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深陷泥潭:業績“急剎車”、裁員潮與高管高薪引爭議快訊
在科技行業日新月異的今天,中興通訊(000063.SZ)的2024年年報如同一記重錘,不僅敲響了公司內部的警鐘,也引發了外界對其未來命運的深切憂慮。
在科技行業日新月異的今天,中興通訊(000063.SZ)的2024年年報如同一記重錘,不僅敲響了公司內部的警鐘,也引發了外界對其未來命運的深切憂慮。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業收入與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尤其是第四季度的巨額虧損,更是讓市場大跌眼鏡,中興通訊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中興通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12.99億元,同比減少2.38%;歸母凈利潤84.25億元,同比減少9.66%,這也是公司自2019年以來首次出現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更令人吃驚的是中興通訊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表現。雖然該季度是業務淡季,但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卻虧損7.19億元,同比增速更是創下了2018年6月來新低。
4月22日,中興通訊發布2025年一季報。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329.68億元,同比增長7.82%;歸母凈利潤為24.53億元,同比下降10.50%;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9.57億元,同比下降26.14%。
中興通訊,這個曾經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叱咤風云的名字,如今卻面臨著業務增長乏力的尷尬局面。隨著5G建設期的紅利逐漸消退,中興通訊的運營商業務首當其沖,2024年中興通訊運營商網絡營業收入703.27億元,同比減少15.02%,這也是公司自2019年以來首次錄得負增長,表明公司在運營商業務上面臨增長瓶頸。盡管公司試圖通過政企及消費者業務尋找新的增長點,但新興業務同樣問題重重。政企業務中,服務器及存儲領域雖收入增長,但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卻讓人憂心忡忡;消費者業務方面,中興通訊雖然在國際市場和電競手機細分市場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整體品牌效應仍然薄弱,低毛利率業務占比較高,難以支撐起公司的盈利重任。
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中興通訊面臨著來自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巨頭的激烈競爭。盡管中興通訊在全球市場份額中占據一席之地,但與前三者相比,其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仍有較大差距。在國內市場,隨著華為的強勢回歸,中興通訊在獲取運營商訂單時更是舉步維艱。而在國際市場,諾基亞和愛立信憑借其在歐美市場的深厚根基和技術優勢,不斷擠壓中興通訊的市場空間。更令人擔憂的是,在新興的算力服務器市場,中興通訊由于缺乏核心芯片技術優勢,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市場份額難以提升,盈利能力也受到嚴重威脅。
中興通訊的財務狀況同樣不容樂觀。2024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同比大幅減少,有息負債總額卻高達608億元,這意味著公司資金的流動性正在變弱,在應對日常運營和償還債務等方面可能面臨資金緊張的局面。高額的有息負債不僅增加了公司的財務成本,還可能對其未來的研發投入和市場拓展造成制約。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興通訊的財務狀況無疑為其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為了應對危局,中興通訊不得不采取裁員措施。2024年,公司員工人數從72093人降至68375人,一年時間裁員近4000人。然而,在員工利益受損的同時,中興通訊的管理層卻依然拿著近7000萬元的高薪。這種鮮明的對比無疑加劇了員工的不滿情緒,也引發了外界對公司管理層的質疑。盡管管理層的高薪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其過往貢獻的認可,但在公司業績持續下滑、員工利益受損的背景下,這種高薪政策顯然難以服眾。
面對當前的多重困境,中興通訊的轉型之路顯得尤為艱難。公司試圖從“連接”向“連接+算力”轉型,但這一過程中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一方面,公司需要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實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公司還需要優化業務結構,提升盈利能力,以緩解財務壓力。然而,在業績持續下滑、員工信心受挫的背景下,中興通訊能否成功實現轉型,仍是一個未知數。
日前,中興通訊宣布,董事長李自學因年齡原因卸任,選舉非執行董事方榕為公司新任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中興通訊新任董事長方榕是信息通信行業資深專家,擁有豐富的電信行業從業、研發及管理經驗。1995年方榕加入中興新集團,1997年進入中興通訊,1998年至2009年擔任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2018年至今擔任中興通訊非執行董事。方榕作為新任董事長,能否帶領中興通訊突破AI轉型的瓶頸,實現新一輪的增長,我們將拭目以待。
中興通訊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境。公司能否在逆境中尋找到新的增長點,實現成功轉型,不僅關系到其自身的未來命運,也將對整個通信設備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興通訊的轉型之路依然充滿荊棘和坎坷。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