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網購遭遇坐地起價,付完定金尾款立馬上漲1300元!快訊
近日,消費者陳先生向上海法治報反映稱,他在京東購物平臺的西門子官方旗艦店看中冰箱產品,付定金時尾款為3122元,到了付尾款時,該款冰箱尾款竟然變成了4502元,悄悄漲價1300余元。
喜歡網購的消費者
對預售模式都不陌生
近幾年,預售交易模式被廣泛采用
但有些電商平臺卻存在
預售模式尾款漲價等不誠信行為
在黑貓投訴等平臺
不少消費者反映
在購買預付商品時
定金和尾款均已確定
但支付尾款時卻發現尾款被商家悄悄提價
近日,消費者陳先生向上海法治報反映稱,他在京東購物平臺的西門子官方旗艦店看中冰箱產品,付定金時尾款為3122元,到了付尾款時,該款冰箱尾款竟然變成了4502元,悄悄漲價1300余元。
圖源網絡
尾款猛增1300余元
3月7日,陳先生在京東“西門子家電京東自營旗艦店”上看到有型號484L冰箱在進行預售活動,當時頁面顯示預售價格僅為3142元,價格非常誘人。“因為我家里在裝修,一直在關注這款商品的價格,當時看到后覺得價格便宜,馬上支付了定金20元,頁面顯示,晚上8點支付剩余尾款3122元。”
由于之前在網購時也碰到過預售尾款漲價,陳先生留了個心眼,將頁面截屏保存。到了晚上8點,陳先生打開手機APP,準備支付尾款時,支付金額竟然變成了4502元。陳先生立馬聯系客服核實尾款金額,“他們不承認,說以付款時的價格為準。”感覺被欺騙的陳先生向京東客服反映,要求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付款,工作人員回復稱,無法按照3122元的價格“調整”尾款,售價以張先生付尾款時的價格為準。
根據陳先生提供的截圖顯示,他在西門子家電京東自營旗艦店付過定金的商品,商品描述為484L變頻混冷多門大容量冰箱,3月7日19:30截止付定金,3月7日20:00付尾款開始,尾款金額為3142元。而3月8日,該筆訂單顯示的是“應付尾款4502元”。“店鋪先以一個很低的預售折后價來誘導消費者支付定金,在消費者支付尾款時擅自在后臺更改合同金額,算不算虛假宣傳?”
“預售模式”亂象重重
記者近日打開京東查詢,該款產品預售到手價已經變為4362元,頁面顯示定金20元,3月14日20:00開始付尾款,并提供30天保價服務。
針對該款冰箱產品預售漲價的情況,記者聯系京東西門子旗艦店客服,客服表示,時間不同,活動不同,商品價格隨著市場波動發生變化,會出現漲價、降價或者其他優惠情況。當記者詢問為何付完尾款會出現不同價格時,客服語言模糊,前后不一。客服表示,如果不想要了,定金隨時可以退,不耽誤。對于已經支付尾款的客戶,在訂單發貨前,可以申請退全款,定金與尾款會一起原路退回。“此外,該款預售商品有30天價保服務。若商品發生降價,可在訂單簽收之前或者簽收30天內申請價格保護。”
記者在小紅書、黑貓投訴等平臺搜索發現,陳先生所反映的這種預售尾款漲價的情況,并非個例。
消費者吳女士稱,她在某品牌化妝品官方旗艦店直播間購買化妝品,商家在直播間宣傳該套裝預先支付定金100元,最終到手價不到900元。但消費者支付100元定金后,要支付998元尾款。“這種打著促銷旗號卻悄悄漲價的行為讓人氣憤。還好我沒大批量訂單一起付款,否則很可能發現不了這尾款漲價的小伎倆。”吳女士說。
除此以外,還有不少消費者反映,預售模式下承諾時間不發貨、付完尾款卻發現商品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購買等問題。1月31日,中消協曾發布2023年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點名指出了預售模式下的種種亂象,包括“尾款”漲價不誠信、預售商品不價保、承諾贈品不兌現、承諾時間不發貨、“最低價”宣傳不屬實等。
經多方協調,京東方面近日對記者表示,平臺已對該訂單進行“價保退差價”處理,陳先生支付4502元的尾款之后,平臺將1379元的差價通過京東錢包退還給陳先生。
律師說法
消費者可要求商家賠償可得利益損失
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王詩杰律師表示,消費者在預售活動中支付了定金,并與商家達成了購買合同,但在尾款支付時發現價格變動,這涉及到《民法典》中關于“定金”的相關規定。
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陳先生付出的定金應當屬于“立約定金”,所謂“立約定金”,是指為保證正式締約而交付的定金,此類定金的效力在于交付定金的當事人如果拒絕訂立合同,則喪失定金,接受定金的當事人如果拒絕訂立合同,則應雙倍返還定金。本案中,鑒于消費者已經支付了定金,但由于商家的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實現,消費者可以向商家主張雙倍返還定金。
另一方面,由于商家單方面修改合同金額導致消費者產生了可得利益的損失,消費者也可以要求商家繼續按照原來的金額繼續履行合同,或者按照合同修改前后的差價補償消費者的可得利益損失。應當進一步明確的是,雙倍返還定金以及主張補償可得利益損失不能同時適用。因此,消費者可以向京東平臺進行投訴,要求商家停止這種不誠信的經營行為,并按照原定的價款履行合同,或者要求商家賠償消費者的可得利益損失,至少可以要求商家雙倍返還定金。
最后,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消費者在參與預售活動時,應當仔細閱讀活動規則,了解預售活動的流程和規則,明確相應款項的法律性質。比如,“定金”與“訂金”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相應的法律后果完全不同。定金具有擔保合同履行的性質,而訂金只是一個習慣用語,并非法律概念,一般情況下不具有擔保的功能,其法律后果具體要結合合同內容、交易習慣來確定。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