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勝防!分期買手機結果入高利貸陷阱 多付兩千元金融
馮女士的兒子想分期付款買一款5000多元的蘋果手機,馮女士本想再過3個月就還清貸款,馮女士的兒子想分期付款買 近期。
近期,家住五龍口鎮的馮女士反映,其兒子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市區一家手機店購買了一部二手手機。沒想到,差點掉進消費貸款的陷阱。 馮女士的兒子想分期付款買
近期,家住五龍口鎮的馮女士反映,其兒子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市區一家手機店購買了一部二手手機。沒想到,差點掉進消費貸款的陷阱。
馮女士的兒子想分期付款買一款5000多元的蘋果手機,去年,他在某網貸公司申請了3900元金融貸款。后來,兒子退掉了蘋果手機,又買了一部二手手機,并拿走所貸的3900元現金。因兒子沒有還款能力,第一個月信貸員就找上了家門。
馮女士得知此事后,打算一次還清貸款,但是信貸員說這樣就會產生幾百元違約金,建議還是要分期付款,只要每個月還390元,10個月就可以還清全部貸款。今年6月份,馮女士本想再過3個月就還清貸款。沒想到,信貸員卻告訴她,他們不僅需要還10個月的本金,還有另外5個月的利息要還。
這樣一來,他們不但要支付3900元本金,還要支付1950元利息。馮女士覺得自己被騙了,就到市消協投訴。經市消協調查,查看了消費者手機里的貸款合同,發現消費者并未細看這份合同,他們確實需要15個月才能還清這筆消費貸款。不過,商家提供的貸款利率過高,明顯超出國家規定的范圍。
經營者稱,馮女士所還的不全是利息,還有管理費、保險費等。消協工作者認為,根據國家規定,經營者應該在合理范圍內收取利息。否則,支持消費者提起訴訟。后經協商,馮女士最終向商家繳納了480元利息結清了貸款。
市消協有關人員說,如今互聯網發展迅速,網上金融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也五花八門,像“無抵押、無擔保”“零首付、低利息”等條件都很誘人,越來越多的年青人以個人信貸方式提前消費。提醒市民在網上貸款消費時,要在自己可以承擔的范圍內貸款,貸款前要計算清楚網貸究竟得花多少錢。如果已經申請貸款,一定要按時還款,切忌同時在多家平臺間互貸互還。還要注意,簽署貸款協議時,要仔細閱讀協議條款,尤其要注意協議中除利息以外的手續費、違約金、保險等費用,不要輕信商家宣傳,誤入高利貸陷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