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霖磨劍9年開啟創業新征程 菜鳥“單飛”三成收入仍靠阿里快訊
堅守九年,萬霖帶領下的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菜鳥”)成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一拆六”之后,首個獨立“飛”向資本市場的領頭雁。
堅守九年,萬霖帶領下的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菜鳥”)成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一拆六”之后,首個獨立“飛”向資本市場的領頭雁。
繼9月遞表港交所之后,11月1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要求菜鳥就股權結構、獨立性等六大方面事項進行補充說明。
從剛成立時的混沌,到十年后獨立起飛,菜鳥的蛻變離不開萬霖一直以來的堅守。2014年,萬霖離開亞馬遜加入菜鳥。憑借多年物流行業經驗以及獨特的國際化視野,萬霖很快成為菜鳥的核心人物,菜鳥的發展脈絡也逐漸清晰。
2023年7月,萬霖晉升成為阿里合伙人。這也是對萬霖過去九年時間所作成績的肯定。目前,從包裹量來看,菜鳥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跨境電商物流公司。但同時,擁有新身份的萬霖也面臨著新的考驗。
數據顯示,2021至2023財年(截至每年3月31日止),菜鳥累計虧損超71億元。直至2024財年一季度,菜鳥終于扭虧為盈。
確定單飛上市的菜鳥,依舊離不開阿里的訂單。報告期內,菜鳥來自最大客戶阿里的收入占比約為三成。
菜鳥騰飛,萬霖走入阿里權利中心
在中國的物流企業當中,萬霖無疑是最具有國際視野的一位CEO。
資料顯示,1975年出生的萬霖畢業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運籌學博士學位,之后在亞馬遜擔任全球物流戰略總監,負責亞馬遜分撥中心、末端優化和全球購等業務。
在美國工作期間,萬霖就已經感受到了中國物流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與此同時,萬霖在亞馬遜出色的業務表現,引起了阿里高層的注意。2014年,萬霖回國加入菜鳥擔任副總裁,負責國內供應鏈、國際等業務。此時,菜鳥才剛剛成立一周年。
萬霖的加入,象征著菜鳥第一次轉折的開始。盡管此時萬霖還不是掌舵人,但對于菜鳥早期戰略定位的確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菜鳥的發展脈絡也逐漸清晰。
2014年,菜鳥提出“三網”戰略,即地網、天網、人網。
2015年,時任菜鳥CEO董文紅首次對外解讀菜鳥戰略,即菜鳥定位于“社會化物流協同、以數據為驅動力的平臺”。
直至2017年,萬霖正式成為菜鳥的CEO,真正意義上帶領菜鳥開啟新征程。也是這一年開始,菜鳥在阿里新零售戰略板塊中的地位快速攀升。當年,菜鳥獲得阿里增資53億元,持股比例由47%提升至51%。
這為萬霖將菜鳥打造成為全球最大智能化驅動開放協同的物流網絡的雄心,注入了強心劑。
2023年,對于萬霖而言,是其身份再次升級的重要一年。2023年7月,阿里發布的2023財年年報顯示,菜鳥集團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萬霖,成為阿里巴巴現任合伙人。
這意味著,在年初啟動“1+6+N”組織架構調整后,阿里分拆出的6家子公司掌舵人,均已晉升為集團合伙人。
合伙人的身份,是對萬霖過去九年時間內所作成績的肯定。當前萬霖帶領的菜鳥,已經成為阿里2023年增速最高的業務集團,并在過去6個財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62%。
數據顯示,2023財年,菜鳥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3億海外消費者運送了15億個跨境電商包裹。從包裹量來看,菜鳥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的跨境電商物流公司。
獨立IPO,萬霖開啟創業新征程
新晉阿里合伙人,擁有新身份的萬霖面臨新的考驗。
2023年9月,阿里正式宣布,將分拆菜鳥到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隨后菜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如果順利IPO并上市,菜鳥將成為阿里“一拆六”之后首個獨立上市的業務集團,萬霖將獨立面對資本市場。
“在外界看來,啟動上市籌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對菜鳥人來說,這意味著更大的擔當和責任。”2023年5月,萬霖在菜鳥內部信中提到,IPO是菜鳥的“二次創業”,他希望菜鳥人保持冷靜和定力,回歸初心,開啟新的創業征程,爭取未來十年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數智物流集團。
在阿里內部,大家公認萬霖帶來了三個重大突破,即帶領菜鳥走向全球化、把菜鳥的數智化帶到了新的高度、堅定的走物流產業化道路。
高盛的內部報告顯示,當前菜鳥的估值約為285億美元,胡潤《2023全球獨角獸榜》則對菜鳥給出了1850億元的估值,躋身全球獨角獸前十。
不過,萬霖二次創業的路并不那么好走。招股書顯示,2021至2023財年(截至每年3月31日止),菜鳥的總收入分別為527.33億元、668.67億元、778億元,各期錄得凈虧損20.15億元、22.86億元、28.01億元,三年虧損超71億元。
2024財年一季度,菜鳥實現總收入231.64億元,凈利潤2.88億元,上年同期為凈虧損3.7億元。
不僅如此,確定單飛上市的菜鳥,依舊離不開阿里的訂單。2021至2024財年一季度,菜鳥來自最大客戶阿里巴巴集團的收入分別占其各期間總收入的29.2%、30.8%、28.2%及29.7%。
而在沖刺IPO的關鍵階段,萬霖還在推進一件大事,就是參與對百世集團的私有化。11月6日,百世集團公告,董事會收到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公司創始人周韶寧組成的買方財團提出的初步不具約束力的收購所有已發行普通股的要約。按照計算,百世集團的私有化價格或將達到5725.4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超4億元。
在當下特殊的時間點,這引發了菜鳥將百世集團并入體系內的猜測。而百世集團仍在虧損,如果拿下百世,萬霖又將應對此部分虧損帶來的壓力?
周韶寧出海征戰盈利困局難破
百世集團上市6年擬私有化尋出路
長江商報記者沈右榮
創業10年終于登上資本市場,然而6年后,周韶寧無奈選擇了私有化。
周韶寧屬于高知創業,并得到了馬云及阿里巴巴的鼎力相助。周韶寧不愿別人將百世集團視作一家快遞公司,在他看來,百世集團是基于技術、團隊優勢的綜合供應鏈服務。
起點高的周韶寧,在外界看來,是不如意的。2021年,在國內物流市場的價格大戰中,百世集團以68億元價格將國內快遞業務甩賣給極兔,專注于海外市場。2017年,百世集團登陸美股市場。2023年11月6日,百世集團公告稱,公司或以4億元的價格從美股私有化退市。
征戰海外市場,周韶寧仍然深陷虧損困局。私有化后,已經淡出國內消費者視線的百世集團將何去何從?
10年上市6年退市
在美股市場搏擊6年后,周韶寧選擇了私有化退市。
11月初,百世集團公告稱,董事會收到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公司創始人周韶寧組成的買方財團提出的初步不具約束力的收購所有已發行普通股的要約。以當前百世集團總股本1988萬股為基數計算,此次私有化價格或將達5725.4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超4億元。
百世集團由周韶寧創立。1962年出生于浙江寧波的周韶寧,16歲就讀于復旦大學計算機系,1980年,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攻讀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后相繼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新澤西州立大學MBA學位。
1986年至1996年,這10年,周韶寧先后擔任AT&T(后朗訊通訊)貝爾實驗室的全球無線通訊產品部總監,以及朗訊微電子無線通訊軟件和系統開發部總監。接下來的10年,周韶寧回到中國,擔任UT斯達康中國公司總裁、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2007年,周韶寧回到杭州,創立物流外包公司百世物流科技。在浙江杭州創業,周韶寧一開始就獲得了馬云相助。2008年,創立第二年,周韶寧就獲得了阿里巴巴和富士康的A輪投資,獲得資金1500萬美元。
直到2017年赴美上市之前,周韶寧推動百世集團進行了8輪融資,阿里巴巴6次參與投資,并成為百世集團的第一大股東。目前,阿里巴巴仍然是百世集團第一大股東,持股比為23.87%,周韶寧持股比為9.23%。
除了阿里巴巴,百世集團還獲得了IDG資本、復星集團、軟銀中國等知名機構的青睞。
有了資本加持,周韶寧推動百世集團高速擴張。周韶寧以供應鏈業務為核心,陸續推出倉儲服務,進軍快遞行業、零擔快運行業,并涉足海外。
2010年,百世物流收購匯通快遞,更名為“百世匯通”;2012年收購“全際通”,成立“百世快運”;2015年,百世集團拓展跨境物流業務,并于當年創立百世國際,拓展服務至美國、德國等地區;2016年,百世匯通更名為“百世快遞”,并于次年赴美上市。
創業10年,55歲時,周韶寧完成了從創業到上市的進階。
然而,上市即巔峰。2017年9月20日,周韶寧站在紐交所交易大廳敲鐘臺,敲響了清脆的上市鐘聲。百世集團募資4.32億美元,發行價10美元/ADS,當日市值42億美元。6年后的2023年11月10日,百世集團的股價為2.6美元/股,市值僅為5169萬美元。
現在,周韶寧及百世集團將要與這個曾經為其帶來榮光的舞臺說再見了。
周韶寧的出口在哪兒
從美股私有化,是無奈之舉,這有中概股在美股市場“不受待見”的因素,也有百世集團基本面的原因。
官網信息顯示,百世集團集快遞、快運、倉配供應鏈管理、國際和跨境電商物流等業務板塊于一體,目前業務共覆蓋包括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
不同于“泥腿子”通達系,具有國際視野的周韶寧,在創業伊始就為百世集團注入了國際化的血液。
在國內物流市場,獲知名資本助力的百世集團也曾風光一時。但是,國內物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能是周韶寧及百世集團未曾料到的。
瘋狂的價格戰下,價格倒掛,2021年一季度,快遞巨頭順豐控股也曾罕見虧損9.89億元。
在與“三通一達”、順豐控股、京東物流的競爭中,百世集團漸漸掉隊了。
2021年10月29日,對周韶寧、百世集團以及極兔而言,是一個歷史性時刻。這一天,周韶寧將百世集團的業務及市場進行分割,國內快速業務打包出售給了極兔,作價68億元。
壯士斷腕,靠這68億元,百世集團在當年實現了有史以來的首次盈利。
當時,周韶寧表示,百世集團將集中精力和資源,進一步推動供應鏈、快運、國際業務的深度融合,加快業務發展,打造國際化的綜合智慧供應鏈服務。
百世集團的經營略有起色。2023年8月,百世集團在馬來西亞的子公司Best Express Malaysia正式成為抖音海外版TikTok在馬來西亞的指定的物流服務商,此次合作后,百世馬來西亞子公司將為TikTok賣家提供上門取件、包裹分揀、配送等服務。
從目前來看,百世集團的經營業績并不理想。2022年,其實現營業收入77.44億元、凈利潤為-15.03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8.53億元,同比增長3.20%,凈利潤虧損4.1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94.78%。
分析人士稱,從美股私有化后,對百世集團而言,可以做出更加有利于業務發展的戰略決策,以更好地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同時,私有化,可通過股權等途徑再融資,提升百世集團的資金實力。
私有化后,深耕供應鏈、快運、國際業務,周韶寧及百世集團還面臨著規模與盈利的雙重挑戰。
在動輒數百億營收的快遞行業,百世集團年營收至少要達到百億才夠規模化。
百世集團將何去何從,周韶寧的出口在哪兒?
本文源自:長江商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