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kid難破局:生態和場景仍缺位快訊
4月20日,號稱“AR四小龍”之一的Rokid舉辦了Rokid Open Day 2024,并發布了空間計算新品Rokid AR Lite,其中包括Rokid Max2眼鏡和搭載驍龍計算平臺的Rokid Station2主機。
作者|張宇
編輯|楊博丞
4月20日,號稱“AR四小龍”之一的Rokid舉辦了Rokid Open Day 2024,并發布了空間計算新品Rokid AR Lite,其中包括Rokid Max2眼鏡和搭載驍龍計算平臺的Rokid Station2主機。
Rokid AR Lite取消了主機上原有的正面物理按鍵,新增多指、多手勢觸控的人機交互。這意味著在三維內容的操作上,用戶可以無縫銜接來自移動終端的使用習慣。
Rokid AR Lite進一步展示了Rokid在空間計算領域的創新能力,其采用了先進的多屏顯示和多任務處理技術,使用戶能夠同時享受多種娛樂和工作體驗,如一邊觀看電影,一邊瀏覽微信和小紅書,使用起來更加便捷和高效。
圖源:Rokid官網
值得關注的是,Rokid AR Lite聚焦居家、出行、戶外三大場景的功能和體驗,在游戲、大屏觀影、輕辦公上帶來多項創新,引導空間計算向大眾消費市場普及。
不過,Rokid的前路并非坦途:一方面,雷鳥創新、XREAL等不斷獲得巨額融資并持續推出新品,搶占市場份額,同時OPPO、華為、星紀魅族等智能手機廠商也紛紛殺入消費級AR眼鏡領域分羹;另一方面,Rokid周邊還環伺著投入巨資且完成階段性用戶驗證的Meta、微軟、蘋果等科技巨頭,相比之下,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體量,Rokid均落于下風。
可以預見,在“眾星云集”的消費級AR眼鏡領域,如何避免同質化競爭將成為Rokid突圍的關鍵。
狙擊Apple Vision Pro?
Rokid最新發布的Rokid AR Lite,頗有狙擊Apple Vision Pro的意味。
事實上,Rokid早就與蘋果展開了“空間計算”之戰。2023年6月,在蘋果舉辦的WWDC23上,Vision Pro橫空出世,蘋果CEO蒂姆·庫克表示,“如同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將開啟空間計算時代?!?/p>
短短兩個月后,Rokid在2023 Rokid Jungle發布會上推出了消費級OST(光學透視)個人空間計算平臺Rokid AR Studio,其由AR空間計算眼鏡Rokid Max Pro和AR空間計算主機Rokid Station Pro組成,宣稱“空間交互時代”正式拉開帷幕,劍指Apple Vision Pro。
不過,Rokid和蘋果的技術路線并不相通,Rokid選擇的是OST路線,該技術通過光學顯示模組,將虛擬圖像投影到用戶的視野中,使用戶能夠同時看到真實世界和增強現實內容,優勢在于能夠提供更自然的視覺體驗、更好的交互性和沉浸感,缺點在于對圖像的穩定性和清晰度挑戰較高。
而蘋果背后的技術路線是VST(視頻透視)路線,該技術通過將虛擬圖像疊加在真實世界中的實時視頻流上,使用戶可以透過顯示屏或眼鏡等設備觀看到增強現實內容,優勢在于能夠呈現真實和虛擬結合的視頻,但缺點是可能會存在延遲或失真等問題,從而影響用戶體驗,同時由于需要依賴顯示屏或眼鏡等設備,用戶體驗會受到一定限制。
因而對于Rokid對標蘋果的說法,Rokid創始人兼CEO祝銘明曾表示否定,“Apple Vision Pro在當下不會給Rokid造成直接沖擊,作為兩條不同的技術路線,重量級與輕量級的產品在未來也會同時存在。Rokid就是自己,二者會是空間計算時代的兩個經典品牌?!?/p>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Rokid AR Lite是否有意狙擊Apple Vision Pro,在空間計算賽道上,兩者已經形成了針鋒相對的局面。
1月19日,Apple Vision Pro準時開啟預售,然而開售不到5分鐘,服務器就被擠爆了,很多訂單無法處理,僅僅開售半小時后后,便已顯示全部售罄。因為訂單較多,導致Apple Vision Pro發貨時間大幅延后,蘋果官網顯示,發貨日期已經延至3月份,部分訂單甚至已經排到了4月份。
Apple Vision Pro預售即售罄,再次驗證了蘋果的市場號召力,而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上,蒂姆·庫克表示,Apple Vision Pro頭顯產品將在今年年內于中國市場上市。這意味著Rokid AR Lite將面臨Apple Vision Pro的直接競爭。
此前,市場調查機構Statista發布報告稱,預估Apple Vision Pro上市首年出貨量為35萬臺,第二年將達到148萬臺。根據售價和預測銷量簡單計算,Vision Pro今年預計為蘋果帶來12億美元的收入,2025年則預計帶來近52億美元的收入。摩根士丹利也預測,蘋果可以在發布后的四年內將Apple Vision Pro帶來的收入提高到40億美元。
隨著Apple Vision Pro在中國市場上市,消費級AR眼鏡賽道將掀起一場淘汰賽,在未來兩到三年的時間內,只有把技術打磨好、產品差異化做好才能生存下來,眼下,Rokid AR Lite仍需要先通過市場的檢驗。
空間計算落地仍任重道遠
隨著Rokid AR Lite問世,Rokid與蘋果之間的“空間計算”之戰進一步白熱化。
最先將空間計算這一概念帶到臺前的蒂姆·庫克認為,空間計算將數字內容與物理世界無縫融合,同時允許用戶保持存在并與他人保持聯系。而祝銘明則給出了三個關于空間計算的具體標準:其一,虛擬空間和現實世界合二為一,用戶的意圖、動作、交互在這個新空間里,是即時響應、自然、無障礙甚至無感的;其二,空間計算,背后是對三維空間本身的虛擬和重構,基礎是展現處理能力,撐起“計算機”的稱號;其三,在空間計算里的應用和軟件,良好的兼容性、生態豐富性會導致大規模應用,在消費市場成為主流計算平臺。
總而言之,所謂空間計算,本質是虛擬與現實的深度融合,在XR、3D、計算機圖形學、機器視覺、物聯網、傳感、體感、AIGC等融合技術的加持下,用戶可利用MR頭顯等終端以及空間操作系統身臨其境地與數字內容和空間環境進行互動。
同時這也意味著,只有硬件產品是遠遠不夠的,豐富的應用場景才是空間計算的生長土壤。
目前,Rokid主要挖掘四個應用場景,分別是文旅領域、教育領域、互動娛樂領域,比如在教育領域,Rokid嘗試通過AR進校和研學營等多種方式,推動AR在教育中的應用和創新。此外,在烏鎮戲劇節期間,Rokid還與合作方共同打造了一場AR木偶戲劇《即將消失的海洋動物》,開創了AR舞臺劇的先河。
不過,空間計算的前提在于生態、硬件配置、網絡、芯片和算法的緊密相連與協同,當前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虛實融合的水平處于初級階段,距離完全落地尚有一定距離。同時,空間計算的每一項能力都是技術打磨以及供應鏈培養后的結晶,每一項能力都具有極高壁壘,并且組合之后的壁壘更高。Rokid最終能否留在“空間計算”的牌桌上,關鍵還得看是否擁有真正的硬實力。
場景與生態之爭
“無論從消費市場,還是從供應鏈、應用生態的角度看,AR市場整體都還處于比較早期的階段。”雷鳥創新創始人兼CEO李宏偉表示。XREAL創始人、CEO徐馳也指出:“現在的AR市場正處于一個沒有成熟產業鏈、沒有硬件標準、沒有軟件生態的時代?!?/p>
億歐智庫發布的《2024年中國AR產業發展洞察研究》顯示,Rokid的累計服務客戶數已經突破100萬,2023年以27.9%的市場出貨量占比,居國內消費級AR眼鏡第一。盡管如此,Rokid仍然面臨亟待攻克的難點。
首先,消費級AR眼鏡的內容生態不夠豐富,遠遠無法與智能手機的內容生態相提并論,并且應用端也始終未出現爆款產品。最重要的是,內容生態無法僅依靠AR眼鏡廠商開拓,還要由來自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共同建設,不是短期內能迅速解決的事。
對于用戶來說,內容生態不足,產生的最直接問題就是逐漸淪為閑置,并且再也提不起使用興趣,對于廠商來說,用戶的使用頻率太低,開發者提不起適配興趣,也就無法建立有效的商業模式,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制約正向發展。
其次,受限于語音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增強現實技術,AR眼鏡的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游戲、觀影等領域。以游戲領域為例,Rokid的AR眼鏡暫時只能支持一些小游戲,類似于《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等主流游戲暫時無法支持。
觀研天下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AR眼鏡消費端的應用中,游戲占比35%,影視直播占比32%,旅游和社交購物占比為33%。而這三類應用場景并不存在不可替代性,消費級AR眼鏡仍缺少一個強有力的需求作為支撐。
顯然,消費級AR眼鏡僅適用于微交互,即便某個應用場景融合并應用了AR眼鏡,帶來的也只是短暫的新鮮體驗,并不具備顛覆性意義。
可見,Rokid AR Lite能否迎來爆發時刻還有待市場驗證,消費級AR眼鏡雖然只是硬件,但其背后是個巨大的生態產業鏈,涉及到創新性技術、創新性材料、創新性內容生態等等,Rokid仍然任重而道遠。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