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硬件競爭愈演愈烈,手機終端隱形戰場漸顯通信
繼在法國巴黎面世之后,4月12日,華為P20系列手機在國內發布,從硬件到操作系統再到終端云服務,全面升級。
繼在法國巴黎面世之后,4月12日,華為P20系列手機在國內發布,從硬件到操作系統再到終端云服務,全面升級。幾經探索,成就了科技與美學的完美融合,4000萬像素徠卡三攝+AI攝影大師,引發廣泛關注。
對于P20系列的預期銷量,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信心滿滿,認為1500萬臺沒問題,2000萬臺是有希望的。在整個行業發展下行情況下如此底氣十足,是因為華為手機已經找到了硬件同質化破局之路。
硬件競爭加劇,軟硬一體極致體驗或成破局關鍵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發展經歷兩股大潮:一股是智能手機普及潮,從2009年到2013年,這段時期消費者購機相對感性,拼參數之風甚囂塵上,硬件考量因素更多。2014年開始是換機大潮,消費者更加理性,在續航、拍照、解鎖、支付等功能體驗突出的手機,認可度更高。這些功能之中,已經逐步融入了軟件和算法。
隨著供應鏈逐步集中化、標準化,ROM和算法的拉齊,硬件同質化更加嚴重,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發展難以避免的困局。以至很長一段時間,同質化破局成為主流品牌共同探索的命題。
手機終端作為用戶與數字生活的交互載體,硬件體驗與軟件服務極致缺一不可。很多人認為蘋果手機使用感覺比較好,并不是因為硬件配置很高,而是硬件+系統+服務整體協同較好。所以,破局的大思路就是云端一體、軟硬協同;針對用戶需求痛點,對具體的功能進行軟硬件聯合優化,多想一步,在每一個細節處探索美好、打動用戶。實際上,從iPhone開創性帶領智能機時代,到華為突破性走向高端,軟硬一體模式一次次奏效。
做好終端云服務,華為有探索美好的“三板斧”
很多人了解華為終端產品的硬件配置達到巔峰水準,但對其背后的終端云服務卻并非熟知。華為終端服務聚焦在華為/榮耀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為用戶提供全方位軟件增值服務,提供數據、應用、出行、娛樂等全場景、高品質的數字生活體驗。幾乎每一家手機廠商都提供類似的功能,但華為終端云服務強在哪里呢?我認為有三板斧是其他品牌未做到的。
第一,功能完備后的更進一步
很多商務人士都比較喜歡華為的天際通業務,無需SIM卡,一鍵快速上網,資費合理,移動數據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WLAN熱點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但華為并沒有因此而止步。商旅用戶出境肯定不是只想連網而已,還有其他服務訴求。天際通提供全球酒店、租車、攻略一站式服務,甚至包括國際駕照的免費申請。一鍵直連的不止通信,還包含更豐富的出境服務。這背后可以看出,華為做到了為用戶多想一步,而且擁有強大的生態合作伙伴一起實現。
第二,海量資源下的精準推送。
音樂、視頻、主題、應用分發是每個手機的基礎功能。每個用戶都想獲得比較稱心的服務,定制精品服務是最快捷的方式,但對于華為這種億級手機用戶的企業來說不現實。資源少限制視野,資源多選擇困難。如何做到最大化滿足用戶需求,是對生態和技術能力的考驗。
從華為終端云服務公布的數據來看,5000+好萊塢及國內外中高評分電影佳作、50萬+精品圖書及漫畫,內容資源十分豐富;2017年華為音樂月播放量超過36億次、華為主題年度下載超過3.68億次,獲得用戶的廣泛認可并應用。
華為智能助手也是了解智慧分發能力的一個直觀窗口。例如,根據用戶的出行計劃,智能助手可為用戶提供打車、導航等服務,結合用戶平時的影音資訊瀏覽喜好,智能助手可準確推薦合作伙伴的相關內容產品,實現更加精準的推送。
在這背后,華為整合了海量生態服務,并通過智慧AI算法進行精準推薦,讓用戶有更多選擇的同時,可以隨時獲取自己喜歡的服務。
第三,平臺模式下的內外兼修。
華為終端云服務本身,實際上是一個開放平臺。需求方是用戶,超過3.4億;供給方是開發者,超過35萬。做大平臺規模和提高平臺效率是制勝的關鍵,華為正以AI為突破點,構建差異化優勢。
一方面,加強內部AI芯片和算法能力建設。另一方面,將智能芯片強大計算能力、AI計算庫等能力開放給優質合作伙伴和開發者,共同創新。去年底,華為宣布啟動開發者聯盟“耀星計劃”,設立10億元基金,激勵開發者圍繞AR/VR、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等領域創新,提供人才培養、開發支持、營銷輔助等一系列的資金與資源扶持,推進智慧生態發展。
同時,華為積極構建HAG(HuaweiAbility Gallery)平臺,聚合了合作伙伴提供的教育、資訊、健康、娛樂等諸多精品內容及信息服務,并通過手機搭載的智能助手、HiVoice、瀏覽器等渠道,實現統一搜索、精準推薦的體驗。
獨特的“芯-端-云”戰略發力,或將推動華為走向全球第二
在華為P20系列產品發布會后的采訪中,余承東表示今年或明年,華為將成為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第二名。實際上,去年部分月份,華為手機銷量已經超過蘋果。從IDC近四年全年數據來看,三星與蘋果銷量幾乎停止增長,華為勢頭依舊很猛,2019年超過蘋果是大概率事件。
在全球手機規模見頂情況下,支撐華為手機持續增長的機遇與源動力是什么?長期來看,5G和AI都是能夠觸發變革的關鍵技術。華為在AI領域投入已久,2016年就提出從智能手機向智慧手機轉型,并且從芯片、終端、云服務三個維度全面發力,并且已經推出一系列AI手機,這方面,華為是早于三星和蘋果的。
從服務分發的角度來看,智慧手機成為個人助理,需要更加主動化、場景化、個性化的服務,最早在2016年的榮耀Magic上華為就開始探索,當前已經逐步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慧手機轉型過程中,華為從計算力到云服務全面開放的態勢,相對于蘋果的封閉,或將得到更多的支持與,擁有更強大的業務迸發力。
幾年來華為手機發展勢能和技術投入為帶來足夠的底氣,而且在5G和AI變革的關鍵時期一馬當先,“芯-端-云”結合并全面發力,率先找到破局的關鍵。可以預見,華為或將作為中國品牌的代表,取得新的高度。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