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之歌跨界并購潮玩,能否走出困境仍是未知數快訊
2025年3月,量子之歌宣布對深圳潮玩企業Letsvan達成并購投資合作,這一舉動被視為其在成人教育業務增長乏力、付費用戶持續流失背景下的“自救”之策。然而,這場跨界并購真的能成為量子之歌的“救命稻草”嗎?
在“谷子經濟”狂飆突進的背景下,中國潮玩市場如火如荼,吸引了眾多資本的矚目。然而,在這股熱潮中,美股上市公司量子之歌的跨界并購舉動卻顯得尤為引人注目且充滿爭議。2025年3月,量子之歌宣布對深圳潮玩企業Letsvan達成并購投資合作,這一舉動被視為其在成人教育業務增長乏力、付費用戶持續流失背景下的“自救”之策。然而,這場跨界并購真的能成為量子之歌的“救命稻草”嗎?
量子之歌的困境顯而易見。2024年第四季度,量子之歌的營收約為人民幣7.27億元,同比減少25.9%,環比減少10.3%,核心支柱業務“個人在線學習”收入更是大幅下滑31.2%。與此同時,截至四季度末,其付費人數較一季度下降了四成,新業務轉型也未能取得顯著成效。在這樣的背景下,量子之歌選擇跨界并購Letsvan,無疑是一場豪賭。
然而,這場豪賭的風險卻不容忽視。首先,量子之歌與Letsvan在用戶群體上存在顯著的差異。量子之歌原有用戶以成人用戶為主,其中中老年群體占比較大,而Letsvan的核心用戶則是Z世代及潮流愛好者。這種代際差異可能導致兩者在消費場景、消費習慣等方面存在割裂,難以形成有效的協同效應。強行嫁接可能導致量子之歌的用戶留存率進一步下滑,加劇其業務困境。
其次,量子之歌在潮玩領域的運營經驗和能力也備受質疑。盡管Letsvan旗下的“WAKUKU”等IP在初期獲得了市場關注,但潮玩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IP的生命周期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量子之歌能否持續打造爆款IP,保持市場競爭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潮玩市場的運營邏輯也與量子之歌原有的在線教育業務存在本質差異,需要其在供應鏈、營銷投放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轉型和升級。
此外,量子之歌還需要面對來自政策環境、市場競爭等多方面的風險。雖然政策環境持續優化,為潮玩行業注入了發展動能,但市場競爭格局的壓迫性卻不容忽視。以泡泡瑪特為首的頭部企業已經形成了多維競爭優勢,量子之歌若想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無疑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天眼查App顯示,量子之歌主要從事成人在線教育,用戶主要為中老年群體,旗下擁有成人在線金融素養知識學習平臺“啟牛學堂”、中老年興趣學習平臺“千尺學堂”、個人價值提升的終身學習平臺“講真課堂”等。此外,量子之歌還推出了“文旅+研學”的游學模式,并布局中老年大健康消費品市場。
網絡上關于量子之歌虛假宣傳和誘導消費的投訴屢見不鮮,僅黑貓投訴一個平臺上就有9000多條對啟牛學堂的投訴,講真課堂的投訴也有6000多條。這些消費者大多遭遇過類似的經歷,先是被短視頻平臺上的低價營銷所吸引,然后被誘導購買昂貴的課程。
裁判文書網此前披露的一起案件顯示,量子之歌旗下子公司安徽登高而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學員告上法院,原告聲稱,講真學堂承諾提供原創視頻素材,提供直播軟件、無人直播軟件,給賬戶漲粉絲,最快5-7天就能變現,所以于2023年10月2日在公司繳費共計3320元報名學。然而,繳費后公司并未按照前期承諾的提供視頻素材,也沒有提供任何軟件,本人也沒有得到任何收益,反而一再誘導消費。
南方周末記者此前以消費者的身份加入啟牛學堂,在參加的9天免費課進入第二天,啟牛學堂的老師就發來證券收益截圖,誘導其購買課程。這樣的路子和非法推薦股票的公司有許多相似之處。這其中有許多消費者還是下沉市場農村的大爺大媽。此前,還有媒體曝光過量子之歌以賺錢為噱頭誘導大爺大媽借網貸購買課程的情況。
頻繁的用戶糾紛,也導致量子之歌退費率居高不下。據財報披露,2021和2022財年,量子之歌分別退還了1.374億元和2.497億元的學費,這些退款金額大約占到了對應財年總營收的8%左右。
綜上所述,量子之歌跨界并購Letsvan的“自救”行動充滿了風險和挑戰。盡管潮玩市場看似前景廣闊,但量子之歌能否借助這股熱潮實現戰略轉型和業務增長,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在這場豪賭中,量子之歌需要謹慎前行,否則可能會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