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柿餅保質期內發霉,自創“食品安全法”降低賠償標準快訊
據1818黃金眼報道,近日,孫女士通過盒馬APP下單買了一些商品,其中有一盒價值21元的柿餅。到貨后不到一小時,孫女士發現柿餅上有霉斑,立即拍照取證發給了客服。
天天消費訊,據1818黃金眼報道,近日,孫女士通過盒馬APP下單買了一些商品,其中有一盒價值21元的柿餅。到貨后不到一小時,孫女士發現柿餅上有霉斑,立即拍照取證發給了客服。
孫女士認為應該按照《食品安全法》頂格賠償1000元,客服則表示,按照盒馬新推出的“食品安全法”,不足五百賠五百,超過五百賠一千。
孫女士提出質疑,不足五百賠五百,超過五百賠一千,是誰規定的?客服回復稱:是我們公司的食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法律專家表示,法律中規定編造法律觸犯造謠罪,誹謗罪,敲詐勒索罪等。因為編造虛假的法律條文是屬于散播謠言的范疇之內,根據我們國家法律的規定,如果散播虛假的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最終,盒馬公關部門回應稱,將給顧客提供一千元的補償,并提醒消費者注意儲藏。
食品安全問題頻出
值得注意的是,盒馬之前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2023年12月,陜西西安的一位消費者在盒馬門店購買了蔓越莓貝果,吃的時候發現里面有螺絲釘,隨即向盒馬客服與12315進行了投訴。盒馬客服表示可以退款+換貨+賠償1000元,并詢問能否刪除投訴內容。
2023年1月28日,一位網友通過短視頻平臺上傳一則視頻,視頻顯示,在南京仙林的一家盒馬鮮生商超的熟食柜臺內,有蟑螂在爬行。隨后,盒馬鮮生總部工作人員也針對此事進行了回應,表示已經要求門店迅速進行自查,而門店所有熱食都加蓋銷售,保障衛生安全,同時會加強門店員工服務意識培訓。
2022年7月10日,杭州一女子在盒馬鮮生解百店內就餐時,在螃蟹菜品中吃出活蛆。雖然事后的工作人員退全款來平息此事,但也不得不令消費者“投鼠忌器”。
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盒馬”,投訴量高達9100條,問題涉及食品過期、食品變質、吃到異物等等。
此外,盒馬多個門店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處罰,問題涉及涂改生產日期、食品霉變生蟲、獸藥殘留及重金屬超標等。
2023年12月,因銷售生產日期被涂改食品,西安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空港新城第一分公司被沒收違法所得625.9元,罰款人民幣1萬元。成都盒馬鮮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武侯新城分公司因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龍眼”,被武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7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
2023年5月,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楊浦第四分公司因生產經營霉變生蟲的食品,被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管局罰款6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1.8元。
2023年4月,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浦東第十四分公司因銷售商品實際量與標注量或者實際量與貿易結算量計量偏差超過規定,被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萬元。上海盒馬靜安第二分公司因生產經營農藥殘留、獸藥殘留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處罰2次,共計罰款10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393.3元。
2023年4月,北京盒馬十里堡分公司因經營重金屬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梭子蟹,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罰款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590元。因銷售的“冰鮮三文魚魚腩”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要求,位于北京市通州區的華北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新華東街分公司,被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罰款5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1140元。
2023年3月,華北盒馬雙清路分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經營的“鮮活叉尾回魚(養殖)”“鮮活草魚”“鮮活松花鯉魚”等產品獸藥殘留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被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罰款1萬元。
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僅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就曾受到至少20次行政處罰,其中多次處罰都與食品安全有關。
盒馬鮮生正跌落神壇
盒馬鮮生作為新零售行業的“先驅者”,一直頗受業內與消費者追捧。網上曾流傳著:“盒馬摸著石頭過河,中國零售摸著盒馬過河”的話語。然而,一直以高品質、高標準被消費者喜愛的盒馬鮮生正跌落神壇。
對于以新零售起家、定位為中產階級提供生活解決方案的盒馬來說,主打的是質優、價格合理的商品,因此在綜合了商品品質、價格、服務體驗、購物環境多方面的考慮后,用戶也愿意為其買單。而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背景下,盒馬勢必會失去一部分用戶。
同時,伴隨數字生活化、社區團購、最后一公里等等的深入與普及,用戶在線上購買生鮮產品的渠道變多,不論是選擇更便宜的美團優選、淘菜菜,還是平價的京東到家,都能夠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盒馬的不可替代性進一步被削弱。
去年7月,盒馬推出“移山價”,從榴蓮千層到雞蛋牛奶,全面對標山姆。侯毅視之為盒馬生死變革之戰,通過價格力競爭進行自我加壓。其后盒馬動作頻頻,包括線上線下不同價、提升配送門檻至99元、收取1元包裝費等。
據悉,阿里內部曾對盒馬新零售的模式寄予厚望,包括不設上限的資金支持等。但沒少折騰的盒馬卻一直受困于“盈利”。
2023年3月,阿里宣布“1+6+N”的拆分改革,1為阿里巴巴集團,6為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N代表新拆分可獨立上市的多家業務公司,包含盒馬等。
此后,盒馬也被批準啟動上市計劃。但到了11月,盒馬的上市計劃被披露暫緩。而在上市計劃擱淺后,盒馬身陷輿論風波,多次傳出被出售,撤店關門等消息。
今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盒馬鮮生的管理會上發表了內部講話,重申了盒馬的組織建設、文化建設,強調了企業價值觀。盒馬團隊因為去年快速擴張,管理和人力資源跟不上開店的速度,領取了阿里組織部大會的爛草莓獎。而這個獎也表明了張勇對現階段盒馬的不滿和期待。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隨著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盒馬鮮生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高品質形象。
如今的盒馬,是時候作出改變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