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僅部分門店展出,華為渠道恐難一視同仁快訊
手握四“界”的華為陷入渠道資源分配的難題,合作伙伴雖多,但他們都不是賽力斯。合作造車,終究沒有全然依附來得簡單。
編輯導語:手握四“界”的華為陷入渠道資源分配的難題,合作伙伴雖多,但他們都不是賽力斯。合作造車,終究沒有全然依附來得簡單。
智界恐不及問界,因是“庶子”?
2024年伊始,上市滿一個月的智界S7悄然傳出開啟交付的消息。據悉,12月 31日起已有多位車主喜提新車,盡管華為、奇瑞及智界官方都未進行任何正式宣發。
對于這款誕生于華為和奇瑞合作的“次子”,外界對其銷量表現不乏觀望。問界M7珠玉在前,智界S7能否再現問界的銷量暴漲,成為對華為“幫車企造好車”宣言的又一次檢驗。
不過自智界S7上市以來,情況就與問界有明顯不同。相比于問界新M7不斷更新的訂單海報,智界在訂單數據的發布上低調許多。華為僅在訂單破萬時進行了透露,直至新車上市,余承東稱其訂單量達到2萬臺,此后則再未更新過訂單量;問界新M7在9月上市,此后從10月16日至11月27日,華為方面仍不斷更新訂單數據,從6萬輛至10萬輛連連報喜。
而根據車Fans提供的智界S7上市半月一線數據,均店預售訂單40-50臺,大定轉化10 -12臺,轉化率約在20%-25%;對比新問界M7,后者大定轉化率約在30%。周銷量顯示,12月前三周智界S7終端交付量均未過百。智界表現恐不及問界,有消息反映,智界S7的表現與展車不到位及交付緩慢有關。不乏有人戲稱,雖然同為華為“鴻蒙智行”旗下車型,卻有親疏嫡庶之分。
“智界與問界,是兩個不同陣營”
日前,中車網在北京隨機選取兩家華為門店對此進行了走訪。華為門店雖多,但也只有大型商場中的店面會進行合作車型的展出。兩家門店中均有問界車型展出,一家包含問界M5、M7和M9,另一家僅有M7在店,店員稱其余問界車型已售出,在等待調貨。
但兩家門店中均未見到智界S7。一家門店銷售稱智界展車目前用于試駕,因此不陳列于門店之中;另一家銷售則直陳智界僅部分門店有,問及原因時對方稱,“問界是華為和賽力斯做的,智界是華為和奇瑞做的,是兩個不同的陣營?!蓖瑫r,對方表示智界配展車不全可能還有交付時間還遠的緣故,正式交付在明年三四月,交付的負責方為華為交付中心。
在智界預售期間就有消息稱,智界S7只授權給華為旗下規模比較大的直營門店,以及個別極具實力與服務執行力的經銷商。預售開啟5天后,全國僅13座城市、28家門店有智界S7展車。直至目前,智界在華為渠道的覆蓋度也無法與問界比擬。
華為渠道的賦能對于其合作車型的銷量具有直接影響。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對中車網表示,華為提供的智能化產品仍不是消費者購買的決定性因素,銷售渠道的影響更占主導?!笆謾C店流量很大,它把商場的部分買手機的客流轉換成它的車主,這是它(銷量好)的主要因素,就是銷售渠道?!?/p>
從華為手機的客群特征來看, 61.8%為男性,73.3%年齡在25-44歲,49.4%月收入為10k以上,半數用戶身居一二線城市。這部分人群與30萬級汽車產品的消費群體高度重合,當華為門店開進汽車,該產品能夠獲得的垂直客群轉化量必然巨大。
但在渠道分流上,已經吸引四“界”合作的華為可能并不能一視同仁。
同“界”不同命,合作造車誰主導?
面對銷售渠道的明顯利好,處于Hi模式的極狐和阿維塔也曾進行過加入華為渠道的嘗試。然而有報道稱,“雖然華為店里能看到極狐、問界和阿維塔的汽車,但華為的銷售人員只賣問界的汽車。如果顧客是沖著阿維塔去的,也會被銷售人員‘安利’問界。如果消費者要咨詢阿維塔的產品信息,則會收到去阿維塔直營店的建議?!?/p>
Hi模式和智選車的區別對待可能涉及華為在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據了解,HI模式下,華為不收開發費,按照產品訂單規模和車企分成;在智選模式下,除了零部件費用需要車企承擔,華為還將對車企的銷售收入進行10%的抽成,其中包含2%的“技術授權費用”和8%的“渠道經銷費用”。
但如前所述,同為鴻蒙智行陣營的智界也與問界不同命。相比于賽力斯,奇瑞顯然是一個無法輕易拿捏的伙伴,雙方的合作之糾結已經透過酷似奇瑞星紀元的“LUXEED”車標、智界S7與星紀元ES如出一轍的內飾、智界S7對問界M9的拋磚引玉及與星紀元ES在發布時間和售價上的暗中較量等話題流露出來,似乎仍將在智界S7和星紀元ES的排產及華為渠道的分配上繼續磨合。
而鴻蒙智行的另外兩位合作伙伴江淮和北汽恐怕也不具備華為與賽力斯力量懸殊的特殊性,不知華為又將如何進行資源分配。據華為新車規劃,2024年,華為與奇瑞合作的智界S9,與北汽合作的X4,以及與江淮合作的X6均將上市。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