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累虧超22億!Keep如何留住用戶?快訊
過去一年來,旅游市場火爆,淄博、哈爾濱、天水等多個城市出圈,當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奔赴旅游景點,居家健身的紅利快速消退之后,以“讓世界動起來”為使命的運動科技公司Keep如何“keep”更多用戶?
過去一年來,旅游市場火爆,淄博、哈爾濱、天水等多個城市出圈,當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奔赴旅游景點,居家健身的紅利快速消退之后,以“讓世界動起來”為使命的運動科技公司Keep如何“keep”更多用戶?
3月28日晚間,Keep發布了2023年財報。報告期內,Keep的總收入為21.38億元,同比減少3.3%;經調整凈虧損為2.954億元,同比收窄55.7%,經調整凈虧損率為13.8%。
何時盈利仍是Keep至今面臨的大難題,上市之前,2019年—2022年,Keep經調整虧損凈額分別為3.665億元、1.064億元、8.265億元、6.669億元,加上2023年,Keep五年累計虧損22.617億元。
Keep自2015年上線便快速獲得了用戶的青睞,2023年7月,經歷重重波折,Keep頂著“港股運動科技第一股”的光環成功上市,市值一度超過150億港元。但做生意似乎比健身和減肥要難,收入下降、持續虧損之下,資本市場的信心和耐心也逐漸遠去,自2023年8月22日達到高點后,Keep股價一路震蕩下跌,目前在4港元/股徘徊,最新市值為21.34億港元。
(蔡淑敏/攝)
月活用戶、付費會員雙雙流失
從Keep的營收結構來看,原本貢獻最大的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收入從2022年的11.37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9.46億元,同比下滑16.8%。對此財報解釋稱,該減少主要由于在充滿挑戰的大環境中,整體線上消費者情緒低于預期;2023年線下休閑及旅游活動增加,導致室內運動產品消費減少;為改善業務狀況及減少虧損,公司繼續實行降本增效的戰略,包括對有關產品開發、部署及營銷的成本管控策略。
線上會員及付費內容取代自由品牌運動產品,成為了Keep2023年營收占比最大的業務,該業務去年營收9.96億元,同比增長了11.4%,但這一增長并非因為付費會員增多,而是由于虛擬體育賽事業務的增長,月活用戶的月平均收入增加。
根據關鍵運營數據,2023年,Keep的月活躍用戶為2975.6萬名,相比2022年的月活減少了663.2萬名,同比下滑18.22%;平均月度訂閱會員為319.3萬名,同比減少了42.8萬名,下滑11.82%;而每名月活躍用戶的每月平均收入從2022年的5.1元增長到了2023年的6.0元,同比上漲了17.65%。
Keep會通過自主設計的實體獎牌、虛擬權益等,以及和熱門IP、知名品牌、馬拉松賽事等進行合作,來吸引和激勵用戶付費參與活動。財報顯示,2023年每名虛擬體育賽事付費用戶平均收入同比增長超30%。
換言之,活躍留存用戶每個月花的錢更多了,從而抵消了月活和付費會員減少所帶來的影響。對比2019年—2022年Keep的季度關鍵運營數據看,體育運動受季節性影響,一般二、三季度的活躍用戶要明顯高于一、四季度,在這四年里,每名活躍用戶的平均收入是呈波動上漲趨勢,月活用戶和付費會員也是上漲趨勢,尤其是在2020年和2021年有明顯的上漲,但如今情況發生了變化。
成本降在哪里?
2023年,和大多數科技公司一樣,Keep也在控制成本減負,營業成本同比減少10.3%至11.76億元,降幅顯著高于3.3%的營收下滑幅度。
拆解財報看,Keep的降本表現在多個方面,但部分業務的成本也出現了明顯上漲。
虛擬體育賽事業務的發展推動了Keep線上會員和付費內容營收的增長,但也給Keep在2023年增加了2680萬的成本。財報顯示,由于雇員福利、內容相關成本、支付給第三方應用商店和其他渠道的渠道費用的減少,抵消了虛擬體育賽事的成本增加,線上會員及付費內容的整體營業成本減少了9.5%。
另外,除了上述兩大業務,2023年,Keep廣告及其他收入為1.96億元,同比增長8.6%,但這一業務的營業成本大幅增加了43.5%至1.22億元。財報解釋稱,主要由于線上至線下整合營銷有關的廣告成本增加了3190萬元。
2023年,科技公司裁員風潮延續。截至2023年12月31日,Keep擁有955名全職雇員,相比上一年年末減少了288名,相關的雇員福利開支也減少了1.27億元。
另外,在2023年,由于自有品牌健身產品收入減少等原因,Keep的履約開支同比減少了22.8%;公司減少若干營銷活動和提高用戶獲取效率,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減少11.9%;研發人員成本(包括相關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云計算服務費用、外包及其他勞務成本減少,研發開支也減少了16.2%。
裁撤線下業務
日前,據電廠報道,Keep計劃收縮線下健身運動空間Keepland,在運營部門進行了裁員,廣州的拓店計劃也因為裁員宣告結束。同時,目前北京仍在營業中的Keepland也將在租約到期后不再續簽,陸續關閉自營門店。
對此,Keep方面在回應媒體時表示,此舉屬于正常業務調整,同時表示Keepland近期暫停了廣州9家合作門店的運營。廣州此前也僅有這9家合作門店。
Keep上市前的全球發售文件顯示,Keepland健身中心屬于公司的試驗計劃,Keep認為,Keepland健身中心提供的線下健身體驗,以及Keep精選健身課程可加深品牌參與度及忠誠度、增加用戶觸點及進一步推動訂閱會員轉化。
截至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Keep在北京擁有和經營的Keepland健身中心分別為13家、9家、9家及7家。
不過,由于線下運營模式過重,Keep也嘗試過進行調整。2021年,Keep與8家健身房合作提供Keep優選健身館課程,到了2022年,合作健身房的數量就增加到了90家。彼時,Keep表示,預期將大幅擴大線下健身課程對客戶的曝光率,同時遠離健身中心的繁重實體運營。此外,當時Keepland健身中心及Keep優選健身館課程的定價為每人每節49元至89元。
Keepland健身中心產生的收入屬于“廣告及其他”中的其他,從過去5年的數據來看,Keep廣告及其他的營收始終未突破2億元,且對整體營收的貢獻比例從2019年的17.5%滑落到近年來的不到10%,毛利亦遠低于其他兩大主營業務。
對于接下來的工作重點,Keep在財報中稱,將投資于沉浸式、獨家和專業的線上健身內容,獲取并留住優質用戶;擴展和完善戶外功能和產品;開發和應用新技術和智能功能,探索AI技術在海外市場的應用機會;持續推動用戶轉化,提升商業化效率,以及和知名品牌合作來獲取新用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