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換5家銀行還未上線存管 溫商貸自己玩嗨了金融
溫商貸啟動銀行存管在時間上并不算晚,像溫商貸這樣跟這么多家銀行簽了這么多份存管或托管協議,溫商貸還跟另外4家銀行簽署過資金存管或托管協議。
6月19日,互金圈內原本預計該迎來又一家P2P平臺實現銀行存管正式上線的消息,不過溫商貸再一次放了大家鴿子。 從2014年到2017年的三年多時間內,溫商貸就銀行存
6月19日,互金圈內原本預計該迎來又一家P2P平臺實現銀行存管正式上線的消息,不過溫商貸再一次放了大家鴿子。
從2014年到2017年的三年多時間內,溫商貸就銀行存管這一件事就先后經歷了5家銀行,前4家都是半途而廢,最后定了貴州銀行。可以說著實不容易,看著也是讓人心累。然而,這對溫商貸來說卻可能并非是件壞事,人家硬是把銀行存管玩成了“營銷事件”!
3年換5家銀行,上線還未實現
“我們的數據量太大,一時間無法完全遷移至銀行,因此銀行存管上線會延遲,會在這個月底完成正式上線。”至于具體的上線時間,溫商貸客服在回答《國際金融報》記者問題時則表示,“還沒有確切的具體時間點,到時候我們網站上會出公告。”
而6月12日、6月16日,溫商貸均在公告中表示預計將于6月19日正式上線存管系統。
而這已經不是溫商貸第一次“爽約”了。在貴州銀行之前,溫商貸還跟另外4家銀行簽署過資金存管或托管協議。只是,跟每一家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以至最后不了了之。如今,上線銀行存管已經成為P2P平臺生存的必要條件,只是不知道溫商貸能否如期在這個月底實現正式上線。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網貸平臺必須在2017年8月24日前完成整改,實現合規。今年2月《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公布,要求網貸平臺應在“8?24”大限前完成銀行資金存管工作。如今雖然監管機構在完成整改的時間限制上有所放寬,但是對多數尚未對接銀行資金存管的P2P平臺來說依舊難言輕松。
說實話,溫商貸啟動銀行存管在時間上并不算晚,該平臺在上線剛滿一年之后就開始籌劃銀行存管事宜。
兜兜轉轉后,溫商貸在今年4月通過第三方支付――匯付天下接洽到了貴州銀行。
銀行存管被玩成了營銷事件
三年間,溫商貸轉過一家又一家的銀行,投資者們也是被放了一次又一次的鴿子。
目前來看,溫商貸是已經敲定貴州銀行了。而為了博取投資者的信任,溫商貸甚至在網上曬出了用于系統對接的費用匯款憑證。
對于溫商貸來說,雖然兜兜轉轉,現在為止也還未實現銀行存管的正式上線。但是,這似乎也并非完全是件壞事,通過一次又一次公告要與某家銀行完成資金存管對接,溫商貸成功地推銷了自己,硬是把銀行存管事件給玩成了營銷事件。
上線銀行存管對任何一家P2P平臺而言都是頭等大事,也的確值得慶祝。不過,像溫商貸這樣跟這么多家銀行簽了這么多份存管或托管協議,慶祝的次數自然也更多了。或返現、或加息、或送禮,此類慶祝活動已然成為溫商貸大量獲客及圈錢的一種方式。
今年2月銀監會發布的《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明確規定,在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中,除必要的披露和監管要求外,委托人不得利用存管銀行做公開營銷宣傳。
溫商貸雖然并未利用存管銀行來做營銷宣傳,但在“平臺要上線銀行存管”這件事上做足了文章。目前,溫商貸已經累計成交40多億元,每月交易量大概2個多億,屬于中等交易量。
記者采訪發現,盡管投資者并不排斥這種打著“慶祝銀行存管”旗號的返現、加息等活動,但這一次又一次的簽了協議卻沒上線的“鴿子”則是無形中消耗了投資者對溫商貸的信任。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