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局中的掙扎:周钘與名爵的未來何去何從?快訊
在4月11日的MG品牌第一季度媒體溝通會上,周钘的豪言壯語未能掩蓋名爵品牌深層次的危機,反而更像是困境中的一聲無奈吶喊。
去年12月9日,隨著一紙調令,周钘正式走馬上任上汽乘用車MG(名爵)品牌事業部總經理,這本應是他職業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躍升,卻意外地成為了名爵品牌步入更艱難境地的起點。在4月11日的MG品牌第一季度媒體溝通會上,周钘的豪言壯語未能掩蓋名爵品牌深層次的危機,反而更像是困境中的一聲無奈吶喊。
周钘提出的“力爭2025年底月銷突破3萬臺,全年銷量目標18萬臺”的宏偉藍圖,在業界看來更像是空中樓閣。去年全年MG國內銷量僅有7.4萬輛,而今年一季度累計銷量不足2.6萬輛,這樣的成績單與周钘所描繪的未來圖景形成了鮮明對比。名爵似乎還沉浸在“大決戰前夜”的幻想中,殊不知市場的殘酷早已悄然降臨。
周钘試圖通過年輕化手段來刷新MG品牌,但這一策略顯然缺乏深度與精準度。在年輕消費者日益成熟、理性的今天,單純地將槍口對準年輕人,不僅顯得缺乏誠意,更是一種對市場需求的誤解。名爵的品牌風格被定義為“年輕、風尚、智趣”,然而這些詞匯在消費者心中卻難以形成具體而清晰的形象。周钘未能將這些抽象概念轉化為實際的產品特性或服務體驗,導致品牌定位流于表面,難以深入人心。
名爵目前的產品線看似豐富,實則缺乏真正的競爭力。全年確定投放的產品僅有一款全新一代MG4,且市場表現慘淡,3月份僅賣出8臺,這樣的成績無疑是對名爵產品力的巨大諷刺。而即將在上海車展亮相的2026款MG Cyberster和方盒子Cyber X,雖然定位獨特,但小眾化的市場定位注定難以成為銷量擔當。名爵在售產品多達7款,卻無一能夠精準把握中國市場的脈搏,這不僅是產品規劃的失敗,更是對市場趨勢的嚴重誤判。
在車質網投訴平臺上,名爵的投訴量居高不下,從質量問題到服務問題,無一不暴露出名爵在品控和服務方面的嚴重不足。這些問題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更對名爵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任何一次負面事件都可能成為壓垮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長期以來,名爵在渠道建設方面的滯后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盡管周钘和MG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并提出了年底新增至400+門店的計劃,但這一數字與競爭對手相比仍顯得捉襟見肘。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購車體驗和服務質量的今天,渠道建設的滯后無疑會讓名爵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周钘的職業生涯看似輝煌,實則充滿了運氣成分。宏光MINI EV的爆紅讓他聲名鵲起,但這一成功更多地依賴于市場紅利而非個人能力。當市場紅利消失、競爭加劇時,周钘的能力短板便暴露無遺。從小米重回五菱后,他未能再創輝煌,反而讓子品牌寶駿陷入了困境。如今轉戰名爵,面對更加復雜的局面和更高的期望值,周钘能否帶領名爵走出困境,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問號。
名爵的困局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周钘的到來也未能立即扭轉乾坤。在銷量低迷、品牌定位模糊、產品競爭力不足、質量與服務問題頻發以及渠道建設滯后的多重壓力下,名爵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周钘能否成為名爵的破局者?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名爵不能正視自身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那么無論誰來掌舵,都難以改變其逐漸邊緣化的命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