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特侖蘇被指保質期內變質,孩子喝完出疹子,客服:賠一箱奶快訊
天天消費訊,近日,浙江杭州的一位消費者反映稱,他為上小學的兒子購買了一箱蒙牛特侖蘇牛奶。
天天消費訊,近日,浙江杭州的一位消費者反映稱,他為上小學的兒子購買了一箱蒙牛特侖蘇牛奶。然而,孩子喝完一瓶后,發現牛奶有一股怪味,身上還開始過敏出疹子。該消費者將牛奶倒出后,發現牛奶呈塊狀。
據了解,這箱牛奶是常溫奶,保質期為6個月,生產日期是2023年9月18日。該消費者表示,他是在正規渠道購買的,本以為購買的是放心產品,沒想到卻出現了這種情況。他感到非常氣憤和失望,并希望蒙牛方面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接到投訴后,蒙牛400客服熱線表示可以賠償一箱牛奶。然而,該消費者認為這種賠償方案并不合理。他希望蒙牛方面能夠認真對待此事,并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此前,據媒體報道,今年6月,一個河南網友表示其購買的特侖蘇純牛奶保質期內變“豆腐渣”。該網友表示,他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不存在買到假貨的問題,懷疑是質量問題。對此,客服回應稱:“不是變質,可能運輸途中受到了顛簸,導致雜菌侵入產生的類似情況。因為它是殺菌滅菌之后的牛奶,有菌侵入就會產生相應的一個反應。”
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類似投訴。截至發稿,黑貓投訴平臺特侖蘇投訴量累計379條,其中245條已獲回復,180條已完成。其中,不少網友投訴特侖蘇保質期內變質。
有網友投訴稱,2022年12月在鳳凰云商城購買2箱特侖蘇有機純牛奶,生產日期為:2022年11月21日,于2023年3月11日取了一瓶來喝,剛喝幾口,感覺有點像酸豆漿的味道,很多顆料狀雜質,于是用一個礦泉水瓶倒出來,發現很多沉淀雜質,事后肚子一直不舒服。他向官方客服反映后,客服表示安排工作人員上門聯系取樣收貨,并安排售后處理。但距離他反映該問題過去5天,蒙牛仍然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以及該情況怎么樣處理。他懇請相關部門介入,對于有質量問題的企業嚴查,并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給予賠償,以保證消費者喝得健康。
另外一位網友于今年10月13日在世紀華聯購買一件特侖蘇牛奶,于10月27日打開后,小孩喝出怪味,大人也嘗了一下,明顯區別于平常食用的牛奶,倒入杯子發現明顯結塊,和日常的酸奶差不多。聯系包裝上的蒙牛電話400-660-3333,其告知產品確實異常,讓該網友提供產品的批號!結果對接人員后期處理推諉,僅提供他們的檢測報告!該網友呼吁相關部門根據消費者保護法等法律進行處理,協調賠償,退一賠五!
還有一位網友于10月16日晚喝了一瓶特侖蘇純牛奶,味道粘稠發酸。17日早上打電話給特侖蘇客服,得到的回應是賠償一箱奶。該網友不同意如此賠償,因為商品是在保質期內,后續溝通無果。該網友稱,客服一直一套說辭,說沒有權限,最大賠償就只能賠一箱奶,讓客服向上反映,一直拒不接受,并且一直拖不處理。
特侖蘇誕生于2005年,是蒙牛旗下高端奶品牌。“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曾經,伴隨著這句廣告語,蒙牛特侖蘇打開了高端常溫奶的市場,成為乳制品行業的最大單品,2021年銷售額就突破了300億元大關,而當年蒙牛總營收為881億元,占比超30%。
半年報顯示,蒙牛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11.19億元,同比增長7.1%;毛利196.3億元,同比增長12.44%,期間毛利率為38.4%;然而公司上半年增收不增利,權益股東應占利潤同比減少19.48%至30.2億元。
具體來看,液態奶業務是蒙牛主要營收支柱,主要產品及品牌包括UHT奶(特侖蘇、精選牧場)、常溫酸奶(純甄)、常溫乳飲料(真果粒、酸酸乳)、低溫酸奶(蒙牛0蔗糖純酸奶、冠益乳、每日鮮酪)、低溫乳飲料(優益C)、鮮奶(每日鮮語、小鮮語、蒙牛現代牧場)。
液態奶業務上半年實現營收416.4億元,占公司總營收比例約81.5%,雖然較去年同期的83.1%有所減少,但依然在八成以上。上半年,作為公司第二大板塊的冰淇淋業務營收約43.09億元,占比則僅為8.7%,奶粉、奶酪板塊的營收占比則更小。
食品安全無小事,希望蒙牛認真對待此事,并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來解決問題。同時提醒消費者,牛奶飲用前一定要先看再聞,無論是否在保質期內,只要是變質牛奶都不可飲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