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塔07把能做的都做了,再不走量就麻煩了快訊
作為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由長安汽車、寧德時代、華為這三巨頭聯合打造,承載著傳統車企電動化轉型和高端化發展的重任,肩負著長安汽車打造豪華汽車品牌的使命。
阿維塔完全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
作為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由長安汽車、寧德時代、華為這三巨頭聯合打造,承載著傳統車企電動化轉型和高端化發展的重任,肩負著長安汽車打造豪華汽車品牌的使命。
甚至于,長安董事長朱華榮同時兼任阿維塔董事長,并宣稱“只要阿維塔需要,長安汽車全力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技術給技術”。
華為的徐直軍,也宣稱阿維塔是“華為和長安的兒子”。
然而,就是這樣顯赫的出身,也阻擋不住阿維塔走向平庸的步伐。
重壓之下,阿維塔推出了阿維塔07這一新款車型。
就以這款車型來看,阿維塔可以說是能做的基本上都做了。
你說品牌力不足,我就全部注入華為的最新智能技術;你說續航焦慮,我就搞增程式;你說價格高,我就把價格下探至20萬區間。
可以說,阿維塔07完全是投消費者所好了。
同時,阿維塔還在各大平臺上為這款車型營銷造勢。
再不走量,可就真說不過去了。
三年虧損75億,前兩款車型賣得極差
長安汽車對于阿維塔的重視程度,真是到了夸張的程度。
據天眼查信息,長安汽車持有阿維塔約41%的股權。在長安汽車財報里,阿維塔也排在業務介紹順序的第一位。
但就是這樣重要的阿維塔,卻很讓長安汽車心累。
數據顯示,成立三年以來,阿維塔累計虧損近75億元,僅僅2024年上半年,凈虧損就已經達到了13.95億元,是長安汽車所有子公司和參股公司中虧損最多者。
截至2024年上半年,阿維塔的總資產為127.46億元,凈資產卻只有7.06億元,負債率已高達94.46%。
歸根結底,還是阿維塔的汽車,賣得不怎么樣。
此前,阿維塔推出了兩款智能電動汽車,阿維塔11和阿維塔12。
阿維塔11是阿維塔科技旗下首款智能電動汽車,定位情感智能電動汽車;而阿維塔12定位未來智能豪華轎車,基于CHN全新一代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平臺打造。
而這兩款車型,完全基于長安汽車負責整車研發智造,華為負責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寧德時代負責智慧能源生態這一合作理念。
然而,就是這樣兩款被寄予厚望的車型,都賣得不咋滴。
2023年作為阿維塔第一個完整交付的自然年,共交付了2.96萬輛,只相當于排行榜前列品牌一個月的交付量;相較10萬輛的全年目標,完成率僅有29.6%。
到了2024年,雖然銷量情況明顯好轉,前9月交付量達到4.09萬輛,各月份相較去年同期提升都很大,但是對于阿維塔的1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而言,依舊相差甚遠。
總得來說,阿維塔太需要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走量車型了。
能做的都做了,阿維塔07被給予厚望
在這種背景之下,阿維塔07閃亮登場了。
阿維塔07可說是完全迎合消費者的一款產品。
一直以來,阿維塔雖然自我定位為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全球品牌,但是,其品牌力不足、知名度不夠,也是不爭的事實。
為此,阿維塔從一開始就打出了華為智駕這一明牌,就是為了靠著華為的光環,加強品牌力的建設。
但是,現實情況是,所謂的華為智駕早已“爛大街”了,這一標簽很難支撐阿維塔的銷量提升。
在這種背景之下,阿維塔完成華為持有的引望10%的股權收購,交易金額為115億元,正式成為后者的第二大股東。
這一重大舉動,用朱華榮的話來說,就是“阿維塔成為首家入股華為引望的企業,‘HI’模式進一步升級為‘HI Plus’新模式”。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阿維塔加緊了對于華為的捆綁。
通過這樣操作,阿維塔甚至超越了“四界”,擁有了華為智駕更多的權限和助力。
而在第一時間,阿維塔就把這種優勢,完全釋放在了阿維塔07身上,包括華為乾崑ADS 3.0、鴻蒙4.0智能座艙。
顯然,阿維塔還是希望借助華為的光環,增強品牌力以及阿維塔07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阿維塔也在阿維塔07這款車型身上,率先搭載了昆侖增程技術,使其綜合續航里程超1200公里,完全解決了續航焦慮。
除了續航需求以外,增程技術還為阿維塔07的價格下探,提供了條件。
阿維塔的前兩款產品——阿維塔11和阿維塔12,價格區間都在30萬元以上。而阿維塔的品牌積淀,很難支撐30-40萬的售價,這或許是這兩款車型銷售不佳的最重要原因。
而增程式車型,無論是在研發成本上,還是在制造成本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優勢。
成本的雙低效應,直接帶來了阿維塔07在定價上的優勢。
可以說,在阿維塔07身上,阿維塔把應該做的、能做的,都已經做到了極致。
多賽道面臨重壓,阿維塔07前途未知
對于阿維塔而言,前兩款車型在市場上的戰斗力已明顯不足,接下來首款增程混動產品阿維塔07將成為走量的關鍵。
只不過,看上去做到極致的阿維塔07,還是不能夠高枕無憂。
首先來看,雖然阿維塔07加強了與華為智造的聯系,取得了更大的技術使用權限。但實際上當前在與華為合作的車企中,只有與賽力斯的問界品牌得到了市場驗證。
數據顯示,今年1-8月,問界品牌銷量27.1萬輛,以一己之力助華為鴻蒙智行登頂了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增長勢頭強勁。
不過,并非所有搭載華為智造的車型都能夠成功。
比如華為與奇瑞合作的智界S7,同為華為智造車型,在今年1-8月只交付了新車約1.9萬輛。
這意味著,即便與華為采取了更緊密的合作,阿維塔07接下來的市場走向依然充滿著不確定性。
再來看增程賽道。
從整體行情看,增程式汽車確實變成了當下的香餑餑,能加油的新能源車開始被追捧。
前有理想、問界這些布局增程而嘗透市場紅利的廠商,那么,后面的效仿者就會蜂擁而來。
目前有消息透露,智己、小米、小鵬等廠商均有布局增程技術的打算。
此時的阿維塔07,加入到增程行列,就不得不面對賽道擁擠和無序競爭。
阿維塔的思路沒錯,但增程并不是絕對的銷量擔保,阿維塔07還得在市場上證明自己。
最后,來看中型電動SUV細分市場。
僅僅是在9月,該市場就迎來了樂道L60、極氪7X、智界R7、智己LS6,以及阿維塔07。
事實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仍在加劇,二三十萬的市場參與者已經到了“搶食”的地步。
要知道,能在二三十萬區間站穩腳跟的廠商,從短期看“造車”基本算成功了一半。
這也是為什么阿維塔這個“高端”品牌,愿意放低身段、下探價格來廝殺。
只不過,阿維塔07能否從中突圍,仍任重而道遠。
總體來看,阿維塔07在華為智造、增程賽道以及中型電動SUV細分市場,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能不能走量,還真不好說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