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礦商億邦國際將赴港IPO,去年因95%的區塊鏈業務盈利3.85億元區塊鏈
這是繼5月份嘉楠耘智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之后的第二家礦商。
今年可謂是比特幣礦商的上市元年。
昨日(6月24日),比特幣挖礦硬件制造商億邦國際遞交了赴港上市招股書,這是繼5月份嘉楠耘智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之后的第二家礦商。億邦國際出身電信業務供應商,2015年轉型區塊鏈,專門設計、生產和銷售區塊鏈處理器(BPU),同時也是礦機“翼比特”的生產商,招股書引述艾瑞數據報告稱,億邦國際2017年銷售市場份額為11.0%,按已售算力計為10.9%,僅次于比特大陸的51%、嘉楠耘智的19.5%,為全球第三大比特幣礦機生產商
另外,招股文件顯示,海通國際資本為獨家保薦人。在財務數據上,公司從2015-2017年的收益從9210萬到1.2億元再到2017年末增長至近9.79億元。
區塊鏈業務在其2015-2017年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1.7%、42.8%、94.6%,毛利率分別為54.9%、47.8%及53.9%。
最近三個年度,億邦國際年度溢利分別為2420萬元、1110萬元及3.85億元。2016年溢利減少主要由于研發支出增加,聘用了更多的研發人員并加大投入開發新型區塊鏈產品。
權益總額則分別為1.61億、2.12億、6.88億。于 2016年的增長主要由于收購杭州德旺導致非流動資產增加。于2017年的進一步增加乃主要由于流動資產凈值因區塊鏈業務大幅增長而有所增加。
目前,招股書中尚未透露募資金額,但在其資金用途中,該公司表示未來將投入新型BPU的研發升級、非加密貨幣的區塊鏈應用及電信產品研發、生產設施建設、品牌營及海外業務拓展。
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稱億邦科技尋求登陸港股市場機會,融資規模達到10億美元。
2017年比特幣價格暴漲帶來的礦機市場紅利,以及國家給予自主研發芯片的政策紅利,都加碼了礦商登陸資本市場的步伐。2018年5月,嘉楠耘智向港交所遞交IPO,有望沖擊區塊鏈第一股;比特大陸的吳忌寒則在媒體專訪中表示正在醞釀比特大陸的IPO計劃,今年6月消息人士則稱紅杉資本擬領投比特大陸IPO預售輪,金額約為4億美元。
然而,正如億邦國際在招股書中的風險提示表明,加密貨幣價格、網絡交易費、挖礦活動難度、電費、芯片零件供應商變動以及海內外相關監管環境,都有可能影響到其盈利水平及銷售。
現實是,這個行業也確實在面臨獲利遭沖擊的窘境,據Bernstein分析師估算,挖礦日均營收僅有2017年峰值1,700萬美元的約37%。
日前,華爾街券商Rosenblatt報告指出,由于礦機需求轉淡,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可能會削減對臺積電和三星電子的訂單。同樣,種種跡象顯示英偉達或因低估挖礦需求下降影響,加之高估游戲需求,而疑似面臨庫存過剩問題。
為應對此類情況,比特大陸與嘉楠耘智正在轉型AI增強市場信心,但在億邦科技的招股書中暫未發現AI字眼。
近日比特幣大盤下跌更是釋放消極信號,諸多利空消息之下,如若礦商順利上市,但上市之后的認購之路會順利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