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Cash到底是一種協議、還是一種產品?區塊鏈
在BCH社區,CSW博士提出了要穩定協議的呼吁,有人認同,也有人反對,反對者認為BCH應該為改進用戶體驗而努力。
第0章 引言
在BCH社區,CSW博士提出了要穩定協議的呼吁,有人認同,也有人反對,反對者認為BCH應該為改進用戶體驗而努力。現在這兩派鬧著要離婚。
第1章 電話網絡和互聯網電話
如果你用過以前的諾基亞功能機,沒用過也沒關系,你現在的手機也差不多,你的手機套餐里一般會包含這樣的功能:
1)多少分鐘通話時間,超出了就要額外收費。
2)多少條短信,超出了就要額外收費。
3)彩鈴。這個功能允許別人打你的電話時,你還沒接電話前,這別人可以聽到的一些歌聲。這是聯通和移動等運營商控制的,收費的,一般是2塊錢一個月。這是被叫客戶開通,讓主叫用戶爽的一項業務。(請注意,這和手機鈴聲是不一樣的,手機鈴聲是你自己手機在接到來電時播放的本地mp3的文件)
4)來電顯示。這個功能是讓你接到電話時,手機或座機屏幕上可以顯示打你電話的號碼,還一般會顯示區域之類的。這也是運營商控制的,也是收費的,以前一般10塊錢一個月,現在各種手機套餐都免費送了。
5)親情號碼。這個功能是讓你的手機號碼,可以和這個親情號碼免費或低收費地通話。這也是運營商控制的。
電話網絡是一個功能很豐富的網絡,我們訂的手機套餐里的功能,都是這個網絡提供的功能,這個網絡控制了幾乎所有的用戶體驗。這個網絡知道所有接入它的用戶的號碼、姓名、地址等等,這是一個授權的網絡。這個網絡知道誰在和誰通話,甚至能偷聽所有人的通話。電話網絡是一個非常智能的網絡。
而功能手機和電話終端是一個非常笨的設備,本身沒有什么功能,這些玩意就相當一個喇叭和話筒。任何創新都需要這個電話網絡來完成,用戶需要任何的新功能,都需要這個電話網絡來授權,如果這個電話網絡本身沒有這個功能,那誰也別想得到。
現在我們已經很少打傳統意義上的電話了,更多的是使用網絡電話,比如使用微信語音聊天,微信視頻通話。
提供互聯網通話的網絡就是我們的互聯網,互聯網本身其實是非常笨的,它能做的只是將數據包從一個終端發到另一個終端,互聯網本身根本就不知道它傳輸的是什么數據,更不知道終端設備是什么東西。互聯網只知道IP地址,并不知道是誰在用這個網絡。互聯網是一個很笨的網絡。
我們使用互聯網完成通信的任何功能,包括語音、視頻(電話網絡不提供此項服務)、發圖片(電話網絡里叫彩信)、發短信、定位服務……,全是終端設備提供的功能,而互聯網本身根本就不關心這些功能。
互聯網和電話網絡,是完全不一樣的設計,互聯網設計是非常“笨”的,功能極端的單一,用手指頭都能數的出來;而電話網絡是非常的“智能”的,控制了非常多的功能。而對應的,互聯網的終端設備是功能無限多;電話網絡的終端設備是非常單調的。
在電話網絡中,你想添加任何新的功能,都需要這個網絡本身的是協議更新和技術更改,也就是它的創新是網絡本身的創新。
但在互聯網中,創新來自終端設備,只要你的手機足夠智能,什么花樣都給你玩出來,甚至你的終端設備可以是各種智能硬件,什么空調、電飯煲、掃地機器人、智能開關、空調……都可以提供亂七八糟的功能和創新。所有這些功能和創新,根本就不需要互聯網本身進行協議更新和技術改進。
我們稱電話網絡為“智能協議+笨終端”; 而稱互聯網為“笨協議+智能終端”。
第2章 比特幣是基于笨協議思維設計的
比特幣(BTC和BCH)其實就是一個笨協議,它功能幾乎可以總結為一句話,使用簡單的腳本和備注信息,將比特幣(UTXO)從一個地址轉移到另一個地址。比特幣網絡不關心交易背后的人,也不關心交易被用來干什么,甚至不關心金額大小。
比特幣腳本非常簡單,現在幾乎所有的交易都是標準交易,腳本可以構造多重簽名、擔保交易、連帶責任等少數幾種金融工具,其他的都沒有了。比特幣協議本身要更新,因為去中心化的特性,也是非常難的。
比特幣更多的功能需要“終端”創新,這里的“終端”主要指錢包、應用等用戶使用的軟硬件。比如可以利用比特幣的時間戳來構建存在性證明業務;比如創造一個穩定幣USDT;比如memo.cash,是一個基于BCH網絡的去中心化微博;比如理論上,蟲洞協議在BCH上做任何創新。
以太坊是一個非常智能的協議,因為以太坊協議本身有一個虛擬機,可以在虛擬機上構建無窮無盡的創新。而且有意思的是,基于以太坊的終端也可以提供無窮無盡的創新。但唯一的麻煩在于,以太坊主鏈不堪重負。
第3章 協議思維和產品思維
設計一個協議和設計一個產品是完全兩套不同的方法論。
協議一般是指一個體系內各個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一組約定。大到一個的國家也是一種協議,小到一個合同,也可以稱之為協議。在互聯網上,最典型的協議就是網絡協議,一般是定義清楚了終端如何建立連接、怎么互相識別等,只有終端之間遵守這個約定,才能相互通信。網絡協議特別類似于是定義一套語言的語法。
產品是市場上任何可以讓人注意、獲取、使用、或能夠滿足某種消費需求和欲望的東西。這個好理解。
協議的設計需要更大的預見性,設計者需要提前預見到各種潛在的需求,設計完后就盡可能保持不變。因為協議要求每個參與系統中的人都要遵守。
而產品的設計更多的講究迭代,要追蹤用戶的需要,獲得用戶的反饋,通過快速迭代更新產品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欲望。
協議更多的是面向商家的,或者說是面向B端,再由B端依據協議來設計產品向普通用戶提供產品。協議并不直接面向C端提供服務。
而產品是用戶驅動的,用戶要什么,產品就應該怎么設計。
協議往往是通用的,協議基本上不會去區分用戶,不會因為用戶文化地理背景不同而設計成不同的協議。
產品往往是有區域限制的,因為用戶的文化地理背景不同,需求就往往不同,產品也因此需要定制。
協議往往是有網絡效應的,即相競爭的協議最終會在市場的角逐下涌現出一個老大,其他的小弟都死了。
產品的市場競爭雖然也劇烈,但很難出現一家獨大,其他死全家的局面。
用戶往往可以選擇產品,但用戶無法選擇協議。
互聯網就是一個協議思維的產物,而電話網絡則是一個產品思維的產物。
現在Bitcoin Cash到底應該是一個協議,還是一個產品呢?
第4章 貨幣是一種協議
按照第3章的對比思考,貨幣是一種商業中的協議,貨幣絕對不是一種產品。
首先貨幣是需要穩定的,紙幣你也不能瞎改設計,一個版本的貨幣設計出來了,怎么也得工作十年。更別說黃金這種工作了幾千年的貨幣了。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這是兩種支付產品,是基于人民幣這種底層協議而設計出來的產品。
貨幣是通用的,用戶往往不能主動選擇貨幣。你在中國就得用人民幣,你TMD的用美元,抓起來。
貨幣是有網絡效應的,在商業上,很難存在亂七八糟一堆貨幣來競爭,大家都會涌現出使用一種貨幣,比如國際上就使用美元。國內就使用本國貨幣,哪怕明知道美元更好,也得用本國貨幣。
Bitcoin Cash是一種貨幣,貨幣是一種協議,Bitcoin Cash也是一種協議。Bitcoin Cash需要穩定,不能瞎改,哪怕是特定用戶想要特定的特性,也不能以破壞協議的穩定性為代價來取悅用戶。
哪Bitcoin Cash是一種協議,會阻礙Bitcoin Cash爭取更多的用戶嗎?智能合約呢?我們需要的是“笨協議+智能終端”設計。將Bitcoin Cash設計成一個支持“智能終端”的“笨協議”。
第5章 Bitcoin Cash是一個笨協議,BCH生態是智能終端
將Bitcoin Cash底層設計成一個穩定的“笨協議”,協議本身的只承載穩定的受限(創新)的交易功能。同時,設計成一個接口開放,交易可被創新性解釋的,系統。
最典型的就是OP_Return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接口,可以具于OP_Return設計出功能無比豐富的產品,如蟲洞協議。而以多重簽名交易、擔保交易等,則可創造性設計出非常完美的金融工具。
BCH生態利用底層穩定性,可以在二次網絡自由的創新和發揮。這種創新的主體,是整個生態的人和公司。除非經過充分論證,否則不需要在底層修改。
如何設計這個系統,目前這個系統是否具備這樣的“笨協議”屬性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問題,希望我在接下來的一周能完整回答,我已經在線下向好多人吹了牛皮,但愿我能用文字將完整的邏輯鏈條補上。
第6章 結束語
讓我們將Bitcoin Cash打造成一個“笨協議”吧,這是一個改變世界,推動人類文明往前發展的偉大事業。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