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增長乏力、風險指標遜色,北京銀行頻繁受罰凸顯內控薄弱快訊
近兩年,隨著息差下行,中大型銀行面臨業績壓力,給不少銀行經營帶來挑戰。2023年,北京銀行營業收入達667.11億元,同比微增0.66%,歸母凈利潤為256.24億元,增長3.49%。
北京銀行近一年多來,除了面臨業績的壓力外,還頻繁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引發了廣泛關注。
近兩年,隨著息差下行,中大型銀行面臨業績壓力,給不少銀行經營帶來挑戰。2023年,北京銀行營業收入達667.11億元,同比微增0.66%,歸母凈利潤為256.24億元,增長3.49%。
《眼鏡財經》注意到,北京銀行業績增速明顯放緩,同時與東、西部上市城商行相比,北京銀行的盈利能力稍顯不足。
此外,作為首家資產突破3萬億元的城商行,其在存貸款增速和資產質量等方面未能領先,引發投資者關注。加之近一年多來,北京銀行頻頻受罰,繼2023年6月的4800萬元罰款后,僅在今年前三月就累計被罰超過600萬元,暴露出其內部管理的薄弱環節。
多項關鍵數據表現不及同業
北京銀行是目前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的城商行之一。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其表內總資產就已達3.03萬億元,是首家突破3萬億元資產規模的城商行。
然而,盡管資產規模居領先地位,北京銀行在業績和風險指標方面未能全面領先于后起之秀。
截至2023年底,29家上市城商行中,資產增速超過10%的城商行達15家,其中包括齊魯銀行、成都銀行、青島銀行、蘇州銀行和寧波銀行。
與此相比,北京銀行2022年資產增速為10.65%,而同樣資產超過3.4萬億元的江蘇銀行增速達14.20%,顯著領先北京銀行。
貸款方面,北京銀行2022年實現貸款總額2.02萬億元,增速為12.13%,相比之下,江蘇銀行增速為12.32%。
存款方面,2023年有7家城商行的存款總額超過萬億元,北京銀行的存款總額最高,超過2萬億元,但增速僅為8.18%。相比之下,寧波銀行的存款增速達20.76%,成都銀行、威海銀行、江蘇銀行、哈爾濱銀行和蘇州銀行的存款增速也均高于北京銀行。
在凈利潤方面,2023年全國城商行的凈利潤總額為2931億元,增長14.8%,較上年提高8.2個百分點。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位列前三,凈利潤分別為300.13億元、257.32億元和256.09億元,
而北京銀行的凈利潤增速為3.22%,明顯低于江蘇銀行和寧波銀行這些同業。
北京銀行頻頻受罰成焦點
北京銀行近一年多來,除了面臨業績的壓力外,還頻繁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引發了廣泛關注。
2024年6月7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山東監管局公布信息顯示,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分行濱河小微支行因貸款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35萬元。濟南分行濱河小微支行行長姚曉莉也因此事受到了警告。
《眼鏡財經》注意到,僅僅不到一年前的2023年6月21日,北京銀行保險監局曾對北京銀行及其相關負責人進行行政處罰,總罰款達4830萬元,原因包括小微企業劃型不準確、收費政策執行及整改不到位、房地產類業務違規等14項違法違規行為。
今年上半年以來,北京銀行頻頻受到罰單的困擾。2024年1月2日,北京銀行聊城分行因“貸款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30萬元;2024年1月19日,寧波分行因“房地產業務管理不審慎”被罰款50萬元;同月8日,無錫分行因“項目貸款‘三查’管理不到位,票據業務貿易背景審查不到位”被罰款85萬元。
今年2月份,北京銀行因多項違法違規事實被罰款330萬元,其中包括EAST數據問題、存款分戶賬流水數據漏報、個人存款分戶賬明細記錄數據錯報等十項。
此后在3月和5月,北京銀行烏魯木齊光明路支行和南昌分行也因不同程度的違法違規事項分別受到數十萬元的罰款處罰。
據《眼鏡財經》的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至今,北京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已收到超過5張罰單,累計罰款金額超過600萬元。
核心風險指標表現不佳
在A股17家上市城商行中,北京銀行的核心指標相對于同行表現遜色。
以不良貸款率為例,截至2023年,A股17家上市城商行中,成都銀行的不良率最低,為0.68%,而鄭州銀行最高,為1.87%。北京銀行的不良率為1.32%,位列第12位;而江蘇銀行則以0.91%的不良率進入前十名。
盡管北京銀行已實現了不良率連續三年下降,但關注類貸款占比卻連續三年上升。截至2021年末至2023年末,北京銀行的關注類貸款余額從247.24億元增至358.47億元,占比分別從1.48%上升至1.78%。這一趨勢可能暗示銀行尚未完全消除潛在的不良貸款風險,而將一些潛在不良貸款重新分類為關注類貸款。
與此同時,2023年北京銀行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為216.78%,在A股17家上市銀行中排名第14位,處于較低水平,僅略高于蘭州銀行、西安銀行和鄭州銀行。相比之下,江蘇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378.13%,蘇州銀行更高達522.77%。
這些數據顯示,北京銀行在關鍵風險指標上面臨挑戰,需要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和風險管理能力。
《眼鏡財經》注意到,盡管北京銀行在資產規模上占據領先地位,但其業績增長緩慢,風險管理指標表現遜色,與同行相比缺乏競爭力。加之頻繁受到監管處罰,暴露出內部管理的薄弱環節。這些問題表明,北京銀行在未來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來提升自身競爭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從而消除市場和投資者的擔憂。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