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游生產商怒批低價宣傳擾亂市場價格 新氧流量觸頂獲客難、撮合生意難做預訂收入連降快訊
2024年,錦波生物兩度公開 “炮轟”新氧科技,指控其“違規低價宣傳公司旗下薇旖美產品,擾亂市場價格”。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費主張/cici
2024年,錦波生物兩度公開 “炮轟”新氧科技,指控其“違規低價宣傳公司旗下薇旖美產品,擾亂市場價格”。醫美產業鏈上游生產商公開指責平臺方,這也揭開了高毛利注射用輕醫美產品終端售價混亂的現象,醫美機構間激烈的“價格戰”一覽無遺。
略顯諷刺的是,這似乎也官方打臉了新氧科技官宣的2024年戰略布局方向,即“全新推出聚焦高端醫美用戶的高端定制電商業務,幫助機構提升服務品質、擺脫價格困境。”目前看來新氧平臺上的醫美機構數量大幅下降,并且有相當一部分醫美機構依舊是靠“低價”產品引流獲客,此次平臺注冊醫美機構低價銷售薇旖美產品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再次被上游生產商點名,新氧科技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回應。但是從公司年報來看,平臺上醫美機構靠低價獲客或也是受到平臺流量觸頂、季度MAU接連同比下降狀況下的無奈之舉。從年報數據來看,新氧科技預訂業務收入在去年同期的低基數(2022年預訂服務收入為1.28億元,較2021年同期下降53.4%)基礎上進一步下降21.3%。
超低價銷售錦波生物大單品遭炮轟 新氧平臺低價宣傳獲客擾亂市場價格損害多方利益
近1個月的時間內,錦波生物兩度發公告“開撕”新氧科技。4月3日,錦波生物發布后再次刪除了《關于維護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嚴正聲明》(以下簡稱聲明),這已經是其第二次刪掉該聲明。聲明中稱,新氧科技等企業在網絡平臺違規低價宣傳薇旖美(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擾亂市場價格。
(資料來源:錦波生物)
薇旖美是錦波生物旗下一款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產品,是公司旗下核心產品之一,可作為組織填充劑注射至面部組織內,起到支撐填充的作用,從而達到糾正皺紋的目的。目前,國內僅有4個廠商的膠原蛋白注射產品獲批。結合產品研發壁壘較高、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拿證周期長等,短期內市場競爭格局良好,錦波生物顯著的先發優勢。
從定價來看,相比漢福生物、長春博泰、雙美生物而言,錦波生物對于薇旖美的指導價并不算高,即6800元/瓶。然而在新氧平臺上,薇旖美產品定價可謂是相當混亂,其中一家注冊醫美機構“北京潤美玉之光醫療美容門診部”該款產品的售價僅1739元/支,在指導價的基礎上打了近3折。
對此,我們特意咨詢了該醫療美容機構,機構方表示此產品為官方正品,目前價格較低是在搞活動,后續會漲價。但是當我們通過“薇旖美”官方公眾號中認證機構進行查詢時,發現“北京潤美玉之光醫療美容門診部”并非官方認證醫美機構。
(資料來源:“薇旖美”官方公眾號中認證機構查詢結果)
針對此情況,我們也致電了錦波生物官方,公司方成目前薇旖美產品銷售絕大多數為直銷給合作的醫療美容機構,較小的一部分通過經銷商銷售。對于新氧平臺上醫美機構低價銷售產品一事,錦波生物方也略顯無奈,表示公司并未與新氧科技合作,且已多次與平臺方溝通低價銷售影響終端定價一事。最后,錦波生物方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公司產品時以防產生醫療糾紛,認準官方認證醫美機構。
對于近3折銷售錦波生物核心大單品薇旖美,是醫美機構較典型的靠低價獲客而采取的優惠活動。雖說價格戰(特別是價格遠遠偏離指導價格)可以靠低價吸引消費者,但是也可能滋生大量的服務亂象,甚至會影響消費者的體驗和人身安全,對于整個行業而言更是一種消耗。對于消費者而言,雖說注射膠原蛋白產品對于臨床醫生而言操作較為簡單,安全性高,但其療效與醫生注射手法仍存在一定關聯,若低價獲客未認證機構醫生操作不當而引起的不良反應,將對消費者、生產商及醫美機構都帶來一定負面輿論。
除此之外,這種靠低價獲客的行為可能會破壞市場秩序,可能會導致市場價格混亂,甚至可能引發價格戰,進而損害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最后,低價銷售對于品牌價值的損害也是不容忽視的。若醫美機構不遵守指導價格,可能會導致品牌價值下降,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信任(降低消費者對于品牌產品價格心理定位),進而影響品牌的長期發展。
新氧流量觸頂、MAU連續4季度同比下降 撮合生意難做、預訂服務收入連降
2022年公司業績基數較低,營收大幅下降、凈虧損擴大。在低業績基礎上,2023年業績有所回升,總收入為人民幣14.98億元,同比增長19.1%;歸母凈利潤為0.21億元,同比扭虧。僅是一次源于低基數的對比,很難說新氧科技的業績已經恢復,營收時增時減,歸母凈利潤徘徊在盈虧平衡線的邊緣,近年來新氧科技業績反倒體現出較大的不確定性。
分業務來看,新氧科技的主營業務為信息服務、預訂服務、設備和維護服務,其中,資訊服務和預訂服務協同性較大,簡言之就是新氧科技從醫美商家收取的廣告費以及從醫美交易中抽取的傭金,設備和維護服務主要是針對醫美器械。
2023年,信息服務、醫療產品和維護服務銷售收入均有所增長,僅預訂服務連續多年同比下滑。其中,信息服務和其他業務的收入為10.632億元,同比增長22.2%;醫療產品和維護服務銷售收入為3.335億元,同比增長28.7%;預訂服務的收入1.013為億元,在去年同期的低基數(2022年預訂服務收入為1.28億元,較2021年同期下降53.4%)基礎上進一步下降21.3%。預訂服務收入連年下降或與公司流量觸頂、MAU下滑、注冊醫療機構數量大幅下滑有關。
從業務側數據來看,新氧科技的核心業務運營或并不容樂觀。首先,從平臺用戶數來看,自2020年第二季度后,新氧科技的移動端月活躍用戶狀況同比增長率便持續下降,2021年第三季度后更是開始出現負增長。2023年,新氧科技季度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連續4個季度同比下降,Q1-Q4季度MAU分別為3.4百萬、3百萬、3.1百萬、2.7百萬,分別同比變動-22.73%、-14.29%、-20.51%、-32.5%。
除了月活躍用戶數持續下滑外,新氧科技平臺上的付費醫療機構數也大幅下降。目前,新氧科技已不再單獨披露付費醫療機構數,但平臺付費醫療機構數2022年Q4、2023年Q1均出現大比例下滑,近半年的時間平臺付費醫療機構數量就近乎腰斬。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