己做好自己。用更好的產品、更好地服務去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眾所周知,真正將越野市場打開的是坦克品牌,強調自己如“鼻祖”一樣存在著,彭鋼自大到以至于“爹味”十足的一番話不僅不會讓消費者感到北京品牌的優秀,反而會因為北京品牌在越野領域微乎其微的存在感,進一步深刻體會到“鼻祖不行了”。
一如既往強調品牌的老前輩設定,彭鋼上任后,北京品牌沒有本質起色的不僅是銷量,還有營銷。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