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騷擾”用戶?脈脈坐不住了快訊
不想搞錢的“互聯網茶水間”,就不是好的招聘軟件。
花式“騷擾”用戶?脈脈坐不住了
不想搞錢的“互聯網茶水間”,就不是好的招聘軟件。
1
慌不擇路?
介紹一下,脈脈,當代“互聯網茶水間”,“匿名吐槽大會”,“職場凡爾賽文學聚集地”,以其“職言”部分的匿名性,曾引得無數互聯網打工人激情開麥,各種猛料不斷,爆出了“拼多多員工猝死”、“阿里女員工被侵害”、“ofo貪腐”等等熱門事件,逐漸成為大廠PR們的噩夢。
脈脈,互聯網打工人的樹洞,在這里,可以看八卦,可以匿名吐槽公司,閑來還能編個高薪資待遇,滿足一下那點不為人知的隱秘心思,在這里,打工人可以安心放飛自我。
但如今,一些老用戶也不堪其擾了。
根據鏡觀臺10月16日發文,最近,老用戶接連收到脈脈的短信“騷擾”。
95后女生安琪在卸載脈脈后,仍然能接到脈脈方的電話,怒稱“注冊時留的電話不代表平臺可以隨意使用,侵犯用戶隱私。”
00后女生馮睿也經常收到脈脈的“召回”信息,但作為一名商業記者,脈脈匹配的崗位卻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網絡寫手一類。”
不止如此,文中還提到,馮睿曾花0.1元參與了脈脈為期一個月的體驗會員活動,而脈脈在并未給馮睿發短信或打電話確認自動扣費的情況下,繼續扣了4個月的會員費,一共272元。
類似的例子,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不勝枚舉。
截至2023年10月16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檢索“脈脈”二字,可以查到共有5678條投訴中包含搜索詞脈脈。
對于脈脈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未經提示自動扣費上。
其中,還有一名用戶稱,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惡意扣費588元,并且已經發生兩次,合計扣費1176元。
鏡觀臺的文中還提到,脈脈曾因“未經許可,以朋友名義向未注冊用戶發送短信”而被告上法庭,被判罰停止相關侵權行為,并公開道歉。
知乎上關于“如何評價脈脈APP”的話題下,也有網友分享了自己收到脈脈的騷擾短信,并稱其是家很沒有邊界感的公司。
在百度百科中標注為“一款移動端人脈社交應用”的脈脈,似乎越來越不受互聯網打工人的待見了。
2
盈利難題
脈脈遭到吐槽的原因,鏡觀臺在文中實際已經道破。
在用戶增長和商業化變現壓力下,脈脈迫切地需要召回和激活用戶。
簡單來說,就是著急掙錢了。
根據公開資料,自2013年10月成立至今,也有10年了,脈脈似乎仍在為公司的盈利問題苦惱。
脈脈創始人林凡曾表示,脈脈的主要營收包括廣告、to C的會員收費、to B的招聘這三大塊,比例大概在40%、40%以及20%。
不過脈脈曾多次因用戶爆料信息,被推向了企業的對立面,甚至惹了不少官司。
天眼查APP顯示,脈脈的主體公司“北京淘友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有128條司法風險,其中不乏一些包括百度、新浪、蘇寧、餓了么等在內的互聯網大廠。
脈脈廣告部還表示,因為職言板塊的內容,廣告主都不投預算了。
C端業務方面,主要是通過會員服務收費,包括VIP會員、招聘個人會員、商務會員、銷售會員,價格從68元/月、198元/月、288元/月不等,包年價格則高達688元,甚至1598元、1898元。
在B端業務上,豹變曾發文透露,脈脈面向企業推出企業版會員套餐,該套餐總共為兩檔,6個賬號價格為39800一年,12個賬號則為88000一年。如果一家企業想要在脈脈上做企業號,打造自我的雇主品牌,借助脈脈運營則每年需要交納16800元。
至于實際為脈脈的會員服務買單的數量,很難說有多樂觀。
據悉,脈脈曾對外表示,公司已于2016年12月31日實現盈虧平衡,但2019年10月,林凡又稱“公司接近盈利”,也就是說還沒盈利。
2021年開始,脈脈不再對外公布會員收入,而是把宣傳的重點放在了招聘業務上,并稱其招聘業務在營收中占比已達50%。
2023年初,林凡宣布脈脈成立全新業務品牌“脈脈高聘”,計劃“3年內的市場占有率和營業收入目標,都要超過獵聘,成為中國市場的第一大品牌”。
關鍵是,盯上招聘業務的脈脈,能從中盈利嗎?
3
高聘市場難搶
客觀來說,脈脈的成長速度有點不盡人意。
市界曾提到,脈脈最初的定位,是“職場版微信”,后來,卻逐漸做成了“職場版微博”。
脈脈原本是中國職場社交領域最大的玩家,用戶也多集中在互聯網領域,而互聯網大廠更是聚集在一二線城市,在中高端人才職場社交以及招聘方面,脈脈還真曾具備過一定優勢。
但是脈脈的出圈,很大程度上是靠內容建立起來的,而且還是大廠的各種消息爆料,硬生生把自己玩成了“職場版微博”,錢沒掙到多少,還惹得一身騷。
十年來,通過不斷調整路線,脈脈終于確定了產品定位,主要是面向中高端人才的招聘軟件。
高端人才的招聘痛點則在于發生頻率低、反饋周期長,且大部分是被動性求職,更直白點就是中高端人才多數情況下,是通過內推或者等其他公司來“挖”人。
一方面,市場上已經有了獵聘這樣的主打高端招聘的獵頭公司。
根據北京貴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QuestMobile)的數據,在2021年12月,獵聘的月活躍用戶超過了600萬;而脈脈的月活用戶,僅在380萬左右,與1.2億注冊用戶相比,脈脈月活躍用戶的比例,僅為3.17%。
另一方面,在資本市場上,脈脈似乎也沒把握住最佳時期步入正循環。
根據天眼查,脈脈迄今為止經過4輪融資,自2018年D輪融資以后,在資本市場上幾乎沒了動靜,如今5年過去,才重新找回重點,未來的想象空間就比較有限了。
此外,高端招聘主要依靠熟人推薦,雇主要敢于嘗試啟用新的高管,中高端人才也要適應新的環境,跳槽的成本也比較大,尤其需要找信得過的中間人。
而脈脈自身本就具有一定爭議性,如今對一些老用戶的召回和激活方式,又顯得有些激進。就像開頭出現的情況那樣,脈脈已經在被一些用戶吐槽了。
也許你曾經的確是一顆明珠,但這市場上到處都是明珠,然而機會卻是有限的,錯過了,再想挽回就難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