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車1小時車窗出故障,蔚來投訴激增,高端形象受考驗快訊
據消費保平臺數據顯示,與蔚來汽車相關消費投訴達103件,投訴解決率僅為6.8%,總涉訴金額為超1,487萬元。
“能不能不發周榜?如果蔚來做到(銷量)第一,永遠不發周榜”,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NIO IN 2024蔚來創新科技日活動后的采訪中,對行業的“周榜”現象進行了一波吐槽。隨后,蔚來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在社交媒體上隔空喊話李想CEO,希望其放棄發布“周銷量榜”。
周榜現象爭議的持續,引起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公眾的視線也更多地聚焦在蔚來汽車身上,為何蔚來如此反感周榜現象?
蔚來方面認為周榜排名機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過度聚焦短期銷量,忽視了企業的長期戰略、技術研發投入及用戶服務等方面的綜合考量。
這種對周榜的質疑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因為消費者本質上更關心的是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等配套服務。然而,鑒于蔚來目前面臨的一系列投訴,其觀點還需市場進一步檢驗。
據消費保平臺數據顯示,與蔚來汽車相關消費投訴達103件,投訴解決率僅為6.8%,總涉訴金額為超1,487萬元。
主要投訴問題集中在服務態度差、訂金糾紛、收費問題、維修技術差、延遲交車等方面,其中服務態度差占比高達19.0%,位居第一;訂金糾紛次之,占比為16.3%。
數據源消費保
提車1小時,車輛即現故障?
日前,白先生在消費保平臺上投訴稱,他與蔚來簽訂購車協議并全額支付車款后,于蔚來交付中心提車。然而,提車僅一小時,他就發現車輛出現質量問題,這讓他質疑蔚來的出廠和到店檢測流程可能存在疏漏。
白先生回憶,在提車前,蔚來的交付顧問曾保證車輛已經通過所有必要的檢測,包括出廠檢測和到店的PDI(Pre-Delivery Inspection),并聲稱車輛質量符合標準。
在驗車時,顧問主要強調了外觀和內飾的檢查,而沒有引導他檢查車輛的各項功能是否正常。雖然新能源車比傳統燃油車需要更多的檢測細節,但出于對品牌的信任及交付顧問做出的的保證,白先生沒有太多猶豫,便簽字默認結束交付環節,提車離店。
一小時后,他就發現車輛主駕駛車窗在下降時發出異響,白先生迅速將故障情況和相關視頻反饋給了蔚來。但彼時,交付顧問已經無法聯系,他轉而尋求蔚來的售后服務。售后服務團隊確認車窗升降器異常,需要進行更換。
白先生發現故障,并將車輛提交維修
“在售前和售后過程中,蔚來其實做得還不錯,但問題在于交付環節,蔚來有意引導消費者提前支付尾款以加速交付進程,只要簽字提車交付環節就結束了,問題便從交付階段轉移到了售后服務階段。很顯然,提車一小時就發現問題這讓人懷疑是蔚來出廠和到店檢測存在瑕疵,向用戶交付了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希望蔚來能出具書面的檢測報告及故障報告。”白先生表示。
截至目前,即白先生提出投訴一個月的時間內,蔚來方面沒有主動聯系白先生提供明確的責任認定或交代,白先生對此表示不滿與失望。
圖源攝圖網
賈先生也講述了自己的類似經歷,他花費近27萬元購買蔚來ES6汽車在提車后僅13天,在進行第二次換電時遭遇了無法自動泊車的故障。
目前,車輛已經維修了5天,維修費用高達85,000元。維修中還發現中央計算集群損壞,且芯片也進行了更換。“對于一輛新車來說,經過如此重大維修,是我無法接受的。因此,我要求蔚來提供更換新車或退款的服務。”
賈先生維修費用高達8萬多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楊河律師提醒消費者,提車并簽字確認交付完成是一個關鍵步驟。一旦完成這一過程,車輛的任何后續問題將轉由售后服務處理。因此,消費者在提車時應保持耐心,對車輛進行詳盡的檢查,確保沒有遺漏任何可能影響權益的問題。這樣的細致檢查有助于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售后問題,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投訴上升,
蔚來如何維系高端品牌形象?
從蔚來成立之初,創始人李斌就致力于創建一個自主的高端品牌,持續打造一個全球認可的中國品牌。蔚來以其'可充、可換、可升級'的能源體系,確立了其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
然而近年來,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越來越殘酷的競爭,尤其在特斯拉舉起“價格屠刀”后,蔚來也不得不加速適應市場變化,調整了權益和價格,這無疑給公司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蔚來財報顯示,2023年,蔚來總營收達556.2億元,同比增長12.9%,創歷史新高,但尷尬的是,凈虧損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07.2億元,比上年同期多虧了62.83億元。此外2023年全年,蔚來汽車交付量達到16萬輛,較2022年增加31%,但銷售額只增長8.2%,為492.6億元,遠遠低于銷量增速。
今年1-7月,蔚來共交付新車107,924臺,同比增長43.85%,盡管這一成績令人矚目,但要實現全年23萬輛的銷售目標,意味著蔚來需要在剩余的月份中平均每月交付超過2萬輛汽車,這一目標無疑給蔚來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圖源攝圖網
面對硝煙愈濃的行業競爭局面,李斌強調了蔚來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底色是技術,是研發。” 他同時指出,無論面臨多大的困難,蔚來汽車都堅持每個季度在研發上的投入,保持在30億元到40億元之間。
然而在消費者反饋方面,蔚來汽車的投訴數量依然呈現出上升趨勢。根據消費保平臺的數據,2023年全年共收到與蔚來汽車相關投訴為35件,而今年到目前為止,投訴數量已經達到了61件。整體來看,其投訴解決率相對較低,僅為6.8%,涉及的總金額超過1,487萬元。
在這些投訴中,服務態度問題以19.0%的比例位居投訴榜首位,其次是訂金糾紛,占比為16.3%。
這樣的數據,是否意味著蔚來在研發的傾斜導致了對品質把控及對消費者體驗的忽略?交付環節的不足,蔚來是否已經有所洞察,又會有何調整策略?或許,只有真正回歸'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才能贏得廣泛的忠實用戶支持,這對于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至關重要。
截至本稿發布前,蔚來官方尚未就《消費電子》雜志社發出的采訪問題給出任何官方回應。
消費保專家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的普遍共識,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消費者既關注技術創新,也著重考量車輛的品質及安全性。品牌需重視消費者體驗,因為用戶信任一旦喪失,品牌想在市場上立足將面臨巨大挑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