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龍頭特步卷入馬拉松“假賽”風波快訊
國內馬拉松賽事再現爭議!
文 / 梁又勻 高夢陽
責編 / 高夢陽
編輯 / 梁又勻
國內馬拉松賽事再現爭議!
上周日 “2024年北京半程馬拉松比賽”完賽,中國選手何杰率先沖線,拿下冠軍;來自非洲多個國家的馬拉松運動員隨后跨越終點線,包攬亞軍、季軍。
然而在終點線前,三名非洲選手主動“讓”出了領先位置,讓中國選手何杰陷入了“保送”奪冠的輿論漩渦。
今日,特步就此事回應媒體表示,目前情況還在確認與多方調查合適中,后續有進展將第一時間進行溝通。
近幾年,隨著跑步成為越來越多國人的生活方式,馬拉松賽事也在國內興起,參與人數更是節節攀升。據中國田徑協會發布的《2023中國路跑賽事藍皮書》,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共舉辦699場馬拉松,總參賽人次為605.19萬人次。
目前國內馬拉松賽事主要以“各地政府牽頭主辦、運營公司商業開發”的模式為主,不少地方政府借此有了知名度,主辦方也拿到了廣告贊助費。但看似皆大歡喜的馬拉松賽事幾年爭議不斷,除了比賽成績 “內定”的傳聞,還有現場組織混亂、專業性差等爭議。
北京半馬比賽陷“假賽爭議”
有觀看了最后沖線過程的觀眾告訴新消費日報記者,盡管中國選手與幾位非洲選手均處于第一梯隊爭奪冠軍,但相較于中國選手何杰的專注沖線,非洲選手們的狀態更為輕松,甚至在接近終點線時,多次做出讓位何杰先跑的動作。
這一動作明顯存在假賽嫌疑,受到了不少質疑。隨后有市民就此進行投訴,而北京市體育局也關注到了這一情況,并表示將跟進處理。
在直播中不難發現,何杰以及三位非洲馬拉松運動員均身著特步贊助的服飾和跑鞋。其中,中國運動員何杰是特步的長期簽約代言人。疊加北京“半馬”開賽前,何杰的潛在競爭對手、由中喬體育贊助的賈俄仁加被臨時禁賽,引發了觀眾更多的猜測與聯想。
實際上何杰是國內成績出色的專業馬拉松運動員,曾在近兩年兩度刷新國內馬拉松新紀錄。特步也借助對何杰跑鞋的長期贊助,持續強化其在國內專業跑鞋中的頭部地位。但本次競爭對手們表現出的“謙讓”令事態變得復雜。
盡管“假賽”風波還未有定論,市場對此卻反應激烈。4月15日港股開盤,特步國際股價低開低走。午盤過后,特步官方態度不明確的回應,更是令其盤中股價一度下跌8.42%。
截至當天收盤,特步國際單日跌幅達5.47%,創近兩個月以來最大跌幅,總市值118.6億港元。
特步押注馬拉松、跑步賽道多年
從專業度來看,特步是全國多地馬拉松、半程馬拉松的重要贊助商,自2007年以來累計贊助馬拉松賽事超2000場。
2023年線下體育賽事逐步恢復后,特步密集贊助了24場馬拉松賽事,既包括城市比賽也包括專業的世界級田徑賽事。同時,特步所贊助的運動員不僅限于中國選手,比賽成績優秀的外籍選手也成為其重要的贊助對象和體育形象宣傳。
在多年的努力下,2023年財報顯示,特步已成為中國馬拉松穿著率排名第一的品牌,并連續兩年穩居中國男女馬拉松運動員百強選手穿著率最高的品牌。
為了維護特步的跑步專業形象,公司近幾年還積極在并購上發力。為持續進軍專業、高端運動消費領域,特步于2023年末啟動針對專業運動品牌索康尼所在合資公司的收購,作價6100萬美元將該品牌在中國的所有運營權益收入囊中。
據悉,索康尼目標消費人群為“雙精英”,即跑步精英和社會精英,這與特步其他品牌形成了一定的互補和差異化。
最新的財報透露,2023年,在中國內地重點馬拉松賽事中,索康尼的穿著率于所有跑者中位列所有品牌第三。
財報數據顯示,特步2023年營收為143.4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29.3億元,同比增長了10.9%;歸母凈利潤為10.3億元,相比上年的9.22億元,同比增長了11.8%。其中,以索康尼領銜的專業運動部分收入表現強勁,實現營收7.96億元,同比增長98.9%。
雖然該部分營收目前僅占總營收的5.5%,但卻是公司近幾年來增長最快的業務。同時,索康尼也成為特步四大子品牌中,唯一實現盈利的品牌。
專業跑步運動運營的成功給了特步更大的信心,特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曾在財報會上透露,聚焦跑步,特別是馬拉松賽事的恢復推動了特步業績持續增長。
專業的馬拉松賽事、專業運動形象對特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也是其未來提升品牌運營和定位的關鍵。而就在特步持續推進品牌轉型改革時,不論出現什么風波,都將對品牌聲譽造成嚴重打擊。
馬拉松賽火熱,亂象也多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馬拉松的蓬勃發展始于2014年,這一年,全國共舉辦了51場馬拉松比賽。而到2019年,全國馬拉松賽事激增到1828場。2024年的春天,跑步運動火爆異常。
中國田徑協會統計,3月23日-24日,全國共有20余項馬拉松比賽在各地舉行,其中不乏無錫馬拉松、重慶馬拉松、武漢馬拉松等高水平賽事,全國有超過20萬的跑者奔跑在各項馬拉松賽事上。
據統計,3月30日至31日周末兩天,石家莊馬拉松、揚州半程馬拉松等約40項馬拉松比賽在全國各地上演。
近日,中國田徑協會發布《2023中國路跑賽事藍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程馬拉松項目累計完賽人數64.17萬,同比2022年增長14.27萬,半程馬拉松項目完賽人數同比2022年增長50.75萬,總量達185.9萬。到目前為止,全國至少有250萬人完成過半程馬拉松或全程馬拉松賽事。
從賽事的地區與時間上分布來看,2023年全國共有31個省級行政區舉辦了認證賽事,其中浙江、江蘇和山東是舉辦馬拉松比賽數量前三的省份。
不僅賽事多,近幾年國內馬拉松的競技成績也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在2023年的無錫馬拉松賽中,何杰就以2小時07分30秒的成績打破了全國紀錄。隨后楊紹輝在2023年日本福岡國際男子馬拉松賽上,又以2小時07分09秒的成績,刷新了何杰剛創造的紀錄。而就在今年3月24日的無錫馬拉松上,何杰以2小時06分57秒的成績再次打破男子馬拉松全國紀錄。
但看似皆大歡喜的馬拉松賽事幾年爭議不斷,以去年10月15日開跑的青島海上馬拉松賽為例,賽會出現現場混亂的情況。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賽事現場補給不充足、人員分流不到位、領取獎牌排隊太久……現場甚至出現群眾高喊“退錢”的情況。
同樣于去年10月15日進行的臨沂馬拉松賽上,冠軍選手在沖過終點線時,意外的被兩名拉線員用橫幅阻擋。幸好工作人員及時趕到,冠軍最終順利通過。去年的大連馬拉松賽中,中國選手尹順金在最后沖刺階段被一輛引導車擋住去路,導致沖冠失敗……
針對馬拉松賽事頻發的亂象,中國田徑協會也曾發《通知》,如遇賽事突發事件和重大情況,監管單位、賽事組委會及比賽監督需在30分鐘內口頭上報地方主管部門及中國田徑協會馬拉松部,1小時內上報書面材料,24小時內將本省主責單位意見和處理辦法書面上報中國田徑協會。
另外,中國田徑協會也曾強調“強化賽事組織各方責任,切實履職盡責 ”。要求“各級監管單位要建立健全賽事監管工作機制,‘盡職免責、失職追責’。各方應切實履行責任,確保賽事安全順利進行。”
對于賽事組委會、路跑賽事運營公司和省級監管單位,《通知》中也提出了具體要求。
雖然相當一部分馬拉松賽事由于各地政府的支持蓬勃發展,但不少賽事組織方專業性的缺失也暴露了馬拉松比賽過度商業化、賽事安全風險、補給物資缺乏、組織流程混亂、倒賣參賽資格、替跑等亂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