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派越野扎堆上市,比亞迪、奇瑞、長城集體卷智駕互聯網+
導讀
「30 多萬的價格,性能不比 60 萬的豐田霸道差,還能享受到家用車的舒適性」。
「30 多萬的價格,性能不比 60 萬的豐田霸道差,還能享受到家用車的舒適性」。
「30 多萬的價格,性能不比 60 萬的豐田霸道差,還能享受到家用車的舒適性」。
這是一位方程豹豹 5(領航版)用戶的真實感受,在下定豹 5 之前,這位車主前兩輛車是豐田霸道、保時捷卡宴。
2020 年之前,買一臺進口越野車沒有大幾十萬的價格下不來。
2020 年之后,30 萬的價格就可以落地一臺造型威猛、性能過線的越野車,如果只是追求硬派越野的造型,不到 10 萬元就可以圓夢。
激烈的競爭席卷了整個新能源細分市場,小眾賽道的新能源越野市場也不例外。
比如下沉市場有寶駿悅也、奇瑞 iCAR,方程豹和坦克主打性價比,戶外露營還有極石,要高端有東風猛士、仰望。
但與新能源家用車不同,新能源越野車常常由于電池安全性、續航里程和越野能力遭到一些用戶的質疑。
畢竟,家用和越野是兩個方向,新能源家用車的用車場景是城市,而越野車還要面臨極端的野外路況,包括電池能否承受顛簸路面行駛,動力能否足夠翻越大山。
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新入局者們開始按照制造家用車的思路,嘗試讓新能源越野車走向主流。
01、不是傳統越野車買不起,是新能源越野車更有性價比
中國硬派越野車市場,向來都是有錢人的玩具。
從車型上看,過去只有豐田普拉多、蘭德酷路澤,三菱帕杰羅,日產途樂,吉普牧馬人,奔馳大 G 等車型供選擇,但這些車型價格昂貴的同時,還動不動就要加價。
豐田普拉多,不存在什么好賣和難賣的配置,40 萬元的起售價加 8 萬元已經算是優惠,就連 2018、2019 款的二手車,一直比新車高出 1.5-3 萬元,有的甚至高出 8-9 萬元。
2020 年底,長城坦克 300 上市,將硬派越野車的價格降到了 20-30 萬元的區間帶,不僅彌補了國產普拉多退市后的市場真空帶,而且借著硬朗的造型和及格的越野性能,坦克 300 目前仍是越野市場銷量最高的車型。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 年,坦克 300 以 87251 輛的銷量位居越野市場榜首,排名第二的是坦克 500(28750 輛),兩者銷量加起來占據越野市場超過一半的市占率(51.8%)。
換句話說,當下的越野車市場,并不缺掏錢圓夢的用戶,缺的是價格合理、性能過線、造型硬派的越野車。
按照這套方法論,國內硬派越野市場迎來了爆發元年。
替果粉圓夢的奇瑞 iCAR 03,最低入門價只要 10.98 萬元。
能干什么?官方宣稱可以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溫宿大峽谷,可挑戰 3000 米以上的黃金草原。
iCAR 03 主打為年輕人造車,成為年輕人的第一臺電動小吉普、電動小衛士。
再看看 30 萬級的極石 01 和方程豹豹 5。
極石 01,雖然極限越野能力達不到坦克 300、路虎衛士,但優勢在于對戶外場景需求的細致把握,包括露營帳篷、尾門廚房系統等配置一把到位。
方程豹豹 5,可以說是一輛真正的硬派越野車,大梁、四驅、差速鎖這些越野配置一樣不差,加上比亞迪強調的 DMO 平臺電混系統「性能與節油能力兼得」的獨家屬性,豹 5 得以「兼顧高階硬派越野與豪華舒適駕乘」。
坦克 700,長城第一款頂配賣到 70 萬的車型。
這個價格的越野配置基本拉滿,坦克 700 最大的亮點,是搭載的大排量混動動力總成——3.0 雙渦輪增壓、9HAT 混動專用變速箱、P2(發動機后變速箱前)位置電機,全球僅此一家。
「50 萬價格、100 萬技術、200 萬氣場。」坦克品牌總經理劉艷釗這樣形容坦克 700。
售價超百萬的仰望 U8 打法更加高級。
無論是易四方技術平臺,還是云輦-P 車身控制系統、分布式四電機和應急浮水功能,這都是傳統越野車無法達到的高度,也是打動有錢人放棄豪華品牌選擇仰望 U8 的核心原因。
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過年前花 250 萬元買了一輛二手賓利添越的土豪,年后回來以 223 萬元的價格出手,而虧錢賣車的原因只是為了買能原地掉頭、能「游泳」的比亞迪仰望 U8。
環球網報道稱,中國越野車市場中,進口車的比例在 2021 年就已經從此前的最高 50% 份額,跌落到不足 10%。
燃油越野車時代,四驅系統、限滑差速器/鎖、低速擋是攻克越野性能的法寶,這些機械部件一來需要保證野外通過性,同時還要兼顧鋪裝路的舒適性,這也就造成了傳統越野車的成本和門檻始終下不來。
如今電動化徹底解決了動力和油耗這一矛盾,加上基于電驅系統降低車輛生產成本的優勢,這才能形成了多家廠商密集推出新能源越野車的局面。
在功能實用性上,比起國產新能源越野車標配的外放電功能,現階段的傳統越野車大多數都是 48V 輕混,跑一次越野、露營還得自己帶個戶外電池。
從終端銷量來看,上一周燃油越野車累計賣了 6252 輛,其中捷途旅行者、坦克 300 占了近一半的份額;新能源越野車則賣了 2679 輛,滲透率達到了42.9%,主銷車型是方程豹豹 5、坦克家族混動車型。
于是,新能源越野車市場形成了兩個局面,要么是照顧實用性、經濟性、低成本的主流中低端越野車;要么進階提高越野性能的高端市場,強調一定程度的越野能力。
02、越野車上激光雷達,用戶拿它當裝飾
新能源越野車扎堆上市,新車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必屬智能駕駛。
10 萬級的奇瑞 iCAR 03 出場擁有智界 S7 自動開上舞臺的功能,四驅長續航智駕版更是支持撥桿變道、全場景自動泊車和一鍵遙控泊車功能,另外還可以通過軟件訂閱的方式,選擇自主式高速領航、城市記憶行車功能。
奇瑞 iCAR 03 搭載的是大疆車載的成行平臺 7V 方案,包括一對 800 萬像素前視慣導立體雙目攝像頭,一顆 300 萬像素后視單目攝像頭和四顆 300 萬像素環視魚眼攝像頭。
在 iCAR 品牌事業部總經理章紅玉看來,iCAR 03 實現智能駕駛平權,就是要替年輕人把高階智駕的價格打下來。
相比之下,40 萬級的坦克 700 卻顯得有些「貴氣」。
據了解,坦克 700 搭載的是毫末 HP350(HPilot 2.0)方案,全車 26 個傳感器,能夠實現城市道路下的 L2+功能,以及自主泊車和高速 NOH 功能。
而同樣的價格,極石 01 還可以給到兩顆 Orin-X 智駕芯片、三顆激光雷達和涉水雷達等傳感器。
這個配置幾乎與仰望 U8 一致,兩顆英偉達 Orin-X 芯片,搭載 3 個激光雷達、5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可實現高速、城市領航智駕功能。
可以看出,在實現「越野平權」之后,硬派越野車的智駕能力其實和多數高端智能電動車沒有太大差別。
至于為什么硬派越野車也需要智能駕駛?
這得從用戶的用車場景說起,比如坦克 500 超過 98% 的時間是在城市行駛,哪怕是坦克 300 和 500 的車主也很少有輕度越野的需求。
這意味著,在真實越野場景占整車全生命周期比例極小的情況下,只要外觀和越野性能做到及格,再優先實現更多的舒適化、智能化配置,滿足日常通勤場景。
除此之外,面對低頻率的戶外陡坡、崎嶇路面等不太熟悉路況,像極石 01 的 CCO 低速穿越巡航系統、仰望U8全地形自適應反饋系統都可以幫忙開、提前對路況進行實行檢測,這點對越野小白很友好。
說白了,車企做越野車并不只是聚焦「越野」這一屬性,而是做出一款看上去威猛,實際上能家用且成本低的 SUV。
車企將新能源家用車的打法復刻到越野車上,現階段的消費者并不吃這一套。
一位極石的銷售人員向汽車之心表示,門店從去年到現在一共賣出十幾臺車,幾乎沒有用戶額外再加 3 萬元上激光雷達,唯獨有位用戶多花這 3 萬元,只是覺得外觀少了激光雷達看起來差點意思,并不在意多了哪些功能。
除此之外,方程豹豹 5 的用戶群體對智駕功能的關心程度偏低。
「除了極少部分用戶關心高速智能駕駛的能力,其他接觸到的用戶很少會提到智駕功能,反而智能座艙的功能會比較歡迎一些」,方程豹銷售人員說道。
可以看出,即便當下乘用車市場 L2 級以上智駕滲透率超過了 40%,但對于越野車群體而言,智能駕駛仍然不是一個購車的核心考量指標,大多數用戶將造型、油耗、戶外功能放在了首位。
03、戶外露營火了,問界 M9 戰敗越野車
如此眾多的新能源車型密集被投放到市場,無外乎市場和消費群體兩方面原因。
一是大家都看準了越野市場是一片藍海。
調研機構 Global Market Insights 預測,未來 7 年,電動越野汽車的市場會以超過 10% 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
市場增長明顯的另一面是溢價能力,這給很多了虧本賣中低端車的車企更多機會和希望。
拿越野市場龍頭的長城來說,哈弗品牌和坦克品牌是長城銷量和利潤的雙重推動力量,兩個品牌也具備一定的溢價能力,幾乎為整個集團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汽車利潤。
這或許也是比亞迪接連拿方程豹、仰望首款車型入局越野車市場的原因之一,當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持續在 20 萬以下市場以價換量,比亞迪需要更高溢價能力的車型平衡成本。
另一方面,方程豹豹 5、仰望 U8 表明上是以越野車的身份進入小眾個性化市場的競爭,但實際上兩款車型的產品特性使其能夠同時殺入主流高端 SUV 市場,甚至將一線豪華品牌的 B 級燃油 SUV 納入競品行列。
其次是消費群體的新增量。
「方程豹豹 5 原本用戶畫像是 30 歲左右的男性群體,但實際女性客群和中老年人的占比并不低,前者是實現休閑放松的精致露營生活,后者是為了用車成本更低的長途自駕游」,方程豹銷售人員向汽車之心說道。
當戶外露營每年以 200% 的市場體量增長,新能源越野車被討論最多的戶外自由用電、露營場景搭建等體驗,這種從功能實用到產品體驗為王的變化快速吸引了不同年齡的群體。
拿極石 01 來說,銷售人員向一對中年夫婦介紹車機的時候,他們覺得問界 M9 比極石 01 智能太多了,就算是十幾萬的差價也很值,而當銷售人員打開極石 01 后備箱介紹標配的戶外功能時,這對中年夫婦突然又對極石 01 感興趣了。
最終,在銷售人員展示了極石 01 尾門廚房系統、露營帳篷的完整面貌之后,這對中年夫婦下定了極石 01。
在露營和自駕游的推波助瀾下,哪怕車子實際上并不那么越野,也不妨礙今天流行的所謂「輕越野」,既可以滿足中年男性的家用需求,同時也能抓住戶外場景這波爆炸式增長的需求。
從市場結果來看,長城汽車是第一波吃到越野車市場紅利的玩家,幾乎國內市場每賣出 2 輛越野車,就有 1 輛坦克,目前總銷量已經超過 35 萬輛。
奇瑞 iCAR 03 憑借極致的性價比也分得了一杯羹,在預售期間累計收獲 1.6 萬輛訂單,內部的目標是月銷 1 萬輛(國內+海外市場)、單車盈利 1 萬元。
對于奇瑞而言,iCAR 系列的打法是規模優勢、極致的成本能力和技術功底,聚焦在 10~15 萬元的價格帶,計劃在今年北京車展的品牌之夜會再發布三款新車。
如果說奇瑞 iCAR 系列是穩扎穩打下沉越野市場,那么比亞迪方程豹、仰望很有可能在高端越野市場,與長城汽車形成「二超多強」的局面。
在 2023 年方程豹完整交付的第一個月,累計上險量達到了 4373 輛,成為底盤帶大梁的硬派 SUV 銷量榜的亞軍,而這還是在云輦版本尚未交付的前提下達成的,要知道云輦版的訂單占到方程豹豹 5 全部訂單的 60%。
仰望 U8 上市交付三個多月累計銷量達 4433 輛,至今仍保持百萬級新能源 SUV 月銷量第一,上一位記錄保持者是保時捷 Taycan,2023 年月銷量已經下滑至不到 300 輛。
用新能源、智能化切換越野品類新賽道,這是車企押注硬派越野市場增量的關鍵籌碼,并以此劃分出兩個不同時代的產品,一個是純粹越野性能的 1.0 產品,一個是以智能+豪華為主、越野性能為輔的 2.0 產品。
必須承認的是,當車企精準且持續地「接住」這波新增量時,這是一個市場需求大競品少的藍海市場。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