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錢花唄訂單借了兩家信貸公司,支付寶在搞啥名堂?快訊
在當今這個數字化支付盛行的時代,花唄作為支付寶旗下的一款熱門消費信貸產品,本應成為消費者便捷生活的得力助手,然而,近期一系列關于花唄的負面事件卻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讓人不禁對其運營模式與風險控制產生質疑。
在當今這個數字化支付盛行的時代,花唄作為支付寶旗下的一款熱門消費信貸產品,本應成為消費者便捷生活的得力助手,然而,近期一系列關于花唄的負面事件卻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讓人不禁對其運營模式與風險控制產生質疑。
近日,網絡上掀起了一股關于花唄小額借貸的吐槽熱潮。6月24日,有網友發小紅書吐槽,花唄把一筆4塊錢的訂單分成兩期,難道我窮到連4塊錢都沒有了嗎?這都不是個例,2毛錢、2分錢都拆成了兩筆借貸訂單。
從2分錢到4塊錢,甚至更微小的金額,花唄竟然將這些小額訂單拆分給了兩家不同的信貸公司。這種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暴露了花唄在運營過程中的不透明與不合理。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卷入了復雜的借貸關系中,不僅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也引發了對其個人隱私與財務安全的擔憂。
深入探究花唄的運營機制,我們發現其采用的是聯合貸款模式,即與多家金融機構合作,共同向借款人發放貸款。這種模式在表面上看起來能夠擴大放貸規模,實現資源共享,但實際上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根據監管規定,網絡小貸在聯合貸款中的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這雖然看似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但實則也意味著消費者需要承擔更多的潛在風險。一旦合作機構出現問題,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
此外,花唄通過聯合貸款模式實現了快速擴張,但其盈利模式卻依然依賴于用戶的信貸行為產生的利息收入。這種過度依賴利息收入的盈利方式,不僅讓花唄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忽視了其作為金融服務提供者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與風險控制義務。
2024年,螞蟻消金實現營收152.13億元,同比增長76.3%,主要來自花唄、借唄的技術服務費及自有資金放貸利息。凈利潤達到30.51億元,同比暴增19倍,凈利潤率約為20%,日均凈賺834萬元,成為當年最賺錢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更為嚴重的是,花唄在接入征信體系后,其征信風險也隨之升級。雖然花唄提供了一定的寬限期,但短期逾期仍可能不被上報征信,這種看似“人性化”的做法實則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誤導。一旦消費者形成依賴心理,忽視還款責任,長期逾期將成為不可避免的后果。而花唄在征信記錄中的權重雖然低于銀行,但其上報的征信信息依然會對消費者的信用狀況產生影響。
2021年,螞蟻消金對花唄進行了品牌隔離,將花唄一拆為二:花唄成為螞蟻專屬,專注中小額;“信用購”則由銀行全額出資,專注大額消費。與花唄相比,“信用購”不僅逐條訂單上報征信,而且多數銀行對其逾期無寬限期,即使逾期1天也可能被上報征信。這種嚴格的征信記錄方式,無疑讓消費者在享受信貸服務的同時,也背負了更大的心理壓力與風險。有用戶反映,不到50元的花唄付款也被納入到“信用購”,這也意味著一旦逾期,花唄的征信風險也隨之升高。
花唄作為一款消費信貸產品,本應成為消費者便捷生活的助力者,然而其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卻暴露出了諸多問題與風險。從小額借貸的荒誕鬧劇到聯合貸款模式的隱憂,再到征信風險的升級,這些問題不僅讓消費者對花唄產生了質疑與不滿,也引發了對其未來發展的擔憂。作為金融服務提供者,花唄應深刻反思其運營模式與風險控制機制,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與資金安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