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老窖,太難了快訊
老三,成了一種“奢望”?
老三,成了一種“奢望”?
1
“返三”落空
只看財報數據的話,瀘州老窖交出的成績單還算可以。
2023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瀘州老窖實現營業收入302.33億元,同比增長20.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2.46億元,同比增長27.79%。
這是瀘州老窖的營收首次突破300億大關,超過20%的增速也算得上亮眼。
從2024年一季報看,瀘州老窖實現營業收入91.88億元,同比增長20.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5.74億元,同比增長23.2%,也還不錯。
按理來說,這值得高興。但瀘州老窖恐怕高興不起來,因為它的心上還壓著一塊“大石頭”。
瀘州老窖2023年的營業收入302.33億元,放到同行中,排在第五的位置。前方是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五糧液和貴州茅臺。
這啥感覺呢?就好比考試,你好不容易考了個95分,本以為好歹能進班上前三,但抬頭一看,前面的學霸更猛,基本都接近滿分。不是你不優秀,而是你的競爭對手們更優秀。
瀘州老窖不想當“老五”。遙想1988年的時候,瀘州老窖的年產量達到頂峰,是川酒“五朵金花”其他四朵(郎酒、劍南春、五糧液、全興)銷量之和,其一度是白酒界塔尖上的存在。
但在上世紀末,由于選擇了“名酒變民酒”的策略,瀘州老窖錯失發展良機,茅臺、五糧液等品牌則順勢崛起。到后來,瀘州老窖的營收又被洋河與汾酒超越。
做慣了學霸的人,是很難接受不斷被別人超越的,“重回前三”成了瀘州老窖的一個執念。
2015年6月,劉淼上任瀘州老窖董事長,正式提出“重回前三”的口號。有人統計過,僅2018年一年,劉淼就至少七次公開提及“重回前三”。
但尷尬的是,這個口號喊了快9年了,瀘州老窖不僅沒能重返老三,反而成了老五。
從資本市場來看,截至2024年5月15日收盤,瀘州老窖的股價是180.82元/股,相比此前的高點已經跌去43%。
劉淼的口號喊了這么久,市場的激情還剩多少?
2
“涉酒貸”
為了“重回前三”,瀘州老窖也做了不少努力。
聯名奶茶、數字金融、香水、酒心巧克力、聯名雪糕……瀘州老窖都做過,甚至還搞出了“酒糟醒膚修護面膜”。
跨界之外,瀘州老窖更慣用的辦法是提價。例如2024年4月,瀘州老窖老頭曲500ml經銷商計劃外制單價上調14元/瓶。還有2023年2月,瀘州老窖對特曲老字號產品實施了價格雙軌制,針對計劃外配額,部分產品調價幅度在20元—30元。
再往前看,華創證券統計顯示,2006年7月至2023年8月,17年的時間里,瀘州老窖的高度國窖僅在2014年進行過3次降價,2015年之后便再也沒有降過價。
▲圖源:酒經
根據征探財經的統計,僅2022年,瀘州老窖旗下的產品漲價就超過10次。2022年雙十一期間,因為京東“多次低價銷售52度國窖1573系列產品”,瀘州老窖甚至和京東公開“翻臉”,暫停合作。
因此,業內一度把瀘州老窖稱為“漲價王”。
另一方面,盡管一直在提價,瀘州老窖卻長期面臨價格倒掛問題。在電商平臺,國窖1573等產品的零售價格常低于批價,終端門店也抱怨沒什么賺頭。
一同到來的是庫存的升高。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瀘州老窖存貨分別為46.96億元、72.78億元、98.4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8.96%、54.98%和35.22%。到了2023年底,其存貨更是飆升至116.22億元,創歷史新高。
面對積壓的庫存,瀘州老窖如何應對?
在財報中,瀘州老窖2023年度長期借款達到100億元。瀘州老窖給出的說明是,主要系本期取得銀行借款所致。
瀘州老窖很缺錢嗎?查閱財報,截至2023年末,公司貨幣資金高達259.52億元。
這就奇怪了,既然賬上有這么多錢,為何還要向銀行大把貸款?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就有投資者直言:
(這是)公司貸款給自己的經銷商進自己的貨?
這個疑問并非第一次出現。2023年初,瀘州老窖旗下的龍馬興達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產業鏈金融服務平臺。資料顯示,該平臺推出后,一口氣上線了三款貸款產品:“酒商貸”“酒企貸”“酒人貸”。剛好覆蓋了瀘州老窖的三個主要群體——
下游經銷商、上游供應商和優質個人客戶。
此外,根據野馬財經的梳理,2019年-2022年期間,龍馬興達累計向1778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了10.93億元的貸款,戶均61萬元。
有人說,瀘州老窖這招是真絕呀!你借我的錢,來買我的酒,我把酒賣出去了,不僅掙了賣酒的錢,還掙了貸款的利息。一箭多雕,一魚多吃,瀘州老窖可算是把金融玩明白了。
難道,瀘州老窖就是這樣“去庫存”的?
白酒畢竟是消費品,只有真正賣到消費者手中,才算實現了市場份額占有。如果壓在代理商手里,豈不是成了一個自嗨的游戲?
3
“百年窖池”疑云
瀘州老窖的壓力,不止庫存。
從產品線來看,瀘州老窖目前主要有三個層次——
高檔:國窖1573,定位千元價格帶。
中檔:以瀘州老窖系列特曲、窖齡酒為代表,定位300-800元。
低檔:以頭曲和二曲為代表,定位100元以下。
在這其中,高檔酒是瀘州老窖的支柱,營收占比一度近80%。這些年,國窖1573也和飛天茅臺、普五一起成為了公認的三大高端白酒單品。
國窖1573背后,是一個好故事。按照瀘州老窖的說法,國窖1573的釀造歷史可以追溯到1573年明朝萬歷年間,其國寶級窖池群已經連續不間斷使用了400多年。
“老窖出好酒”,白酒界向來有“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的說法。但這些年,關于瀘州老窖的“老窖”,質疑不少。
從數量上看,瀘州老窖宣稱自己有1619口百年以上的老窖池,但根據行業觀察者“知酒僧”的考證,發表于一九三九年的《四川經濟參考資料》顯示,彼時整個瀘縣的窖池——
約在百個之上。
▲圖源:知酒僧
如果這個數據可信,那瀘州老窖1619口百年以上的老窖池從何而來?如果這些窖池只是考古發現,近些年才開始重新養護、啟用,那這些窖池與新窖池又有何異?
從質量看,財報顯示,早在2020年,國窖1573的銷量已達7081噸。但從公司披露的數據來看,“國窖1573”只能在百年以上窖池生產,基酒產能約為3000噸/年。那么,百年窖池還夠用嗎?
難怪有人發問:國窖1573里,到底還有多少從1573窖池里生產出的白酒?新窖池生產出來的酒,是叫瀘州老窖還是叫“瀘州新窖”?
再從產品本身來看,國窖1573雖然是公認的三大高端白酒之一,但和茅臺五糧液相比,無論是營收還是品牌,仍有較大差距。
一個典型的表現是,茅臺五糧液早已名滿天下,靠著品牌效應就能實現增長,反觀國窖1573的增長,依舊離不開高比例營銷費用的助力。
人家定價1499,實際價格能飆到3000多;你定價1000來塊,卻在電商平臺被降價甩賣,此中差距不言而喻。
客觀來說,來自“中國酒城”的瀘州老窖,優勢還是很明顯的。看底蘊,歷史悠久,工藝扎實,產品質量也不錯;看業績,它的營收增速,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響較低外,連續多年都保持在20%以上,毛利率也排在行業前列。
但能否用好這些優勢,極為考驗瀘州老窖管理層的智慧。畢竟——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要創造奇跡,還是得靠自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