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高管互懟:Robotaxi賽道的明爭暗斗觀點
隨著Robotaxi市場的逐漸興起,市場份額的爭奪日益激烈。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潛在的市場需求巨大,但市場容量在一定時期內是有限的。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都希望通過擴大自身優勢,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隨著Robotaxi市場的逐漸興起,市場份額的爭奪日益激烈。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潛在的市場需求巨大,但市場容量在一定時期內是有限的。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都希望通過擴大自身優勢,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出品 | 競合人工智能
作者 | 競合
排版 | 洋洋
01
互懟事件始末
在自動駕駛領域,近期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之間的“戰火”吸引了眾多目光。事情起源于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TO樓天城在接受騰訊汽車采訪時發表的一番言論。他表示,從規模化和無人化兩個標準衡量,除了“牌桌”上的Waymo、小馬智行和百度這三家公司,其他公司與這三家兩年半前的狀態都存在差距,落后了兩年半的時間。
此言論一出,在行業內激起千層浪,首當其沖被“掃射”的文遠知行自然難以咽下這口氣。文遠知行CFO李璇迅速在微信朋友圈開啟“反擊戰”,將小馬智行的運營問題一一曝光。諸如小馬智行軟件被美國吊銷,以及其無人駕駛測試車在北京亦莊運行時偏離軌跡、撞上綠化帶后起火等“黑料”被毫不留情地抖出,還直言“想學文遠就做到位,至少真正落地跑幾十輛車再說” 。這一來一回的隔空對罵,瞬間讓兩家公司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將Robotaxi賽道的競爭從幕后推向臺前。
02
雙方公司背景與發展歷程
小馬智行成立于2016年12月,由曾擔任百度自動駕駛部門首席架構師的彭軍和在谷歌、百度等企業從事無人車技術開發的樓天城創立。自成立以來,小馬智行以“Robotaxi+Robotruck”雙輪驅動為核心,專注于L4級全無人駕駛技術的深度突破。在技術研發上,第七代Robotaxi方案采用多傳感器融合方案,配備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冗余配置,并通過“影子模式”持續優化算法。同時,通過“世界模型+虛擬司機”技術,小馬智行每周能生成超100億英里測試數據,有力地推動算法迭代,其技術路線更強調冗余性與安全性。在商業化進程方面,小馬智行也取得了一定成果,2022-2024年,主營收入分別為6839萬美元、7190萬美元和7503萬美元,累計2.15億美元。
文遠知行的前身是景馳科技,于2017年4月由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首席科學家韓旭和時任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的王勁創立,此后王勁離開,韓旭成為新CEO并將公司改名為文遠知行。文遠知行采取“全場景覆蓋”的多元化策略,構建了Robotaxi、Robobus、Robovan、Robosweeper、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五大產品矩陣。其技術研發更注重成本優化,在技術泛化能力上,自動駕駛系統可快速適配不同車型和場景。例如在瑞士蘇黎世落地歐洲首個商業化機場Robobus項目,在新加坡部署自動駕駛環衛車和物流車,積累了大量真實數據。在營收方面,2022-2024年,文遠知行營收分別為5.28億元、4.02億元和2.50億元,累計11.80億元人民幣。
03
技術實力剖析
(一)研發投入對比
從研發費用來看,2022-2024年,小馬智行研發費用分別為1.54億美元、1.23億美元和2.40億美元,累計研發投入5.17億美元,約37.17億元人民幣;文遠知行同期研發費用分別為7.59億元、10.58億元和10.91億元,累計29.08億元人民幣。小馬智行在研發投入上相對更高,這表明其在技術研發上的決心和資源投入力度較大。然而,研發投入高并不直接等同于技術實力強,還需要考慮研發效率和成果轉化等因素。
(二)專利與技術積累
根據天眼查數據,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共申請了921項專利,北京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共有93項專利信息。僅從專利申請數量來看,文遠知行的技術積累似乎更為深厚。但專利數量并非衡量技術實力的唯一標準,專利的質量、創新性以及在實際產品和業務中的應用程度同樣關鍵。小馬智行雖然專利數量較少,但其技術路線的獨特性和在無人駕駛技術上的深度探索,也使其在行業內占據重要地位。
(三)實際路測與運營數據
截至2024年6月,小馬智行Robotaxi車隊累計超3350萬公里自動駕駛路測里程,自動駕駛運行總里程超4600萬公里;文遠知行全球自動駕駛運行總里程超4000萬公里。小馬智行測試總里程更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其統計了每周100億英里虛擬測試。虛擬測試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模擬真實場景,為算法優化提供數據支持,但實際路測所面臨的復雜多變的路況和突發情況,是虛擬測試無法完全替代的。文遠知行在實際運營中,通過多元化的產品矩陣在不同場景下進行測試和運營,也積累了豐富的應對實際問題的經驗。
04
商業布局與市場表現
(一)國內市場
在國內Robotaxi市場,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都積極布局。小馬智行在多個城市開展運營服務,通過與當地合作伙伴的協作,不斷擴大服務范圍和用戶群體。文遠知行同樣在國內多地進行運營測試,其多元化的產品矩陣使其能夠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出行需求,例如在一些城市的特定區域提供Robobus服務,緩解公共交通壓力。然而,國內市場競爭激烈,除了這兩家公司,還有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等強勁對手。蘿卜快跑背靠百度,在技術、數據和資源整合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已經在全球15座城市部署了1000多輛無人駕駛汽車,截至今年5月,服務單量已達1100萬次,給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帶來了不小的競爭壓力。
(二)海外市場
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兩家公司也各有動作。2025年5月,Uber向文遠知行追加1億美元的股權投資,文遠知行借此開始在阿布扎比開啟純無人駕駛Robotaxi試運營,打造中東地區第一支純無人Robotaxi車隊。同期,Uber也與小馬智行達成中東Robotaxi平臺接入協議,小馬智行將通過中東市場的實戰數據反哺算法迭代。此外,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海外布局也在提速,出海中東、歐洲,近期又加快在東南亞市場布局,除進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市場外,還探索進入瑞士和土耳其,并計劃在瑞士設立實體公司。在海外市場,特斯拉和Waymo已建立強大的品牌壁壘,中國自動駕駛企業要想分得一杯羹,不僅需要克服技術、法規等方面的障礙,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市場教育,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戶接受度。
05
競爭背后的深層原因
(一)資本爭奪
自動駕駛行業是一個高度依賴資本投入的行業,從技術研發、車輛采購、運營維護到市場拓展,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在融資總額上都達到了13億美元左右,但在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往往更傾向于投資行業內的領先者。雙方的隔空對罵,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向投資者展示自己的優勢和實力,爭奪更多的資本青睞。例如,在圍繞“Robotaxi第一股”的博弈中,2024年10月18日,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同一天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最終文遠知行于10月25日登陸納斯達克,摘獲“Robotaxi第一股”,首日收盤市值為44.91億美元;小馬智行則在11月27日上市,首日收盤市值41.88億美元。這一競爭不僅關乎公司的市場估值,更影響著后續的融資能力和發展潛力。
(二)行業話語權
在新興的Robotaxi賽道,行業話語權至關重要。擁有行業話語權的企業,能夠在技術標準制定、市場規則形成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從而為自身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樓天城聲稱其他公司與小馬智行等存在兩年半的差距,以及李璇對小馬智行運營問題的揭露,都是雙方在爭奪行業話語權的表現。通過貶低對手、凸顯自身優勢,試圖在行業內樹立權威,影響行業發展方向和輿論導向。
(三)市場份額競爭
隨著Robotaxi市場的逐漸興起,市場份額的爭奪日益激烈。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潛在的市場需求巨大,但市場容量在一定時期內是有限的。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都希望通過擴大自身優勢,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技術實力、商業布局、品牌影響力等都是影響市場份額的關鍵因素,雙方在這些方面的競爭,最終導致了這場公開的爭論和對罵。
06
對行業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 促進技術創新:兩家公司的競爭將促使它們加大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不斷優化算法、提升系統性能,以實現更安全、高效的自動駕駛。這種競爭壓力下的技術創新,將推動整個自動駕駛行業的技術進步,加速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和落地應用。
2. 提升行業關注度: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的隔空對罵,吸引了媒體、投資者和公眾的廣泛關注,使自動駕駛行業再次成為焦點。這有助于提高行業的知名度和曝光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源進入該領域,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消極影響
1. 加劇行業內耗:過度的競爭和口水戰可能導致行業內耗加劇,企業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互相攻擊和輿論爭奪上,而忽視了技術研發和業務拓展等核心工作。這不僅不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會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2. 影響行業形象:公開的對罵可能會讓公眾對自動駕駛行業產生負面印象,降低公眾對自動駕駛技術的信任度。尤其是在自動駕駛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仍面臨諸多質疑的情況下,這種負面事件可能會延緩公眾對自動駕駛產品和服務的接受進程,阻礙行業的商業化推廣。
07
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
(一)技術融合與創新
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將朝著更加融合和創新的方向發展。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可能會在保持自身技術特色的基礎上,加強與其他企業、科研機構的合作,整合多方資源,推動技術的跨領域融合。例如,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與自動駕駛技術深度結合,實現更精準的路況感知、更智能的決策和更高效的運營管理。
(二)市場拓展與合作
在市場拓展方面,兩家公司將繼續深耕國內市場,同時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為了應對海外市場的復雜環境和激烈競爭,企業之間可能會加強合作,通過戰略聯盟、合資企業等形式,實現優勢互補。例如,在進入某些海外市場時,與當地的汽車制造商、科技公司或出行服務平臺合作,共同推動Robotaxi的商業化運營。
(三)行業規范與自律
隨著行業的發展,政府和行業協會將加強對自動駕駛行業的規范和管理,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安全法規和市場規則。企業自身也需要加強自律,遵守法律法規和商業道德,避免不正當競爭行為。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等行業頭部企業,應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參與行業規范的制定和完善,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行業發展環境。
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之間的隔空對罵,是Robotaxi賽道激烈競爭的一個縮影。這場爭論不僅揭示了兩家公司在技術、商業和市場等方面的競爭態勢,也反映了整個自動駕駛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對于企業來說,應將競爭的焦點放在技術創新和商業拓展上,通過提升自身實力來贏得市場和行業的認可;對于行業而言,需要在競爭中實現規范發展,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為未來出行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