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中銀絨業、獵逐上市公司,起底李向春的灰色資本生意快訊
如今,已是傳說的德隆殘部依舊散落于江湖。他們游走于資本的灰色地帶,憑借誘人的故事,吸血上市公司,收割投資者,甚至是引發資本市場動蕩。
文章來源:聞道商業
20年前,“德隆系”覆滅。
如今,已是傳說的德隆殘部依舊散落于江湖。他們游走于資本的灰色地帶,憑借誘人的故事,吸血上市公司,收割投資者,甚至是引發資本市場動蕩。
中銀絨業的幕后大佬
最近,又一家上市公司——中銀絨業,在退市生死線上奄奄一息。
翻開中銀絨業的歷史過往,一個名字格外引人注意。他便是李向春,原“德隆系”健橋證券的核心人物。
健橋證券曾被“德隆系”控制,為“德隆系”融資,并操作沈陽合金、湘火炬等“德隆系”莊股。2000年5月至今,李向春任職中海達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海達投資)董事長和法人。2017年11月至今, 李向春任職恒天金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恒天金石)總經理。
中海達投資背后三大股東為于旭斌、吳瑞、陳開軍,都與“德隆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中海達投資旗下子公司北京正陽富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正陽富時),曾在上市公司艾格拉斯的資本運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時擔任正陽富時法人的,正是德隆舊部高偉,不過目前該公司已經注銷。
中海達投資旗下另一子公司與健橋證券名字相似——陜西健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則因故被監管部門吊銷。可以說,李向春主導下的中海達投資聚集了諸多前“德隆系”成員。
除了深厚的“德隆系”背景,李向春還與“中植系”關系密切。資料顯示,恒天金石第一大股東北京青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簡稱青楊投資),隸屬于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東之一京鵬投資曾一度實際支配恒天金石48.34%的股權及表決權,其同樣為中植控制。2021年以前,中植系是恒天金石背后的最大金主。
雖然“德隆系”、“中植系”先后走向消亡,但李向春的灰色資本生意卻從未停歇。在資產騰挪上,其手段高明成熟:他們一般會潛入并主導某上市公司,讓上市公司收購某資產。在收購公布前,提前成立公司運作目標資產或者找合作公司提前潛入目標資產。如果上市公司高溢價收購,合作公司大概率套現后退出或解散。如果收購后上市公司股價有提升,潛伏在上市公司的合作公司也可以套現退出。
講并購故事,抬資產價值,然后變現退出。無論高溢價收購還是上市公司股價上漲都可以讓他們大賺一筆,是為一魚兩吃。而上市公司與投資者,往往會成為利益犧牲者。
近年,中銀絨業瀕臨退市邊緣,新潮能源被ST、重慶路橋投資收益下滑背后,多少都有李向春的身影。
上市公司被輕松拿捏
2008年,中銀絨業收購寧夏圣雪絨國際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實現借殼上市。
2021年前,中銀絨業的主要業務為羊絨及其制品等貿易,一度是羊絨行業龍頭。但2018年起,實控人馬國生身陷出口騙稅及財務造假漩渦,中銀絨業被法院裁定受理破產重整。
2019年底,恒天金石正式接手瀕臨破產的中銀絨業。此前,從2015年開始,恒天金石的子公司恒天聚信(深圳)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簡稱恒天聚信)和恒天嘉業(深圳)投資中心(有限合伙) (下稱“恒天嘉業”)開始“伏擊”中銀絨業。
在李向春主導下,2020年中銀絨業便提出“羊絨業務+實業投資”發展戰略,并于2021年開啟并購之路。2020至2022年,李向春主導了不下十起并購,其中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當時中銀絨業并購四川鑫銳恒鋰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鑫銳恒),甚至有投資者在股吧預測“保守點8個板,頂板進吧”。
回顧中銀絨業并購的那些公司,如都江堰市聚恒益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聚恒益)、四川鋰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四川鋰古)、四川鑫銳恒鋰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鑫銳恒)、海南沅澄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海南沅澄)、河南萬貫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河南萬貫)等,均因為中銀絨業的并購,而麻雀變鳳凰。
它們有的是成立不久的空殼公司,有的是資產為負、虧損嚴重的問題企業,可是在李向春“團隊”的一番操作下,卻成為中銀絨業青睞甚至愿意高溢價收購的香餑餑。
在解析前,我們有必要介紹下李向春的資金運作平臺——北京君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君蘭投資)和成都向恒新能源材料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簡稱成都向恒)。
企查查顯示,君蘭投資的疑似關系涉及多家“德隆系”企業。彼時,君蘭投資的電話/郵箱竟然與正能偉業、正陽新日、正陽富時、啟禾信、文鏡太奇相同。而這些企業均指向“德隆系”關聯人物們。君蘭投資好比幕前忙碌的“場務”,而背后的總導演就是李向春們。
具體來看,北京正能偉業的企業法人股東之一歐瑞富礫,注冊資金為1億元,其法人代表為陳開軍,出資5500萬元。陳開軍系巨龍管業收購資產標的艾格拉斯的潛伏股東,中海達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中海達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15日,注冊資本4.5億元,法定代表人李向春。其背后還有于旭斌、吳瑞兩位股東。
正陽新日的法人為于旭斌,后者目前也是歐瑞富礫集團實際控制人。而北京正陽富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高偉也是中海達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不過其于2009年8月12日退出中海達投資。
此外,啟禾信業的實控方為北京歐瑞富礫礦業投資有限公司。文鏡太奇與深圳君泊共同投資了重慶煦志盈。深圳君泊是深圳宏語的子公司。深圳宏語的法人是吳瑞。
幾筆亮瞎資本雙眼的“騷操作”
先來看,聚恒益、四川鋰古的收購案。
2021年3月30日,中銀絨業正式踏上并購之旅。李向春先后通過新成立的成都向恒以4,200萬元增資并收購聚恒益100%的股權、以人民幣800萬元收購四川鋰古70%的股權。
聚恒益屬于溢價收購。以收益法評估,聚恒益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為2,143.74萬元,評估增值1,571.99萬元,增值率274.94%。截至2020年12月31日,聚恒益資產總額為 2,994.93 萬元,負債總額為2,423.18 萬元,凈資產為 571.75萬元。
四川鋰古也是走了大運。該公司2020年5月22日才成立,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尚未實繳注冊資本。不到一年,成都向恒便以0元收購四川鋰古股權,并向四川鋰古實繳出資800萬元作為所對應的認繳注冊資本。
中銀絨業方面給出的理由相當有說服力,收購標的主要從事新能源鋰電池正極材料及石墨材料業務。
然而聚恒益和四川鋰古接下來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聚恒益2022年和2023年均因環保問題被處罰,罰款總額高達84萬余元,2023年12月,遞交《停產告知函》,預計停產4至6個月。
2023年年報顯示,四川鋰古營業收入、凈利潤、總資產均出現大幅下滑。并且,鋰古新能源租賃的四川浩普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設備已經被司法拍賣,面臨被強制收回的情形。
再來看,鑫銳恒收購案。
2021年11月20日,中銀絨業發布公告,稱以0元的價格受讓崇欣信達持有的鑫銳恒 100%股權(對應認繳注冊資本為 5000 萬元,實繳注冊資本為 0 元)。
轉讓完成后由中銀絨業對鑫銳恒進行實繳注冊資本金5000 萬元。并計劃以鑫銳恒作為投資主體投資建設年產 8 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項目。項目預計投資總額 20 億元人民幣”,項目建設周期為2021年11月至2025年8月。
讓我們盤點下鑫銳恒的一系列“騷操作”。2021 年 8 月 25 日,鑫銳恒成立。成立次月9月13日,鑫銳恒便同德陽-阿壩生態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簽署了《8萬噸/年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項目投資協議書》,計劃在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內投資、建設8萬噸/年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生產線以及配套設施。但鑫銳恒支付不起8萬噸磷酸鐵鋰項目的保證金和前期開辦費用,向其股東(崇欣信達)控制的合伙企業借款130萬。這也是鑫銳恒唯一一筆負債。
緊接著鑫銳恒成立的第三個月,便成功將自己賣給上市公司中銀絨業,搖身一變成為其子公司。
巧合?鑫銳恒仿佛就是為了中銀絨業的收購而生的。查閱資料發現,崇欣信達不止一次踩準了中銀絨業的節奏。在中銀絨業收購海南沅澄,投資信益新機遇(天津)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信益新機遇)(已注銷)時都能看到崇欣信達的身影。此外,崇欣信達還與文鏡太奇共同投資了成都瑞誠能源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此類收購,還有海南沅澄。
2022年2月25日,中銀絨業公告稱,擬0元受讓合伙企業原普通合伙人史文超所持100萬元普通合伙人份額(未實繳),受讓完成后北京君蘭實繳出資100萬元,擔任該合伙企業執行事務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合伙企業工商變更后,擬同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信托”)簽署債權轉讓協議,受讓中融信托享有的馬爾康金鑫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鑫礦業”)信托貸款債權、以及該信托貸款債權享有的擔保權利及相關司法權益(具體債權由合伙企業與中融信托的債權轉讓協議約定)。
不過,后來因綁定的金鑫礦業遇到重大不確定性,中銀絨業于2022年10月發布關于解散海南沅澄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公告。公告稱,合伙企業設立的目的是受讓中融信托與金鑫礦業簽訂的《信托貸款合同》項下的信托貸款主債權、以及該信托貸款主債權享有的擔保權利及相關司法權益(具體債權由合伙企業與中融信托的債權轉讓協議約定,以下簡稱“標的債權”)。由于標的債權存在爭議且標的債權受讓的條件發生變化,導致合伙企業合伙目的的實現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全體合伙人同意合伙企業終止受讓標的債權。
再來是收購河南萬貫。
2022年11月28日,中銀絨業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2.765億元收購自然人股東趙萬倉持有的河南萬貫實業有限公司70%股權。與收購聚恒益相似,中銀絨業對河南萬貫的收購也屬于高溢價收購。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萬貫2021年以及2022年1-8月凈利均處于虧損狀態,但交易對方趙萬倉做出的業績承諾卻不低,其承諾在2022年9月1日-12月31日期間、2023年、2024年和2025年每一會計期間凈利潤應分別不低于1150萬元、4900萬元、5900萬元、6600萬元。
但當時的中銀絨業,2022年以來業績也不理想,其中在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737.6萬元,同比下降80.89%;對應實現扣非后歸屬凈利潤同比轉虧,約為-98.83萬元。
現實很快打臉。趙萬倉的業績承諾壓根就從沒兌現過。2022年公司收購河南萬貫形成商譽計提減值為0元,僅僅過了一年,2023年計提商譽減值就變成了1.0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 ,河南萬貫還從政府獲得了約 1.25億元的補助。根據審計報告顯示,截止2022年8月31日,河南萬貫凈資產為1.14億。以此計算,扣除政府補助,河南萬貫凈資產為負值。此外2022年8月25日,河南萬貫向上文提到的關聯公司啟禾信借款2500萬,借款期限2022年8月25日-2022年11月24日。
隱秘的股東深圳宏語
事實上,中銀絨業的兩位股東也值得關注。
它們分別為2021年12月10日成立的深圳市宏語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簡稱深圳宏語)和2021年1月29日成立的北京宗鑫瑞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宗鑫瑞)。
2022年1月1日-3月31日,深圳宏語、宗鑫瑞新進為中銀絨業前十大股東。2023年9月30日,深圳宏語退出中銀絨業前十大流通股東。2024年4月30日,宗鑫瑞退出前十大股東。深圳宏語的股東和總經理是吳瑞,北京宗鑫瑞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吳瑞。
其中,深圳宏語持股期間曾多次短線交易增持、減持中銀絨業股票。2022年4月1日-6月30日,深圳宏語減持1027萬股;2022年7月1日-9月30日,深圳宏語增持96.33萬股;2022年10月1日-12月31日,深圳宏語減持8.79萬股;2023年1月1日-3月31日,深圳宏語減持550萬股。
不僅如此,中銀絨業還多次借錢給深圳宏語用于購買其他上市公司股票。
根據中銀絨業公告顯示,2022年,中銀絨業子公司君蘭投資與深圳宏語簽署了《合作協議》,出資1500萬元投資深圳宏語享有的資管計劃收益權的收益權,該收益權項下間接對應的底層資產為新潮能源1.68億股股票。2023年,中銀絨業子公司君蘭投資向深圳宏語提供2000萬元意向金投資新潮能源。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