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財報觀察(一)關稅戰前景不明,給“掃地茅”科沃斯澆點冷水觀點

其中以科沃斯掃地機器人檢索顯示有2272條,說科沃斯正面臨內憂外患在增長的營收面前或許立不住腳,海外市場算是科沃斯2024年財報的亮點。
文 | 智能相對論
作者 | 佘凱文
4月26日,科沃斯發布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財報顯示其2024年全年營收165.42億元,同比增長6.71%;歸母凈利潤8.06億元,同比增長31.7%;2025Q1實現總營收38.58億元同比增長+11.06%,歸母凈利潤4.75億元同比增長+59.43%。
表面看,兩份財報無疑都是“穩中有進”的成績單,單純從營收和凈利潤層面來看,科沃斯的業績絕對值得側目。但若對比其2021年巔峰時期的20.1億元凈利潤,2024年的盈利水平也僅為三年前的40%。
“增收不增利”似乎成為了科沃斯當下所面臨的最大怪圈?尤其在清潔電器出海正當時,又遭遇關稅戰前景不明的背景中,海外業務占比超四成的科沃斯,能否繼續講好出海的故事,這成為了許多投資者心中的疑問。
從“絕對龍頭”到“守擂者”的轉折
說到掃地機器人,科沃斯絕對是一個繞不過的品牌,作為曾經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絕對霸主,2021年其國內線上零售額份額一度超過40%。然而2024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已降至30.5%,線下份額也從21年的超80%??縮水至61%。更嚴峻的是,其高端市場也在面臨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
僅2024年一年,其股價就像是座了三輪過山車,并且距離其巔峰還是遙遙無期。很多人差異,為什么科沃斯會如此之快的跌落。從科沃斯今年的產品以及最新的財報中或許能窺探一二。
科沃斯當前所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在于產品同質化與創新乏力。
于年初CES推出的X5 Hybrid掃地機器人雖集成吸塵功能,但功能依舊停留在基礎的清潔環節,無非就是吸塵器加掃地機器人“二合一”沒有帶來質變。反觀競品,石頭科技的G30 Space和追覓X50 Pro都開始搭載大模型,并通過仿生機械手實現復雜場景清潔,技術差異化顯著。
在國內份額持續受阻之時,海外市場也有隱憂。
海外市場算是科沃斯2024年財報的亮點,科沃斯品牌海外收入共計71.12 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 9.06%。境外業務毛利率較國內高5個百分點。
然而,這一增長背后暗藏危機。海外市場正陷入價格戰泥潭,IDC數據顯示,競爭對手石頭科技以銷量份額16%和22.3%的銷額份額,拿下全球雙料第一,必然使科沃斯壓力大增。
更嚴峻的是,當前中美關稅戰已進入“超常規階段”,美國對華商品加征關稅至34%-125%,中國反制措施同步升級。相關政策已沖擊石頭科技,科沃斯雖未直接提及,但北美作為其重要業務板塊,美國市場約占其全球業務體量的39.8%,若按最新125%關稅稅率計算,35億元,幾乎吞噬全年凈利潤。盡管公司可通過東南亞生產基地轉移部分產能,但核心元器件(如芯片、傳感器)仍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關稅傳導壓力難以完全消解,后續風險不容忽視。
科沃斯試圖通過添可品牌開辟第二戰場,2024年洗地機出貨量414萬臺,同比增長28.3%。但這一品類已進入紅海競爭,追覓、美的等品牌加速布局,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4年洗地機線上銷額TOP5品牌集中度達84%,添可份額面臨擠壓。棘手的是,洗地機毛利率低于掃地機器人,品類擴張反而可能拉低整體盈利水平。
說科沃斯正面臨內憂外患在增長的營收面前或許立不住腳,但是科沃斯所面臨的問題,也絕不只有表面上看起來這么簡單。
高增長表象下的結構性失衡
財報顯示,2024年科沃斯銷售費用達50.17億元占營收30.3%,其中76.9%用于廣告營銷。與之對比,能看到研發費用僅8.85億元占營收5.35%。
而與此同時,石頭科技2024年的研發投入為9.71億元,占營收比例為8.13%,要知道石頭2024年的營收才119.45億元;另一主要對手追覓研發占比也有7%以上,均高于科沃斯。
或許正是這種“重營銷輕研發”的策略導致產品競爭力下滑,截止到2025年4月27日黑貓投訴平臺有關掃地機器人的投訴共累計10938條,其中以科沃斯掃地機器人檢索顯示有2272條,占比20.77%,以科沃斯為關鍵詞檢索更是有5109條,主要涉及質量缺陷與售后服務滯后。
另外,有數據顯示,2024年科沃斯存貨周轉天數從2021年的120天增至159天,在市場打大價格戰的今天,這就可能面臨存貨跌價從而金流方面,投資活動凈流出7.63億元,同比下滑263%,主要因理財產品投入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8.52億元,同比減少21.9%,顯示主營業務的造血能力減弱。
再加上,2024年科沃斯扣非凈利潤7.16億元,但非經常性損益中政府補助占比顯著。其財報中也明確提及,受益于國補政策的有效實施,科沃斯和添可品牌四季度出貨量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5%和32.7%。若無補貼,是否可能負增長?這種依賴暴露了內生增長動能的不足,當政策紅利退潮,科沃斯能否維持增長?這成為了一個問題。
特別是在關稅戰大環境下,美國對華技術管制越來越狠,像英偉達、高通這些公司,都是科沃斯的核心供應商,雖然科沃斯正在不斷進行核心技術自研,但部分零部件如高端芯片國產替代海至少需要3-5年。更要命的是,隨著2024年歐盟《人工智能法案》實施,可能直接卡住科沃斯這種中國智能硬件企業的技術輸出,而國家補貼顯然無法一直持續。
而為應對關稅沖擊,科沃斯可能被迫采取兩種策略:一是提價轉移成本,但會削弱海外市場份額;二是內部消化成本,但將擠壓利潤率。2024年其綜合毛利率僅提升2個百分點,若關稅成本完全內部化,毛利率可能跌破40%臨界點。還有競爭對手石頭科技、追覓科技正通過性價比策略搶奪中端市場,科沃斯面臨“保利潤”與“保份額”的兩難抉擇。
科沃斯的困境折射出中國制造業的集體焦慮,從代工到品牌,從價格戰到技術戰,從國內市場到全球博弈。其財報中的每一個數字:30.3%的銷售費用率、159天的庫存周轉、5109條投訴,都在叩問中國企業的增長本質:究竟是靠營銷驅動的“快錢游戲”,還是技術深耕的“長期主義”?
2024年,當對手登頂全球第一時,而科沃斯仍困于“增收不增利”的泥潭。兩者分野揭示了行業終局,在智能清潔賽道,唯有將技術迭代與用戶需求深度綁定,才能穿越周期。
總之,就當前來說科沃斯已經是中國清潔家電的代表,是中國制造出海的重要一環,科沃斯能否穩定向的價值絕不只是體現在企業本身,亦成為了國產制造能否突破“關稅戰”的關鍵。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AI產業新媒體;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