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借貸平臺Social Lending獲數千萬元投資,將逐步推出BaaS平臺區塊鏈
社交借貸平臺SocialLending希望借助在金融借貸領域的經驗,在數字貨幣領域構建去中心化金融借貸生態體系。
Odaily星球日報獲悉,Social Lenidng(原品牌名“人脈寶”)已完成數千萬人民幣基石輪融資。本輪資方為高德地圖創始人成從武和掌眾金服創始人張敬華。
Social Lending是基于區塊鏈的社交金融平臺,旨在構建數字資產的去中心化金融借貸生態體系。
相比競品,Social Lending的優勢主要在于業務落地速度、平臺開放性和社群運轉機制。
Social Lending于3月20日上線區塊鏈游戲DAPP“蜂巢星球”(類似網易星球),用戶可通過做任務獲取“區塊蜂”或“蜂蜜”(類似“黑鉆”);在4月末內嵌了錢包功能,現支持近300個幣種;于上周推出“借貸信息登記上鏈”的借條產品。在區塊鏈應用早期發展階段,從游戲切社交,再到金融服務,是不錯的啟動路徑。據介紹,Social Lending現有近70萬注冊用戶,其中超過10萬人使用過錢包功能。
Social Lending的下一步計劃是搭建去中心化基礎設施,包括身份認證及授權管理、社區DAO等模塊、BaaS API接口,并逐步推出BaaS開放平臺,為借貸雙方、網絡流量主、信用數據服務商、風控服務商、抵押擔保機構、貸后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機構等生態內合作伙伴,提供區塊鏈金融信貸服務。
連接游戲和金融的除了通證,就是社交。Social Lending將引導用戶社交行為,鼓勵社區去中心化管理和運營,一方面加速傳播獲客,另一方面積累社交數據,輔助信用評分。
團隊現有30人。CEO Henry,北大國際BiMBA,多年TMT行業和投資領域經驗。CTO Jason,澳門大學軟件工程碩士,百度云OS系統主要架構設計者之一,2014年起參與區塊鏈項目。
以下為星球日報今年1月對Social Lending(原品牌名“人脈寶”)的報道:
試著搜下“熟人 借錢”,一半的文章教你怎么向熟人開口,另一半教你怎么不借給熟人錢。熟人借貸真有這么尷尬?
金融大數據風控服務商云蜂科技看好互聯網借條業務,同時發現區塊鏈“去中心化點對點”、“不可篡改”、“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等特點更適合這一場景。因此團隊獨立出來籌建了人脈寶,一款基于區塊鏈和熟人社交關系的借條平臺,既可以讓出借人保持匿名,免除尷尬,又解決了借貸寶類互聯網產品風控弱、盈利難的問題。
在人脈寶中,借款人可自行設定設借款期限和利率,如果人脈“質量”足夠高,0利率也借的到錢。利率上限依然遵守最高法對民間借貸規定的24%和36%。人脈寶會分析鏈上的交易信息,賦予用戶一個初始“信用分”,并希望種子用戶能通過小額借款行為逐漸“養信用”。
區塊鏈的另一優勢在于無國界,這代表全球借款人有機會找到更低利率。舉個例子,印尼用戶可向他的中國朋友發起借款請求,平臺根據各國法幣和代幣間的實時匯率以及商定利率做結算。
當然,跨國就代表著要適配各國法律的監管。一些對區塊鏈技術更開放的國家會在法律層面上承認鏈上信息,保護借貸雙方利益;而在尚未認可區塊鏈技術的法律環境下,民間借貸更多是靠道德約束。
只靠道德約束是不夠的,人脈寶的風控主要建立在實名制和去中心化的“鏈上規則”。首先,平臺上所有注冊者要通過活體識別和身份信息三要素核實。“鏈上規則”又包括:借款需求只能向“一度人脈”發出,以此保證放款人了解借款人信用,解決基礎信任問題;一旦違約,全鏈公開,用終身賬戶、熟人圈子和不可篡改的逾期記錄約束借款人的還款行為,形成良好的信用環境;人脈寶更長遠的目標是“跨鏈”打通不同數據體系,調用多個數據源的違約名單(可以想象成區塊鏈版反欺詐聯盟),但盡量不引入中心化的征信機構。
同時,團隊基于此前做大數據風控的經驗,向用戶提供一套包含反欺詐評分、人臉識別、征信報告等在內的工具箱,這項“增值服務”將為人脈寶貢獻一部分營收。其更主要的盈利將來自向貸款方收取服務費(暫定千五)。
在底層開源的“區塊鏈世界”,產品間很容易同質化。核心比拼的是技術和產品能力(決定落地速度和用戶體驗)。
人脈寶依托云蜂科技近百人的研發、運營團隊和覆蓋全國的營銷隊伍,在產品快速落地上有一定優勢。核心成員來自BAT、網易、朗訊、華夏、宜信等,有豐富的金融領域經驗和資金支持。因此,下一步會注重獲客,用戶邀請“一度人脈”會獲得獎勵,社群內用戶積累地越多越快,去中心化越顯著,產品價值就越高。
借貸又是金融業務中的剛需。根據易觀《2017年中國消費信貸市場專題分析》報告,2017年傳統金融機構個人消費信貸年末余額達9.8萬億元,互聯網平臺消費信貸年末余額為3500億元。人脈寶希望與其他優秀技術團隊“抱團取暖”,共同培養和做大市場,“驅逐劣幣”。
項目計劃春節后完善基礎框架和底層協議,支持高并發交易量,半年左右上線DAPP,年底前完成BaaS系統建設,明年打通跨鏈數據通道,并逐漸參與鏈圈生態,發展國際業務。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