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這一刻最危險!三季報凈利大降七成,吳泳銘不慌?快訊
2月7日晚間,阿里發布2024財年三季報。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這一季度,阿里營收2603.5億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107.2億元,同比大降77%。
2月7日晚間,阿里發布2024財年三季報。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這一季度,阿里營收2603.5億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107.2億元,同比大降77%。
三季報發布之后,阿里美股大跌5.87%,收報73.6美元, 對應市值1480億美元。在三季報中,阿里披露,董事會已批準將回購計劃有效期延長至2027年底,又增加250億美元回購,將總回購規模擴充至650億美元。
對于阿里的大手筆回購,二級市場投資者并不買賬,繼續拋售股票。阿里股票在2020年10月底登頂319.3美元的最高價,之后連跌三年,市值跌去四分之三,早已落后拼多多200多億美元。
1
電商僅增長3%,云僅增長3%
當然,阿里三季報也有亮點,國際數字商業板塊營收同比增長44%,整體訂單同比增長24%;本地生活板塊的餓了么經調整凈虧損20.7億元,與去年同期凈虧損29.2億元相比收窄三成;菜鳥集團營收同比增長24%,經調整凈利潤9.6億元。
不過,兩大核心業務電商、云增長乏力,為阿里的未來罩上陰影。三季報顯示,淘天集團營收1290.7億元,同比僅增長2%;云智能集團營收280.7億元,同比僅增長3%。
與之鮮明對照的是,拼多多去年三季報營收增長94%。IDC數據顯示,2022-2027年,國內公有云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26.9%,作為行業老大的阿里云遠低于這一增速。
去年9月,吳泳銘臨危受命,接掌阿里集團CEO、阿里云CEO,12月又接替戴珊,兼任淘天集團CEO。上位之后,吳泳銘一邊啟動瘦身,退出非核心資產,一邊又大刀闊斧改革淘天集團,讓年輕團隊全面接棒。
三季報顯示,2024財年前三個季度,阿里已完成17億美元非核心資產的退出。改革之中的淘天集團,本季度后半段也實現訂單量同比雙位數增長。
2
淘天主打“低價”,與拼多多死磕
淘天集團的下坡路,根源在于“消費升級”的誤判,這一誤判的結果是,在淘寶與天貓的平衡中,明顯偏向主打品牌化、中高端化的天貓。在實戰中,主攻去品牌化、“消費降級”的拼多多快速冒起,一時風頭蓋過阿里。
去年3月,馬云歸國后提出“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預示著淘天集團戰略上、心態上的轉變。雙十一期間,淘天集團強調“價格力”,提升平臺商品的性價比和折扣力度,實現“天天低價”,與同打“低價”的拼多多、京東展開一場火并。
在這場“低價”之戰中,淘天集團在三線以下市場新增2000萬購買用戶,“官方立減”板塊商品訂單量超2.1億,“天天低價”板塊商品訂單量近9000萬,全周期累計訪問用戶數超8億、88VIP用戶規模突破3200萬,均歷史新高。
“低價”策略讓淘天集團暫時穩住陣腳,甚至“入侵”拼多多的領地,重振淘天,阿里終于又見到一線希望。
吳泳銘上位之后,“用戶為先、AI驅動”成為阿里兩大戰略重點?!暗蛢r”之外,淘天集團又陸續上線十多款智能工具和服務,運用AI技術豐富商家、用戶體驗,力爭成為“AI電商”頭羊。通過“低價”、AI兩線出擊,打擊拼多多,正是吳泳銘的第一要務。
3
退出線下商業,“新零售”已被放棄
“回購淘寶”也意味著,阿里正徹底反思過去幾年的“新零售”、多元化戰略。經過一年的調整,聚焦電商主業、收縮業務線已成阿里管理層共識。逐步退出線下零售、非核心資產,將成為阿里最主要的變革措施之一。
2月初,坊間接連傳出,阿里即將出售銀泰百貨、盒馬。隸屬于本地生活板塊的餓了么也傳出將被字節跳動收購,一個月內不得不兩次辟謠。在2月7日的財報電話會上,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回應,傳統實體零售業務不是阿里核心業務,退出這一類業務也是合理做法。
新零售由馬云在2016年的云棲大會上提出,當年寫入國家商務部文件,認定為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必由之路。對阿里而言,新零售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的數據中臺,實現線上、線下、物流的深度融合。在張勇主導下,阿里為此展開一系列投資、并購,形成一個傳統實體零售板塊。
不過,在張勇主政后期,阿里已不再提及新零售,“小前臺、大中臺”的中臺戰略也逐步放棄,轉為“拆中臺”。發展到最后,張勇甚至提出1+6+N的分拆計劃,試圖將一個大阿里拆分為N個獨立上市的公司集群。
馬云及時介入,撤換張勇,事實上也否決了這一“阿里史上最大組織架構調整”。吳泳銘上位之后的去年11月,阿里正式宣布停止阿里云拆分、盒馬與菜鳥IPO暫停。
4
阿里云猛攻政企,正在“偷師”華為?
事實上,經過張勇的一番折騰,阿里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一度獨領風騷的阿里云,也遭遇華為云、三大運營商云的圍追堵截,接連喪師失地。Canalys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阿里云的業務量同比僅增長2%,遠遠落后于18%的行業增速。
IDC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國內的公有云IaaS廠商排名,阿里云市占率29.9%,排在第一,但第二名華為云增長迅猛,市占率上升至13.2%。去年上半年,政企業務占優的三大運營商也在財報中曬出云業務的亮眼成績單,中國電信天翼云同比增長63.4%,移動云同比增長80.5%,聯通云同比增長36%。與華為云、三大運營商云相比,阿里云實際在陷入停滯。
為突破這一增長瓶頸,上位之后的吳泳銘也在阿里云啟動變革。去年11月,阿里云架構調整,劃分為公共云、混合云、海外業務三大事業部。1月底,混合云事業部更名為政企事業部,專有云的產研、銷售、服務團隊并入政企事業部,成為一級部門。產品方面,專業云推出標準化解決方案,策略調整為“被集成”。
有業內人士指出,阿里云的政企事業部在學習華為云,“被集成”在學習騰訊云。
阿里的大變革,電商、云是兩大必贏之戰,兩大業務如何恢復高成長,正是吳泳銘的一道必答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