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受困、出海不利,魯大師如何“修復”自我?快訊
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魯大師一直在加速轉型步伐。如圍繞智能手機,先后推出體驗評測、VR評測、AI BenchMark等在內的諸多服務。
撰文 | 曹雙濤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如何在不額外購置NAS硬件的情況下,搭建個人私有云服務器?
在魯大師AINAS發布會上,其給出的解決方案為AINAS。基于云端搭建,用戶不僅無需購買硬件,且數據全部私密保存不會被刪除。
此外,AINAS通過內置的影音套件可觀看電影和視頻、備份相冊、搭建知識庫生成網址進行分享。AI智能助理可解答用戶相關問題。基于云端服務器構建,實時公網連接等。
圖源:AINAS PC版
簡單來說,魯大師的AINAS同時集合內網穿透、網盤、AI 機器人、知識庫軟件Notion、云電腦的各類功能。商業化以訂閱方式收費為主,新人可體驗9.9元30天會員。但AINAS能為魯大師帶來多少用戶增長,仍值得商榷。
圖源:AINAS PC版
一是相較于群暉NAS同時提供如Active Backup、Cloud Sync、容器等多個商業套件,AINAS功能明顯不足。
二是我們下載安裝完成后,AINAS默認開啟自啟動和防睡眠功能,關閉后發出紅色感嘆號標志。魯大師給出的解釋為:啟用此開機自啟動可在電腦重啟(或異常斷電)后無需人工介入的情況下,立刻恢復AiNAS服務。
啟用防止計算機進入睡眠模式,可避免電腦在長時間沒有使用的情況下導致AINAS服務中斷。但很多PC用戶的習慣是,默認關閉電腦軟件的開機自啟動功能,進而避免電腦開機時大量軟件彈出,影響使用體驗。
圖源:DoNews
三是AI智能助理,我們在打開AINAS智能助理時需二次下載才能使用。但包括海外GPT、國內智譜、百度、訊飛等大模型廠商或在官網直接使用或下載APP使用,這無疑增加普通用戶的使用步驟。
此外魯大師方面稱,AINAS內置75億訓練參數,但我們實測過程卻發現AINAS的輸出質量仍需提高。我們本想測試AINAS的OCR識圖能力、邏輯推理和數學能力,并按照AINAS的提示上傳圖片,但不僅無法找到上傳圖片入口,且反復粘貼圖片也無法上傳。作為對比,GPT-4o不僅提供上傳入口,且直接復制粘貼也能上傳。
圖源:AINAS PC版
圖源:GPT官網
當我們詢問AINAS“如何看待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價格戰”?AINAS給出的答案為,“國內新能源價格戰始于2015年左右”。但當時國內新能源汽車仍停留在起步階段,傳統車企重點仍停留在傳統燃油車上。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1月至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17.4萬輛,對應的上牌量累計僅10.8萬輛。換言之,新能源汽車騙補成為當時行業“重點”。
圖源:AINAS PC版
基于AINAS眾多能力仍需提高,資本市場對魯大師AINAS并不買賬。發布會結束后的半個月,魯大師股價無明顯波動。拉長時間維度來看,自2019年魯大師上市至今,其股價已從上市之初的8.66港元/股暴跌至如今的0.9港元/股,跌幅比例接近90%。另據港交所相關規定,若上市公司股價30個交易日低于1港元/股,則面臨被強制退市的風險。
圖源:雪球
股價持續低迷的背后,正是魯大師出海難,用戶對魯大師的爭議聲音愈發增多,以及工具類產品的變現難,這些均成為魯大師想要提振業績的難點。
01.用戶爭議不斷,月活用戶持續下降
魯大師2023年財報提到,受PC出貨量低迷影響,PC端月活用戶持續下降。截至2023年底,魯大師所有PC端以及移動端工具軟件月活用戶約為8200萬人。但2024年魯大師若想提升用戶量,面臨不小的難度。
一方面,2024年PC市場能否實現回暖仍充滿未知。618、雙11、農歷春節作為國內PC市場的三大銷售檔期。每年618作為暑促和返校季的前瞻指標,具有行業參考意義。
雖說今年618期間PC品牌方戰報不斷,但供應鏈卻認為今年618銷售并不理想。供應鏈最大的感受是,618期間消費者觀望情緒濃厚,品牌方砸錢也砸不出買氣。據傳某大在線代理618促銷第一天,PC銷售金額年減高達四成。后在品牌方強力促銷下,才將下滑速度拉到兩成多。
電競PC市場同樣不容樂觀,供應鏈指出,此次618電競PC銷售額年減達到10%—15%,這是電競PC市場繼2023年618銷售下滑后,第二年連續下滑。
自2024年至今,廠商雖發力AI PC市場,試圖通過AI帶動行業增量。但供應鏈卻同樣指出,618期間AI PC市場銷售同樣欠佳。AI PC本就不會爆發買氣,而是漸進式發展。此外,PC市場主流架構X86的AI PC,需等到下半年才出現在終端市場,無疑又加重消費者的觀望情緒。
到底是國內消費者對ARM架構接受度有待加強,還是因微軟Copilot無法在國內使用影響?到底如何提高AI PC出貨量?供應鏈雖仍在思考這些問題,但PC終端銷售渠道對下半年備貨仍相當謹慎。
另一方面,魯大師月活用戶下降,絕非僅受PC出貨量低迷影響。魯大師推出的基于PC端、移動端跑分功能,時至今日不僅對用戶購機構成影響,也成為二手電腦交易以及線下電腦維修店老板維修電腦的重要參考因素。
但如今關于魯大師的爭議卻越來越多,我們在谷歌瀏覽器魯大師官網下載魯大師PC版時,遭遇谷歌瀏覽器多次攔截。后在360瀏覽器下載并成功安裝到電腦后,壁紙卻被更換并建議我們體驗小鳥壁紙,頗有軟件捆綁意味。不僅如此,魯大師也嘗試修改篡改瀏覽器,將某瀏覽器設置為默認瀏覽器。使用體驗欠佳,無奈只能卸載刪除。
圖源:DoNews
圖源:DoNews
但我們使用效果欠佳情況并非個案,在小紅書上大量網友稱魯大師捆綁多、難卸載、廣告多,不僅眾多網友將其定義為新電腦避雷軟件,更將魯大師稱為“流氓大師”“娛樂大師”。品牌形象受損,又何談月活用戶實現更高增長呢?
圖源:小紅書
02.核心業務收入下滑,會員能否成為新增量?
魯大師目前營收包括以流量變現衍生出的在線廣告服務和在線游戲平臺收入,運營獨家許可在線游戲收入、電子設備銷售收入。其中,流量變現收入仍是魯大師營收支柱,2023年廣告及推廣占魯大師當年營收比重為98.4%。
圖源:魯大師2023年財報
但流量變現需平臺以更高活躍用戶為基礎,2023年活躍用戶下滑,當年魯大師當年在線游戲推廣收入同比下滑50.2%。在線廣告服務收入、運營獨家許可在線收入、電子設備銷售收入雖出現不同程度增長,進而帶動魯大師當年營收增速達到100%,但當年魯大師歸母凈利潤仍暴跌29.5%至0.426億元。
圖源:魯大師2023年財報
為提高營收,魯大師發力會員訂閱服務,其推出的尊享會員權益包括軟件搬家、硬件監控、尊享會員皮膚、無廣告打擾、優先體驗。但會員能給魯大師帶來多大營收增長,恐值得商榷。
圖源:魯大師官網
一方面,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不少用戶稱購買魯大師會員功能被限、VIP功能無法使用,篡改瀏覽器主頁,誤導加入會員等問題。
圖源:黑貓投訴
另一方面,魯大師目前尊享會員的會員權益并不明顯。類似于換膚、優先體驗等權益,坦白來說對用戶吸引力度有限。軟件搬家、大文件管理,WPS、騰訊電腦管家將其做成免費版。
上述問題的背后,本質上是工具類天然具有變現難的特點。移動互聯網工具類APP歷經多年探索,衍生出廣告流量變現、會員增值服務,以核心工具為流量入口衍生關聯場景賺取傭金收入等。
但互聯網廣告生意本質上做的切割用戶使用時長+DAU生意,工具類APP的強工具屬性無法實現抖快這樣的強用戶時長,這和廣告主追求的ROI最大化產生矛盾。
此外,用戶體驗和廣告商業化的矛盾;官網會員和電商平臺低價會員的矛盾;工具類衍生場景收入二次加價和官方直售和用戶愈發追求性價比的矛盾;工具類高投流獲客成本和工具類APP用戶留存難的矛盾。
上述矛盾疊加下,移動互聯網工具類APP只能艱難探索商業化,國內辦公類軟件TOP1的WPS,面對用戶增長放緩,只能關停廣告業務以提高用戶體驗。
除上述難題外,國內PC市場游戲正持續衰退。
據《2024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數據顯示,移動游戲占國內游戲市場實銷收入的73.01%,雖略有下滑,但仍居主導地位。客戶端游戲占比持續升高為22.93%,網頁游戲繼續萎縮比為1.59%。
若按此趨勢發展,后續魯大師游戲平臺收入仍有可能繼續下滑。畢竟收入影響廣告投放,追求廣告投放ROI最大化是客戶不變方向。
03.魯大師出海不易
面對國內市場的問題,魯大師正加速出海步伐。其2023年財報中提到,海外運營移動工具類產品共18款,主要聚焦北美、東南亞地區。2023年下半年發布的某工具類產品,上線一個月沖至應有商店榜首位置。
但魯大師想要在海外獲取更多增長,面臨不小的壓力。自2022年至今,從阿里云到以百度、小馬智行為代表的自動駕駛企業,再到TIK TOK、TEMU皆因“數據合規”問題遭遇調查。若“數據合規”是當前中企出海的最大不確定因素,相較TIK TOK、攜程等廠商來說,魯大師有著自身的挑戰。
近些年因黑客攻擊導致數據泄露問題,在海外呈高發趨勢。以海外版魯大師“CCleaner”為例,2017年末,思科Talos小組安全研究人員報告稱,32位CCleaner 5.33版本包含病毒傳播系統。即使從官網下載,病毒同樣會入侵PC。
雖說CCleaner反應迅速為用戶升級更新至無病毒的5.34版本,但因 CCleaner周下載量超百萬,全球200萬臺PC受到影響。不久后,CCleaner 64位版本也遭遇病毒入侵,此次入侵重點對象為科技公司,而非個人用戶。2018年CCleaner雖未出現安全事故,但因強制用戶更新以及默認收集用戶PC數據,品牌形象嚴重受損。
2023年安全文件傳輸和協作平臺MOVEIT遭遇黑客攻擊,攻擊者利用MOVEIT漏洞成功竊取大量敏感數據,可能包括用戶憑據和其他機密信息。
CCleaner母公司Gen Digital稱,此次事件我們雖不確定多少用戶受到影響,但因黑客已成功竊取其付費客戶姓名、聯系方式、賬單地址等關鍵信息,這聽起來是個大麻煩。Tech Crunch 報道稱,有Gen Digital有發言人稱其近6500萬網絡安全客戶中“不到 2%”受到影響。
因CCleaner先后被爆數據泄露和風險,海外論壇上有著不少關于如“CCleaner還安全嗎”“CCleaner是否有替代品”等討論。用戶信任危機下,微軟推出PC Manager,蘋果推出MacOS的活動監視器和存儲管理工具。系統操作廠商推出的相關功能,因滿足絕大用戶需求,這讓海外消費者愈發青睞廠商自帶軟件,而非是第三方。
留給第三方檢測工具生存空間有限,其內部博弈也在增強。Cyberlab數據顯示,2024年7月前五大檢測工具如下圖:
圖源:Cyberlab
CCleaner雖并未進入前五,但作為運營20年的老牌軟件,在海外仍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戶基礎。換言之,如何在海外消費者缺乏使用習慣下和海外廠商硬剛,成為魯大師獲取海外用戶的難點。
雖說系統廠商持續升級PC防病毒保護,但無法駕馭黑客更強的技術升級。2024年上半年,全球發生多起規模大、破壞性最強的數據泄露事件。
2024年海外電信巨頭AT&T先后遭遇兩次嚴重數據泄露問題。3月初,有數據泄露經紀人將AT&T 7300萬份客戶記錄的完整緩存泄露到知名網絡犯罪論壇,供任何人查看。
7月份,有黑客成功竊取AT&T另一批數據。包含2022年六個月內“幾乎所有”客戶(約1.1 億人)的電話號碼和通話記錄。這些數據雖并非直接AT&T系統中竊取,而是數據巨頭Snowflake賬戶竊取,但AT&T也引發用戶強烈不滿。
6月份,英國病理學實驗室Synnovis遭受網絡攻擊,導致患者服務持續數周大面積中斷。依賴該實驗室的當地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信托機構在遭受黑客攻擊后不得不推遲數千項手術和程序,促使英國衛生部門宣布發生重大事件。
不管是國內的魯大師、360安全管家,騰訊電腦管家,還是海外的CCleaner、Spy Zooka防病毒是吸引用戶下載使用留存的關鍵。但在當前黑客通過各種方式入侵電腦下,意味著廠商需投入更高研發費用才有可能實現。
但魯大師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研發費用僅同比增長7.6%至4.77億元,且這一研發費用增長主要由收購天津旗魚帶來的研發人員增多所帶來。如何因地制宜在海外不同國家提高防病毒能力,將是未來魯大師出海的重點之一。
雖說當前中企游戲廠商出海為魯大師廣告業務增長提供一定想象力,但類似國內市場捆綁第三方軟件的模式,海外市場消費者恐難以接受。
而CCleaner營收更多還是放到會員訂閱模式上,畢竟海外消費者對會員訂閱模式接受程度相對較高。換言之,魯大師的出海既需要調整商業模式,又需打出核心差異化功能進而更多用戶愿意付費。“既要”“也要”下,其難度可想而知。
圖源:CCleaner官網
結語:
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魯大師一直在加速轉型步伐。如圍繞智能手機,先后推出體驗評測、VR評測、AI BenchMark等在內的諸多服務。
圍繞智能硬件先后孵化小魯優選、小魯好貨、小魯智店、魯蛋硬件等產品。但如何讓這些業務真正帶動營收增長,尤其是2023年9月周鴻祎對魯大師忽悠減持引發投資者強烈不滿,魯大師迫切需要完成業績更高“修復”,才能挽回更多投資者的信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