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明天與中國AI下半場快訊
百度去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營收與利潤均實現增長,百度AI終迎,預估百度智能云收入在2024年同比增長12%。
十年磨一劍,百度AI終迎“花開”。
“10年間,百度研發支出超過1100億元,增長了15倍?!比ツ臧俣劝l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時,媒體曾如此描述百度對AI巨額投入。
但時隔一年,在近幾日百度發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之后,業內開始思索的問題卻變成了:
“AI將為百度貢獻多少價值?”
在國內互聯網巨頭中,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似乎一直是“最瘋狂的掌舵人”?!坝?塊錢的時候,會投進技術里;有1個億,會投進技術里;有100個億,還是會投進技術里?!痹腥巳绱诵稳菟膱讨?。但時至今日,他率領的百度,終究用亮眼的業績證明了“十年磨一劍,出鞘必驚人”的古樸哲理。
得益于搶占AI制高點,百度去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營收與利潤均實現增長;同時,AI技術已全面重構百度生態,為百度創造出了新的增長動能。
可以說,在2023年AI技術席卷全球之時,已積累十年的先行者百度,的確是為數不多的、牢牢抓住這一波富貴的企業;且在AI技術革命的浪潮下,百度也是最有希望參與全球競爭的企業之一。
營收利潤雙增長
AI成新動能
從財報數據看,百度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均取得良好增長:其中,第四季度,百度營業收入為349.51億元,同比增長6%;凈利潤為77.55億元,同比增長44%。放到全年來看,百度也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雙增長,具體為全年營業收入為1345.98億元,同比增長9%;凈利潤為287億元,同比增長39%。

▲圖:財報截圖
從本次業績來看,百度單季度與全年的均取得了較高的凈利潤增幅。而在如今互聯網公司多出現凈利潤下降的情況,作為行業巨頭的百度,依然有能力打破“增長天花板”取得高比例的增長,確實非常難能可貴。
與此同時,過去一年,百度全面推進旗下產品及服務的“AI原生化重構”,推出百度新搜索、百度新文庫、文心一言App等AI原生應用,以及輕舸、品牌智能體等AI營銷工具。一系列AI技術應用的成果也開始顯現。
其一,百度核心呈現強力向上增長勢頭。財報顯示,2023年百度核心(即搜索服務與交易服務的組合)營業收入1034.65億元,同比增長8%;歸屬百度核心的凈利潤274億元,同比增長38%。在線營銷收入為751億元,同比增長8%;非在線營銷收入為284億元,同比增長9%;愛奇藝收入為319億元,同比增長10%。

▲圖:財報截圖
其二,百度生態粘性不斷增強。如財報中釋放的兩個信號:移動生態系統方面,2023年12月,百度App的MAU(月活躍用戶)達到6.67億,同比增長3%;第四季度,托管頁(Managed Page)營收占到了“百度核心”在線營銷收入的51%。
其三,百度真正成為AI驅動未來的企業,AI技術為其帶來增長新動能。如李彥宏在財報電話會上就透露,百度智能云去年四季度總營收84億元,其中大模型為云業務帶來約6.6億元增量收入。
在多模塊的商業化方面,本次財報發布時百度也給出了喜人的成績。在百度智能云方面,截至2023年底,百度飛槳(PaddlePaddle)開發者社區已增長到1070萬人,為23.5萬家企業提供服務,開發者已在飛槳上創建了86萬個模型。
萬眾關注的文心一言大模型,它使用量與API調用量也均保持了高速增長。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文心一言用戶數超過1億,累計完成了37億字的文本創作,輸出3億行代碼。
在TO B企業合作方面,文心一言大模型也實現了較為出色的商業化成果。如去年四季度內,中國三星、榮耀、汽車之家等頭部企業均與百度達成合作。以三星為例,其最新旗艦手機Galaxy S24系列,就將會集成文心大模型多項能力,包括通話、翻譯、智能摘要等。
多業務開花之下,曾不被看好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蘿卜快跑,也正在迎來它的“曙光”。財報顯示,截至今年1月2日,蘿卜快跑在開放道路提供的累計單量已超500萬單;去年四季度,蘿卜快跑服務單數同比增長49%至83.9萬單,在武漢地區全無人駕駛訂單比例達到45%,高于2023年第三季度的40%。

十年磨一劍
為AI“孤注一擲”
營收超千億,百度做對了什么?雖然這一成績背后有無數的構成,但找到自己的“長坡厚雪”——AI,絕對是百度在當下及未來制勝的關鍵因素。
自2013年百度開始布局AI,便開始了“漫長”的孕育之路。2013年全年,百度研發投入達人民幣41.07億元,同比增長78.2%,占全年總營收的比例接近13%。自此開始,百度在研發方面不斷加大投入。而在其成為“技術驅動型公司”的同時,十年來也不乏不少質疑之聲。
在外界看來,十年來互聯網業態不斷推陳出新,新玩法新產品層出不窮,百度除了堅守AI之外,沒有新的故事可以拿出來吸引眼球,已經落后于時代。
但似乎只有百度自己,并不著急于沒有搭乘上O2O、出行、社交、短視頻、直播等快車,依然埋頭堅持AI技術的投入。經濟觀察網去年11月報道中提到:目前在國內公司中,百度對AI投入最多,迄今已有1462億元。
這一數字無疑是驚人的,特別是在2017年,在百度首屆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喊出了“All in AI”口號之后,對AI技術的投入更堅決力度也更大了。例如,2022年,百度全年營收1236.8億元,凈利潤為206.8億元,同時研發投入高達214.16億元。換句話說,當年百度掙的錢,全部都投入到了研發中。
但在過程中,外界對百度的決策也多有不解。曾幾何時,人們對百度做“無人駕駛”的看法是“天方夜譚”;而今,它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卻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遍地開花,眾多消費者在驚訝中體驗到了無人駕駛成為現實。
在去年OpenAI突然推出“ChatGPT”之時,國內大模型率先亮相的也只有百度的文心一言。雖然在當時,對文心一言的能力能否與“ChatGPT”抗衡亦是眾說紛紜。但歸根結底,在這場席卷全球的AI浪潮中,國內企業當時只有百度和OpenAI坐到了一張牌桌上;李彥宏也終于在發布會當天自豪地說出了:“百度是全球大廠中首個做出對標ChatGPT產品的企業”。
去年,作為一家全球為數不多的提供AI芯片、軟件架構和應用程序等全棧AI技術的公司, 百度也被《財富》雜志評為全球四大AI公司之一,另外3家為微軟、谷歌和Facebook。
AI下半場
百度仍有增長潛力
2024年,或將成為百度起勢騰飛的一年。目前,包括高盛、大摩在內的20余家知名國際投行都看好百度,紛紛給出了“買入”評級,他們認為,AI已成百度增長新動力,百度未來市值增長空間巨大。
而這一結論也并非憑空論斷,百度目前確已在AI方面占據諸多優勢:比如,稀缺性。雖然目前做AI的公司很多,但是能實現商業化的公司卻很少。但百度則相反,它是在國內AI商業化能力領先的模版。
正如李彥宏所說,“我們一定要去卷AI的原生應用,要把這個東西做出來了,模型才有價值?!崩顝┖暾J為大模型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機會,“AI原生時代,我們需要100萬量級的AI原生應用,但是不需要100個大模型?!?/p>
所以,百度最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于,其一它本身擁有龐大的流量和豐富的應用生態,大模型落地提效商業化的場景足夠豐富。AI技術的施用,已讓百度多業務領域均產生商業價值。
如財報中業績亮眼的在線營銷,之所以得到業績增長就與其AI工具密不可分。去年10月百度推出的AI Native營銷平臺輕舸,就可以為客戶提前布局投放,以突破獲客瓶頸等。文心一言對百度智能云的加持也帶來諸多效果,招銀國際就預測,人工智能云業務的增加,有助于恢復百度智能云在2024年的收入增長,預估百度智能云收入在2024年同比增長12%。
其二,得益于自身AI技術深厚的積累,百度AI軟硬件在TO B業務方面有更大的想象力。李彥宏在去年11月的演講中就透露,國內有200多家大模型,“文心大模型一家的調用量比這200多家大模型調用量加起來還要多?!?/p>
隨著文心一言大模型推理成本的降低,它的商業化價值未來預期還可以得到更大提升。在財報電話會上,李彥宏提到,百度不斷降低文心大模型的推理成本,目前已降低至去年3月版本的1%。他還表示,文心大模型的日調用量已超過5000萬次,約有2.6萬家企業調用文心大模型。
寫在最后
如今,無論是榮耀、三星、汽車之家等企業合作文心一言,還是北京市門頭溝區、蕪湖江北新區等政府部門合作百度智能云,都表明了政企客戶對百度AI能力的認可。
但是,對于眾多科技企業來說,更多的發展過程往往都是“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就需要企業能耐得住默默無聞的歲月,同時,也需要市場和用戶給予其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如能做到眾人拾柴,我們的科技之火必能燒的更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