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之路多坎坷,多點四度沖刺IPO成“救命符”?快訊
在港交所的IPO大門前,多點數智已四次嘗試破門而入,卻屢遭挫折。
在港交所的IPO大門前,多點數智已四次嘗試破門而入,卻屢遭挫折。這位自稱中國最大的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IPO似乎成了它最后的救命稻草。
多點數智的兩大主營業務——零售核心服務云和電子商務服務云,表面上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暗流涌動。電子商務服務云方面,因客戶將O2O運營轉型為內部運營,該業務幾乎被市場淘汰,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幾乎歸零。這無疑是對多點數智的一次重創。
更為嚴峻的是,多點數智在零售核心服務云方面的投入并未帶來預期的回報。盡管其研發的Dmall OS系統旨在助力零售商進行數字化轉型,但高昂的投入并未換來可觀的利潤。自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多點數智的營收雖然保持雙位數增長,但累計虧損卻超過了52億元。銷售毛利率僅為38.25%,遠低于國內外SaaS龍頭企業的水平。這種“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讓多點數智的盈利能力備受質疑。
更為緊迫的是,多點數智的債務壓力與日俱增。截止二季度末,公司賬上現金僅剩4.7億元,而短期借款為主的流動性負債卻高達82.7億元。資產負債率從2019年的316%持續攀升至2024年二季度的620%,資不抵債的現狀讓多點數智的資金鏈面臨斷裂的風險。
除了財務狀況堪憂外,多點數智還飽受關聯交易問題的困擾。其五大客戶均為關聯方,且關聯交易營收占比不斷攀升,已超過80%。這種高度依賴關聯交易的模式,讓市場對其交易價格的真實性、公允性產生質疑。監管層也曾對多點的關聯交易問題提出反饋,但多點并未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反而繼續增加關聯交易比例。這無疑為其IPO之路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公司五大客戶分別為物美集團、麥德龍供應鏈集團、銀川新華集團、重慶百貨集團、百安居實體,營收占比分別為51.6%、19.6%、3.5%、2.9%、0.6%。
這些大客戶全部為關聯方。多點與物美集團實控人均為張文中。此外,物美集團還分別持有麥德龍中國、重慶百貨、新華百貨、百安居中國股權的80%、20.3%、27.7%、70%。
此外,多點數智的商業模式也備受詬病。其主要服務下游零售客戶,但這些客戶正面臨持續的經營壓力和生存威脅。隨著線上零售渠道的興起,線下零售市場遭受重創。多點數智雖然試圖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拯救傳統零售,但效果不佳。其商業模式本質是賣服務解決方案,卻幾乎無法直接為客戶帶來線下流量與生意。這導致客戶在花錢的同時,并不能看到明顯的回報。因此,獨立零售大客戶對多點的服務會更加保守謹慎,這無疑增加了多點數智拓客的難度。
綜上所述,多點數智正面臨著財務狀況惡化、關聯交易問題嚴重、商業模式備受詬病等多重困境。其IPO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即使成功上市,也難以擺脫當前的困境。對于多點數智而言,如何扭轉頹勢、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難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