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銀行:營收增速不如從前,直銷銀行旗下類P2P業務被爆逾期快訊
作為城商行中的“尖子生”,寧波銀行堪稱行業中的佼佼者。
文:零點財經
作為城商行中的“尖子生”,寧波銀行堪稱行業中的佼佼者。
過往,零售業務的增長曾一度讓其風光無限,但如今,受營收和凈利增速放緩,合規問題頻現等多重因素影響,寧波銀行已不復從前。
更為重要的是,當下,在投資人眼中,寧波銀行已不再是香餑餑。
01、放緩的業績增速與下跌明顯的股價
8月28日晚,寧波銀行披露了2024年度半年報。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寧波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44.37億元,同比增長7.1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6.49億元,同比增長5.42%。
營收利潤雙增,這意味著寧波銀行已連創17年“雙增長”的新紀錄,但其實,拉長時間線來看,該行的業績增長速度已大不如從前。
據wind數據顯示,2021年年中時,寧波銀行營收增速曾高達25.21%,但如今,不過3年時間,該數據已經下滑至個位數,為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歸母凈利潤增速亦是如此,其2021年增速雖曾高達21.37%,如今也已降至個位數增長,呈現出同比增速逐年放緩的趨勢。
具體到全年,寧波銀行的營收增速同樣有所下跌。數據顯示,2021年到2023年,該行的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28.37%、9.67%、6.4%,連續兩年下降。
伴隨著高增長時代的告別,投資人開始對寧波銀行“祛魅”。
作為行業公認的績優藍籌股,2019-2021年3年間,寧波銀行的股價漲幅曾一度高達160.91%,位居全部上市銀行第1位。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也給予了寧波銀行較高的市場定價。
2019年,寧波銀行市值突破1500億,晉級城商行一哥,2021年市值超2500億,在全部銀行中排在第10位,并高于浦發銀行、中信銀行等股份行。
而值得一提的是,彼時,寧波銀行的資產規模剛突破2萬億,其資產規模和業績在行業都不是最高的。
然而,好景不長,也是在2021年,寧波銀行的股價在達到42.03元的頂峰股價后,便開始不斷下跌。
據wind數據顯示,2023年,寧波銀行股價累計跌幅達37.06%,市值蒸發約750億元,在A股42家上市銀行股中跌幅排名第一。
進入2024年,寧波銀行股價依舊疲軟,截至2024年7月28日,寧波銀行年內漲幅僅為8.71%,排名42家上市銀行第30位。
02、凈息差縮窄成寧波銀行業績增速放緩主要原因
寧波銀行成立于1997年,由17家當地城市合作社組建而成,2007年上市,是國內首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城市商業銀行。
業務層面,2000——2006年,寧波銀行的方向是服務于中小企業客戶,2014年,該行開始推進大零售戰略,發展個人財富管理業務及數字化轉型。
受益于地域布局以及零售業務的開拓,2018年—2021年,寧波銀行業績大增,其資產規模從1.12萬億元增長到了2.02萬億元,營業收入從289.3億元增長到了527.74億元,歸母凈利潤更是從111.86億元增長到了195.46億元。
這其中,2021年是寧波銀行的高光時刻。彼時,在銀行業增速普遍放緩的大環境下,該行的營收增速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卻分別達到了28.37%、29.87%。
但此后,寧波銀行的營收和利潤雖仍保持增長,但其增速已顯著放緩。
2022年,寧波銀行營業收入527.74億元,同比增長28.37%;實現歸母凈利潤195.46億元,同比增長29.87%,2023年,寧波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15.85億元,同比增長6.40%;實現歸母凈利潤255.35億元,同比增長10.66%。
值得一提的是,在營收層面,寧波銀行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了環比負增長:去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155.91億元,環比下降了5.81%;去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50.91億元,環比下降了3.21%;去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143.5億元,環比下降了4.9%。
從迅速攀升到逐漸回落,寧波銀行成長的背后發生了什么?凈息差的變化是關鍵。
2014年,自寧波銀行開啟零售業務大轉型以來,零售業務對于寧波銀行的業績的重要性不容小覷,但眼下,該業務正逐漸成為拖累。
數據顯示,2020年,寧波銀行的零售貸款規模占全部貸款比重只有38.05%,但卻貢獻了58.02億元利潤總額,而彼時,其公司業務的利潤也才58.75億元,兩者可謂不相上下。
但隨著個人貸款業務利率大幅下降,寧波銀行的凈息差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根據公開數據,從2020年—2023年,寧波銀行凈息差分別為 2.3%、2.21%、2.02%、1.88%。
值得一提的是,在寧波銀行發布2023年業績快報時,申萬宏源研報指出,拉長時間維度看兩年表現,寧波銀行營收邊際走弱明顯,息差收窄或是最大拖累項。
非息收入層面,作為衡量銀行中間業務含金量的手續費業務其表現亦不容樂觀。
寧波銀行2023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57.67億元,同比下降22.76%。
2024年一季度報顯示,該行一季度手續費凈收入同比下降22.8%,延續了去年年報負增長的情況。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寧波銀行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
對此,寧波銀行表示,中間業務收入下滑,主要是受到資本市場波動影響,代理類業務有所下滑,財富業務收入同比下降。
03、屢收罰單之外,旗下類P2P業務被曝大面積逾期
在零售業務中,個人貸款為寧波銀行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在這個過程中,其給該行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小,且不說從2021—2023年,其不良率已從1.24%增長至1.5%,引來的罰單更是不在少數。
2023年1月13日,寧波銀行因違規開展異地互聯網貸業務等問題被罰220萬元;2023年11月,又因消費者個人信息管理不到位、押品管理不到位等存在問題又被處罰100萬元;今年3月,臺州分行因貸款管理不審慎等三項違法違規事實被罰款90萬元;6月,紹興分行因貸款“三查”不到位、部分貸款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貸后管理不到位、部分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于股權投資等原因被罰165萬元。
由此可見,在發展零售業務的過程中,寧波銀行的內控存在諸多問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1日起,寧波銀行的直銷銀行APP已停止服務,但根據公告,用戶可通過寧波銀行微信營業廳查詢辦理相關業務。
據新浪研究院測評,2018年時,寧波銀行直銷銀行APP產品分為投資和融資二大板塊,其中“投資”板塊除基金和理財之外,其余直投專區、團購專區、預存購買、秒殺專區、先手專區都是P2P產品,而且大部分產品都需要搶購,但重要的是,該產品曾被媒體質疑為灰色地帶。
另前不久,據自媒體開甲財經報道,寧波直銷銀行APP雖已停止業務,但其有關融資人與第三方擔保之間的代償追索糾紛。
2024年5月3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深圳市深擔增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與胡某追償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一文顯示:2022年5月31日,胡某(融資人)與投資人、深圳市深擔增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擔保人,簡稱“深擔增信”)通過寧波銀行直銷銀行投融資平臺簽訂借款及擔保協議,借款總金額5萬元,借款期限為2022年5月31日至2023年5月25日,借款年利率4.1%。借款擔保協議約定,融資人同意“深擔增信”為該筆借款提供擔保。因融資人胡某未按時還款,原告“深擔增信”于2023年5月31日替胡某代償52050元。
值得一提的是,類似的裁判文書還有很多,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同時搜索“寧波銀行”、“直銷銀行”、“判決書”三個關鍵詞顯示共有6422篇文書。這意味著,寧波銀行展業期間,其與用戶之間的糾葛也并不少。
關停直銷銀行,個貸不良率持續上升,凈息差縮窄、屢收罰單……眼下,寧波銀行的難關不少,其能否突破重重阻礙,繼續曾經的輝煌,拭目以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