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不能因為金融亂象動搖金融創新金融
二是中國的金融改革發展更要有經濟視野,中國的金融改革發展不僅要有全球視野,今天中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必須要有全球視野。
王兆星表示,不能因為出現了一些金融亂象,一些金融風險,就動搖和停止所必須進行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同時他指出,要通過深化改革建立起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金融
“不能因為出現了一些金融亂象,一些金融風險,就動搖和停止所必須進行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6月20日出席“2017陸家嘴論壇”如是說道。
他在會議上表示,今天中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必須要有全球視野,更要有經濟視野,要實現金融穩、金融活,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同時他指出,要通過深化改革建立起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金融戰略和發展模式,以及審慎的宏觀管理體系和與金融消費者保護相互協調全覆蓋的完善高效監管體系。
王兆星認為,相對于經濟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而言,我國的金融改革不是過快了,而是相對滯后。我國的金融創新不是過多、過度了,而是相對不足。不能因為出現了一些金融亂象,一些金融風險,就動搖和停止所必須進行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加強金融監管、治理金融亂象,防范金融風險與深化金融改革、推進金融創新并不是矛盾對立,而是辯證統一的。
互金通訊社了解到,近年來,一些打著互聯網金融旗號卻大肆進行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活動的平臺,成為危害百姓的毒瘤,不但擾亂金融秩序,影響金融安全,而且對社會穩定帶來傷害。此前,中國銀監會發布了《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強調,要穩妥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治理,促進合規穩健發展。
以下為王兆星演講實錄:
尊敬的韓書記、應市長、周行長,各位女士、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來到黃浦江邊,來到正在加快建設中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來參加2017年陸家嘴論壇,在此,請允許我代表中國銀監會,代表郭樹清主席,對本論壇的順利舉行表示熱烈的祝賀!在此也向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們,對銀行監管發展事業、對銀行改革所給予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借此論壇我想談三點看法:一是今天中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必須要有全球視野。二是中國的金融改革發展更要有經濟視野。三是要實現金融穩、金融活,必須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中國的經濟和金融業已經深入地融入了全球化進程,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中國的金融改革、金融開放以及金融發展,都必須要有更寬、更高的全球視野。本論壇以“全球視野下的金融改革和穩健發展”為主題,我覺得很有深意。個人理解至少有這樣三點,深意之一是中國的金融業已經高度開放,已經全面、深入地融入到全球化的進程之中。中國金融與世界金融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在日益緊密和加強,不斷的擴大;深意之二,中國的金融穩定與世界的金融穩定,已經高度相關。特別是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中國銀行業國際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人民幣匯率和資本賬戶改革的不斷推進,現在中國既是最大的資本輸入國,同時也是最大的資本輸出國之一,中國的幾大商業銀行已經被列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對全球的金融穩定和全球金融標準的制定,具有更大的影響力;深意之三,我們必須在以上大的背景,大的格局、大的視野之下,要有更大、更寬廣的思維,來思考和推進我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要綜合考量國內外的各種因素,來加強中國金融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科學的規劃。
第二,我想強調的是,中國的金融改革發展不僅要有全球視野,更要有經濟視野。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經濟,習近平總書記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這一原理,做出了“經濟興金融興,經濟衰金融衰,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活經濟活”的精辟論述。強調金融安全,把金融安全視為經濟安全的基石和保障。總書記關于經濟與金融關系的重要論述有著非常深刻和深遠的意義。我個人理解有這樣四點:深刻含義之一,經濟是金融的基礎,經濟興衰決定金融的興衰,沒有經濟的健康基礎,金融就難以繁榮發達,如果金融的繁榮離開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最后只能是泡沫,這種泡沫的破滅最后必然是全面的金融危機。
深刻含義之二,經濟的健康發展是金融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金融改革與創新都應服務于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增強支持實體經濟的動力和能力。不能為改革而改革,為創新而創新。總體來看,相對于經濟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而言,我國的金融改革不是過快了,而是相對滯后。我國的金融創新不是過多、過度了,而是相對不足。不能因為出現了一些金融亂象,一些金融風險,就動搖和停止所必須進行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加強金融監管、治理金融亂象,防范金融風險與深化金融改革、推進金融創新并不是矛盾對立,而是辯證統一的。
深刻含義之三,金融的安全穩定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沒有金融的安全與穩定,就沒有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爆發于2008年的這場全球的金融危機可以說給經濟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和破壞,致使世界經濟近十年還在緩慢蹣跚的恢復之中,代價是沉重的,教訓是慘痛的。因此我們必須把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穩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堅持穩中求進。當前我國金融業總體是安全穩定的,就銀行業而言,不良貸款比例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同時抵御風險的能力也是很強的。目前,我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仍然在170%以上,這在世界來講都是非常高的,資本充足率在13%以上,也處于較高的水平。同時,銀行業的流動性和盈利性也比較穩定。
當然,也要清醒地看到,金融業具有較強的親周期或者順周期性,經濟進入調整和下行期,以及經濟進行結構調整過程中,前期所積累的一些金融風險就會不斷的暴露,同時也會出現一些新的風險,甚至會出現各種金融風險的疊加,給金融安全穩定帶來了潛在的威脅。所以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和有效地加以防范。
深刻含義之四,正是基于經濟與金融高度的相關和當前經濟金融的形勢判斷,必須把強監管、減杠桿、防風險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很好地結合起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與成功,經濟結構調整的順利完成才可最終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和金融的安全穩定。
我想強調的第三點看法,要真正實現總書記所提出的金融穩、金融活,以金融穩定、安全發展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深化改革。要通過深化改革,通過建立完善體制機制,從而有效地防范金融風險激發金融創新與發展的新的動力和活力,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所以對下一步的改革我提三點想法。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