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逆襲百度:沒落大哥與好運小弟快訊
如一場經典的快手短劇一樣,百度與攜程之間的逆襲反轉,正在上演。
一出好戲。
@科技新知原創
作者丨櫻木編輯丨伊頁
如一場經典的快手短劇一樣,百度與攜程之間的逆襲反轉,正在上演。
近日,經過多日連續不斷地上漲,攜程在港股市場總市值達到2786億港元,超過了百度的2663億港元,位列中國互聯網大廠市值第七。
市場之所以如此關注百度與攜程,源自于兩家密不可分的關系。
2015年,攜程與去哪兒激戰正酣,CEO梁建章飛赴北京,請求李彥宏將百度名下45%的去哪兒網股份賣給攜程,攜程以25%的股權作為交換。李彥宏答應了梁建章的條件,自此百度不僅成了攜程的大股東,同時李彥宏還擔任攜程董事,而且一當就是8年。
直至2023年7月20日,攜程公布了李彥宏辭任公司董事的消息。8年時間,百度先后兩次減持攜程,共套現超10億美金。
雖然當了多年攜程的“大哥”,但百度近些年的發展卻難言成功。從財報來看,2024年第一季度,百度核心營收為238億元,同比增長4%。在線營銷業務營收為170億元,同比增長3%,占百度核心營收的70%以上,仍然是百度的主要收入來源。非在線營銷業務營收為68億元,同比增長6%,主要由智能云業務帶動。
多年經營之下,百度幾乎沒有長出像樣的新業務,廣告收入仍是其營收的核心。起了個大早的自動駕駛業務,投入了巨量資源和資金,盡管Apollo 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有一定的積累,但至今為止在商業化方向上,收獲仍不及預期。
根據國外的經驗來看,搜索類產品正在經受AI化的挑戰,強如谷歌在面對Open AI時也曾一度手忙腳亂,而在國內這樣的趨勢更為明顯。無論是Kimi還是豆包均直接與百度展開競爭,圍剿之下文心一言似乎并沒有太多優勢,近日騰訊元寶的問世,更將競爭拉高了一個維度。
其實從互聯網市值排行來看,百度可能很快連第八的位置也難保,因為排在后面的快手增長勢頭也在加速。
此次能夠趕超百度,攜程可能是因為搭上了“順風車”。后疫情時代,旅游業開啟報復式復蘇,不僅文旅熱成了當下地方政府拉動消費的一種重要手段,同時國外市場的復蘇,特別是多個國家的免簽也讓沉寂許久的出境游重新起飛。從策略來看,攜程在疫情時的布局,展現了公司的定力。即便在旅游市場“歸零”的2020年,攜程也沒有甩賣國際化業務,反而逆勢抄底了一些海外旅游平臺。同時,攜程通過墊付退票費和直播,強勢鞏固了與航司、高星酒店的關系。從而形成了較強的供應鏈壁壘,如今當風口來臨時,攜程的增長就不足為奇。
當然,增長之下的攜程并非沒有隱憂。美團的高頻打低頻,以及抖音的流量戰法,均時刻威脅著攜程的市場規模。從酒旅企業的反饋來看,中端市場以及縣域市場仍舊是增長的主力,當消費水平開始恢復,酒旅業務的格局可能經歷新一輪洗牌。
更何況,此次攜程的勝利,從創新角度來看亮點并不突出,相反平臺內一些所謂的“創新”業務,如小貸金融等反而問題頻出。去年8月曝出的攜程黑鉆用戶反映買票“被貸款”事件,曾引發熱議。在攜程上,用戶一不留神就會被各種搭售產品“套路”,也一直影響著使用體驗。
攜程想要進一步提升實現增長,挑戰依舊不小。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對于互聯網巨頭來說,都是重要課題。而在AI變革之下,兩家似乎都需要慎之又慎地認真作答。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