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酒新裝,東風風神L7所搭的馬赫電混PHREV真能“遙遙領先”?快訊
不得不說,如今的混動市場,已經是從開始的豐田一枝獨秀,走到了現在的自主爆發引領。隨著奇瑞、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不斷推出混動技術,現在的自主混動市場開始風起云涌進入高增長階段。
不得不說,如今的混動市場,已經是從開始的豐田一枝獨秀,走到了現在的自主爆發引領。隨著奇瑞、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不斷推出混動技術,現在的自主混動市場開始風起云涌進入高增長階段。
此時,東風汽車自然也不甘于落后。
近日,東風公司發布了東風馬赫電混PHREV技術。東風號稱該技術融合了純電、增程、插混的所有優勢,能夠滿足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所有期待,將世界混動技術帶入“全新一代”。
與此同時,作為搭載該技術的首款車型——東風風神L7也同步亮相,東風風神又一次以“親兒子”的姿態率先應用上東風汽車最新技術。
可正如業內所言,近些年,東風風神一直在宣稱轉型,但一直進展不順,皓極遠未達預期,皓瀚雖然銷量尚可,但離第一梯隊仍有很大距離。而且,東風風神的銷量主要是面向B端市場,這也導致該品牌的存在感一直都不是很強。
那么,這一次,東風風神能借著所謂的PHREV迎來增長時刻嗎?坦白講,真的很不樂觀。
最強混動?東風“口出狂言”
東風汽車稱,在如今市場上的絕大部分插混車型,僅有HEV和EV兩種工況。但是馬赫電混PHREV技術可增程、可插混、可純電,是融合集成技術的突破,并且將以現象級的產品表現,解決消費者在日常出行中的痛點,比如長長長續航的能力,以及低能耗的表現。
PHEV我們都聽過,那這個PHREV到底是什么?根據官方的解釋,這個“R”可以代表真實(real),或是里程(range)/多模融合(reintegration)/可靠(reliablity)。總而言之,這個“PHREV”超出了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的本身定義,你可以將其理解為東風自信于它們憑借技術實力對于PHEV的突破和強化,也是對新產品/新技術的美好期許。
馬赫電混PHREV的亮點在于:其將功率分流和串并聯的優勢合二為一,用更簡單可靠的結構實現了更高效的混合式動力,其具備26種細分工作模式,系統效率93%,高效區利用率達95%,覆蓋從城市到高速再到極地的全場景使用需求。同時,馬赫電混PHREV也是全球首個做到將功率分流用于換擋的混動技術,保證動力充沛與行駛穩定性。
在此我們不對那些生硬晦澀的原理進行解讀,只說結果:馬赫電混PHREV可實現7大混動能量管理模式,包含駐車發電、純電驅動、能量回收、串聯驅動、多擋直驅、多擋并聯,以及獨有的雙模功率分流模式。
在這樣的技術加持上,東風風神L7純電續航高達205公里,綜合續航1500公里,百公里饋電油耗低至3.8L,零百加速6秒級,快充模式下電量從30%到80%也僅需26分鐘。對于這款車,官方定位于“長長長續航智混SUV”。
有了這些數據支持,東風公司顯然底氣十足,東風風神營銷事業部總經理師建興也是“金句”頻出:
“你有的我都有,我有的你真沒有”!“別人的2000km還飄在天上,我們的1500km已經跑在了路上”!“在強大的技術實力面前,一切的‘炒作’都是紙老虎”!……
不管怎樣,反正場面上是熱鬧無比。
可問題是,無論是橫向上,還是縱向上,馬赫電混PHREV都算不上“遙遙領先”的。
橫向上,吉利前不久高調宣稱的新車和新技術,目測還需要再等幾個月才能量產上市,但就在同一天同一晚,同為自主品牌強企的奇瑞,上市了風云A8遠航版,而且官宣經過直播測試和結構認證,率先將“2000公里的續航”落地!
也就是說,當友商已經釋放出相關信息時,馬赫電混PHREV憑什么喊出“我有你沒有”的口號呢?
再看縱向上,東風公司號稱馬赫電混PHREV是“科技創新新高度”,但了解東風公司的應該就知道,這里面的很多技術已經出現過了。
比如去年8月,東風風神推出皓瀚DH-i,其搭載了“馬赫電混DH-i”混動技術,該混動系統就是通過行星齒輪組和3組同步器實現的4擋切換,使得皓瀚DH-i的系統綜合最大功率達到215千瓦,綜合扭矩565牛·米,零百加速6s,最高熱效率達到45.18%,官方綜合油耗為4.2L/100km。而且,該車搭載的是東風馬赫動力1.5T混動專用發動機。
看到了嗎?“馬赫電混DH-i”和“馬赫電混PHREV”很多技術指標都是相通的,即使是落地到產品上,也僅是發動機功率的大小。對了,東風風神目前還未透露風神L7的發動機是1.5T還是2.0T。
這就很讓人無語了,一個與先前差不多的技術,重新換個名稱,就能稱為“新高度”,還以此大肆宣傳,東風公司和東風風神也真是拿技術當噱頭,拿市場當傻子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師建興的“口嗨”,倒像是營銷人士能干出來的事兒了。
市場基礎薄弱,搶7難上加難
東風風神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存在可以忽略不計,如今東風風神L7這款插混SUV顯然已經站在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新風口,再飛不起來,整個東風汽車就可以回家干零部件和汽車裝備了。
從近幾年,自主品牌集體發力的勢態分析,似乎有著央企背景的東風風神不應該只獲得現在的成績,怎么說也應該有著更高的表現。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東風風神的存在感愈發降低呢?東風風神又如何向上呢?或許,我們應該先看看,東風風神為何一直難有起色。
毫無疑問,產品競爭力低就是主因。對于東風風神來說,產品競爭力一直難以提高是東風風神在乘用車市場存在感不強的主要原因。
到了新能源時代,東風風神近些年聲稱轉型,但一直進展不大,無論是技術、產品、營銷、服務、銷量成績、品牌存在感,都算不上突出。
正是這個原因,東風風神要以“L7”去表達信心。
眾所周知,新能源產品特別喜歡以7命名,據不完全統計,從2023年到目前,各廠家共推出21款名稱帶“7”的車型,其中16款已上市,包括紅旗EH7、坦克700hi4-t、極氪007、智界S7、榮威D7、一汽-大眾ID.7 VIZZION……
“這些‘7’產品,大部分是車企的旗艦產品,有的甚至是開山之作,代表車企當前最高造車和技術水平,有的車型肩負走量任務,有的車型承擔品牌向上的使命。”業內人士評價,“大概東風風神也是這樣考量的。”
還是那個問題,與市場脫節的東風風神,希望借助電混這一傳統車企轉型電動化的捷徑,以及全網旗艦車型命名 L7,實現東風汽車破圈的重任,已經不是一款車型所能決定的,至關重要的是東風風神的運營體制能否跟得上市場發展。
目前來看,真的很難。(采寫 |汽車有智慧 火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