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大雨點小,奇瑞風云為何銷量就是上不去?快訊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奇瑞在國產品牌中一直都是以“理工男”自居,在技術實力上向來沒有人會去質疑,但在設計和營銷層面,關于奇瑞的質疑聲卻一直都未中斷。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奇瑞在國產品牌中一直都是以“理工男”自居,在技術實力上向來沒有人會去質疑,但在設計和營銷層面,關于奇瑞的質疑聲卻一直都未中斷。
就比如說在設計上,這么多年來,幾乎所有國產品牌都在進步,偏偏只有奇瑞在原地踏步;而在營銷層面,奇瑞更是一言難盡,雷聲大雨點小的風云系列就是其失敗的典型。
重啟風云IP真就是個好決策?
都知道,早些年的奇瑞對“多生孩子好打架”尤為癡迷,先后成立了包括觀致、瑞麟、威麟、開瑞、凱翼、捷途、星途、iCar等多個子品牌。但經過大浪淘沙的洗禮后,存活下來的也就只剩下捷途、星途,以及剛成立不久的iCar新能源品牌,其中星途品牌自成立以來都從未迎來過高光,能活到現在也只不過是在苦苦支撐罷了。
在經歷多個子品牌失敗后,奇瑞似乎也找到了問題所在,近些年不再盲目成立新的品牌,轉而打造出了新的系列。目前,奇瑞在轎車和SUV市場主要有艾瑞澤系列和瑞虎系列,而為了更好的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去年奇瑞重啟了風云IP,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陸續推出了風云A8、風云T6、風云T9以及風云T10四款新車,且計劃用兩年的時間打造出11款風云系列全新車型。
但是,奇瑞風云系列并沒有因為新車的不斷上市而對銷量起到太大的增長,就以首款車型風云A8為例,上市半年來最高月銷量也沒能突破3000輛。反觀風云A8的競爭對手比亞迪秦PLUS,每月銷量基本都在3萬輛甚至4萬輛以上,即便是剛上市不久的秦L,在6月份的銷量也突破了1.8萬輛,與奇瑞風云A8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
那么,奇瑞風云A8表現不佳是因為產品力沒有比亞迪強嗎?從表面上看,風云A8的產品力并不弱,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營造出的科技氛圍,風云A8其實都要優于比亞迪同級別產品。但如果細看之下可以發現,風云A8完全就是在看不見的地方省成本,就比如底盤懸架上,9.98萬元起的比亞迪秦L都已經全系給到了四連桿獨立懸掛,而風云A8全系都是扭力梁,這對于一臺售價超10萬元的A級轎車來說,實屬不應該,同樣風云系列其它車型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就是在看得見的地方下成本,在看不見的地方省成本。
至于在營銷層面,問題就更突出了,至少從目前的銷量表現來看,奇瑞重啟風云IP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因為作為已經塵封七年的IP,風云在如今的年輕消費群體中號召力非常有限,與銀河、極氪等新貴品牌相比,“風云”二字太過平淡無奇。
風何況,風云系列沒完沒了的預熱期也早已讓人審美疲勞,花樣百出的購車套路更是欺瞞消費者感情,雖然從表面上看風云系列所對標的就是比亞迪,但無論是產品定位還是在價格上,風云系列都未能與比亞迪直接對抗,直到現在也沒有弄清自己的產品定位到底是什么。
自家產品互相內卷已成奇瑞通病
除了在營銷層面糟糕外,奇瑞風云內部的產品規劃問題同樣不小,同樣以風云A8為例,該車實際上就是艾瑞澤8的插電混動版車型,并不是一臺全新產品,剛上市時將競爭對手鎖定為了比亞迪秦PLUS,而比亞迪秦PLUS的突然降價,直接讓風云A8陷入了尷尬,后續上市的秦L更是直接完成了對風云A8的圍剿。
來到奇瑞風云系列內部,奇瑞自家產品之間陷入內耗一直都不是什么新鮮事,同樣在風云系列這邊也繼承了下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風云T6和風云T9。兩款車的定位分別為緊湊型SUV和中型SUV,但起步價卻同為12.99萬元,讓風云T6直接被自家的風云T9卷死,甚至都不用友商動手。
最后就是剛上市不久的風云T10,風云T10雖然沒有與自家現有產品形成內耗,但在宣傳上卻讓人不敢恭維,明明車長還比不上比亞迪唐,軸距也和比亞迪唐一樣同為2820mm,比亞迪唐的定位都只是中型SUV,風云T10卻硬生生被說成了是中大型SUV,吃相不要太難看。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奇瑞想靠風云系列在新能源領域一鳴驚人的如意算盤,怕是要落空了??陀^而言,在傳統燃油車市場,奇瑞的成績有目共睹,僅在上半年銷量就突破了百萬輛大關,就燃油車市場,奇瑞現在已經是國產品牌中的銷冠。但未來汽車市場畢竟是新能源汽車的天下,在轉型新能源的關鍵期,奇瑞如果再不及時調整思路,風云系列黯然失色也只是時間問題。
寫在最后:
總體來看,奇瑞銷量的主要來源依舊是傳統燃油車,上半年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也不過才18萬輛左右,平均每月銷量僅3萬輛,這一表現還比不上問界和理想汽車,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風云系列未能達到理想成績。對于奇瑞來講,想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厚積薄發,不僅要靠成熟的技術實力,營銷同樣不容忽視,否則就只能立足于燃油車,未來發展前景必定會受到很大限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