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逃費四千多元?小米汽車高速逃費“羅生門”快訊
最近,小米汽車的測試車,在高速逃費的事情鬧得是沸沸揚揚。
最近,小米汽車的測試車,在高速逃費的事情鬧得是沸沸揚揚。
今天小米汽車發布了官方公告,簡單總結就是:
我們沒有惡意逃費,違規掉頭,我們的測試人員是在閉環高速上做閉環測試,比正常行駛的路程要長,但是高速默認的計費是進出高速的最短距離計算,導致最后小米汽車的測試車少交了錢,但是這不是我們的本意,我們本來不想逃費的,是工作人員少收錢了,另外,小米汽車已經補繳過路費了,不是惡意逃費,你們不要造謠了。
事情的前因后果也跟大家說一下。天津高速3月14日發文講查到一批新能源測試車輛高速逃費,配圖為小米SU7,5天之后這篇文章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而14輛無牌車,在京滬高速逃費54次,涉及的金額是4408.96元,在聯系到該車企的負責人之后,該車企補繳了費用。
一時間網上炸開了鍋,有網友表示,小米汽車作為這樣一個大企業,竟然干這樣逃費的事情,實在是不太好,也有網友說,小米汽車不管怎么解釋,不還是補繳費用了嗎?一邊說自己沒有惡意逃費,又補繳費用,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當然也有站在小米汽車這邊說話的,認為這肯定是小米汽車的外包公司所為,另外測試的工作人員可能也沒意識到逃費了,幾千塊錢的費用對于小米來說又不多,沒必要因為這點錢傷害自己的聲譽。
那么,小米汽車到底有沒有逃費?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
逃費不逃費,關鍵在這個逃字,如果明知道少交了費用,惡意不繳費,那叫逃費,我傾向于認為小米汽車的測試人員因為疏忽,或者不了解高速的繳費規則,少交了費用。因為幾千塊錢上熱搜,還是這樣的負面新聞,只要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會去犯傻,何況是在小米汽車即將上市的節骨眼上。
一般來說我們正常高速開車,都是從A點到C點,這樣高速費是比較清楚的,也很難出現逃費,而小米汽車在閉環的高速公路測試,簡單來說就像繞城高速一樣,是個環線,從A點上高速,行駛到C點,再返回A點,周而復始,期間不需要下高速,等到在C點下高速的時候,高速計費只計算了A到C的距離,然后收費,但是實際上,測試車輛可能跑了好幾十圈了,問題的焦點就在這。
站在天津高速的立場,他們認為小米測試車明明跑的是環線,卻不按照實際里程上報,導致少交路費,就是逃費。
而站在小米公司的立場,他們認為高速應該通過攝像頭計算到自己的行駛路徑,但是高速這邊沒有,計算的時候按照點對點的距離收費的,因此,小米汽車沒有逃費。實際上,小米汽車的測試人員估計都記不清到底自己跑了多少圈了,你讓他們自己去算自己在高速上跑了多少里程,也算不清楚。
這里也不是給小米汽車洗地,我是覺得,小米汽車沒必要因為這些小錢,去遭受這樣的輿論攻擊,確實是沒必要,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誤會,而不是惡意逃費,在小米汽車首款車型上市的節骨眼上,本來小米汽車就面臨殘酷的內卷和價格戰,在因為這事上了熱搜,實在是有些不應該啊。祝小米汽車好運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