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盧偉冰再懟一加:揭秘“縫隙”和“點膠”真相,質量不容忽視快訊
最近,關于手機行業兩大巨頭小米和一加之間的爭議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關注。
最近,關于手機行業兩大巨頭小米和一加之間的爭議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關注。盧偉冰在一篇帖子中提到了最新一款手機存在的“縫隙”和“點膠”問題,并呼吁專業人士對此進行深入分析并調查相關原因。這篇帖子迅速引起了大量網友的共鳴,尤其是對一加12手機的用戶。
針對這些指責,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發表了回應,聲明這些問題并非產品質量或設計所導致,并表示已要求客服開通綠色通道,以第一時間滿足用戶換貨或退貨的需求。他還批評了一些品牌的高管頻繁下場誤導公眾,這種行為實在令人不悅。
隨后,小米子公司Redmi的市場總經理兼品牌發言人王騰也卷入了這場爭論。他詳細解釋了屏幕的峰值亮度和手動亮度,并表示在產品宣傳中使用“峰值亮度”這一術語是相對常見的做法。他還指出,一些競爭對手得知小米K70Pro的峰值亮度可達4000nit后,急于通過提高自家產品峰值亮度至4500nit來展示自身的“產品優勢”。
作為回應,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國際部總裁和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微博上詳細解釋了“縫隙”和“點膠”問題的起因。
他認為,“縫隙”主要由以下四個因素造成:使用了三種不同材質的電池蓋/相機裝飾/中框;整機厚度過大(9.15mm),導致圓角變大,進而產生較大的縫隙;不同品牌之間的設計公差并不統一;而品控公差標準過大,則會導致出現“縫隙”;而正負公差的偏差又進一步放大了“縫隙”,形成了從“縫隙”到“孔洞”的視覺效果。
為解決“縫隙”問題,采用了“點膠”的緊急措施。然而,如果點膠操作不在無塵工廠進行,很容易粘上異物。由于膠水不透明,點膠后會出現明顯的白色拉痕。此外,由于點膠是人工操作,形狀也會有所不同,這可能對外觀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不過分追求外觀的精致度,使用起來并不會有太大問題。
從技術角度來看,這場爭議實際上圍繞著產品設計和制造工藝的問題展開。不同廠商之間的競爭往往促使宣傳手段的使用,這種夸大和變相夸張的宣傳常常讓消費者感到困惑和失望。
在這次爭議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廠商都為自家產品辯護,但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的存在。
對消費者而言,他們應更加注重產品的實際體驗和性能,并不僅僅關注宣傳中的各種參數。同時,行業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產品質量和宣傳的監管,以確保消費者能夠真正獲得符合承諾的產品。
這次爭議揭示了手機行業競爭激烈、宣傳手段不一致等問題。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更加客觀和理性地評估產品,同時,行業監管部門也應加強監管,確保消費者的權益得到充分保護。
你對此消息感覺如何?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