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塔,扶不起阿斗?高層頻繁換防讓長安的高端化撲朔迷離快訊
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這個寓言如果用在汽車品牌上,你說哪個車企會實至名歸,那非長安阿維塔莫屬。
為什么說這樣說呢?
“阿維塔AVATR”是有“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方聯手的模式,號稱“最強合伙人”。
事實上,阿維塔并非長安的“新生兒”,其前身為“長安蔚來”,是長安與蔚來合股成立的品牌。
為了不被市場“拋棄”,蔚來離開后,長安通過增資的方式“引進”了華為和寧德時代這兩位重量級朋友。
但是,長安汽車新能源品牌矩陣包括阿維塔、深藍、啟源,單從持股比例上看,阿維塔與長安汽車的關系不及深藍和啟源。
論上心程度,一看都明了。
這個車企最強合伙人讓我想到“新東方”起家的故事。
單獨實力都強大,實際凝集效果沒多大卵用,都不能為阿維塔提供獨家競爭力。特別最近,阿維塔高層頻繁變動,長安集團想找到肱股賢臣(諸葛亮之流)將資源發揮到實處,將高端調性扶上實位。
這不,譚本宏去職、調回長安;長安董事長朱華榮親自掛帥、御駕親征。
陳卓升任阿維塔科技總裁,全面負責阿維塔科技的經營管理工作;還有長安汽車副總裁王孝飛,將協助阿維塔科技董事長,在該公司企業經營、重大項目推進、關鍵業務運營等方面開展工作。
小編還是想感慨一聲“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結果不好,當然要復盤、復盤、再復盤……。
到底是啥原因造成的頻繁換防呢?
銷量慘淡、長期虧損。
最新數據顯示,阿維塔11月交付4080臺。今年1到11月,總共交付了21483輛。不過,11月10阿維塔12上市,官方說大定已經超20000臺,12月全面開始批量交付。
不過,2023年阿維塔的銷售目標是10萬輛, 1到11月阿維塔汽車總共交付了21483輛,僅完成了目標的22%。
此前,譚本宏曾表示,阿維塔品牌今年的銷量最終預計會在3萬-3.5萬輛左右。如今,這一目標也是難以完成。
與銷量同步還有嚴重的財務的虧損。
財報顯示,2020年—2022年,阿維塔分別虧損1.5億元、2.1億元和20.16億元,2023年上半年虧損約17.56億元。
阿維塔2023H1業績情況,圖源長安汽車半年報
這才四年,窟窿就撐破40億RMB,而且,還逐年加大…….。
你說朱華榮不著急嗎?長安集團今年銷量大概率連吉利和奇瑞都干不過。
所以長安集團董事長要親自坐鎮阿維塔,也是無奈之舉。
其實阿維塔和蔚小理相比,顏值悅然在線,LOGO相當國際范,駕艙里的科技體驗也是最酷的。
好車,為啥沒有好的銷量?
更重要,網傳阿維塔2025要赴港上市。
要上市,就得拿出像樣的成績單,看看這倒計時不多了,還不趕緊……。
改革、改革!
或許,這就是朱華榮換掉譚本宏,扶馬陳卓上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然。怎么給各位利益相關者和父老鄉親們一個說法。
都說換手如換刀,換上陳卓后的阿維塔,能達到朱華榮的預期嗎?
很能說!
大家都知道華為和寧德時代,是車圈兩大“海王”,和眾多車企都有不同維度的合作。
合作嘛,名頭啥的都是虛的,落到實處,講的是“互換之道”,你綁多少利益給我,我綁多少資源給你。
而阿維塔的籌碼,顯然不夠重。
比如和華為的“互換”。
華為的“親兒子”是問界,享受最硬核的“智選車”套餐,而給阿維塔的,只能是次一等的“Hi”套餐,算是“義子”待遇。
因此,阿維塔打華為牌,盡管力度很大,但效果一般。消費者不是傻子,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清楚。寧德時代對阿維塔也有所保留。
寧德時代不只是入股“阿維塔”,還入股了哪吒汽車、吉利極氪等,同樣為它們提供電池及相關技術。
更嚴重的,在2022年阿維塔11和阿維塔011(聯名限量款)上市時,華為最先進的HarmonyOS沒給它搭載,寧德時代最先進的麒麟電池,也沒給它搭載……。
華為和寧德時代,多半給的是蹭名效果。
這樣的模式,充其量,只能讓長安在車圈顯擺下“資源整合”的能力,資本層面上講講故事,短期內拉拉股市,僅此而已。
想靠這個打造獨家競爭力?
難,是真難!
和阿維塔運營模式極其相似上汽智己就給出答案。
2021年初,智己汽車全球首發品牌“IM智己”,由“上汽+浦東新區+阿里巴巴”三方聯合打造,定位為“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致力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全力探索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結果,不是最近智己LS6上市后瘋狂降價,也起不了量。
12月1日,智己公布了價值37,600元的“冬季限時權益”,針對旗下主銷車型智己LS6展開暗降。
這個上汽高端自主品牌,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資源有資源。不是玩的接地氣價格,它也逃脫不了被遺忘命運。
但問題來了,阿維塔如果降到20萬左右,長安“深藍”和“啟源”該怎么辦?
在官網你發現阿維塔11的起售價在30萬元左右,成交均價在33萬元左右。在各大社媒平臺,阿維塔11往往被拿去跟Model Y、問界M7、理想L9、小鵬G9、蔚來ES8等車型相比。
在智能座艙方面,阿維塔11鴻蒙版在今年8月24才正式上市。座艙系統是基于HarmonyOS開發的,但作為與華為保持更為密切合作造車的AITO品牌,問界M7搭載的鴻蒙智能座艙3.0,在性能體驗上顯然更加優異。
在智能駕駛方面,阿維塔11與小鵬G9同為主打智能駕駛的車型,阿維塔11搭載華為高性能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擁有3顆激光雷達、6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和13顆高清攝像頭,而小鵬G9擁有2顆激光雷達、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11顆車外攝像頭。
與阿維塔11相比,舊款小鵬G9稍顯競爭力不足,但是今年9月份小鵬上市了2024款小鵬G9,新車售價區間為26.39-35.99萬元,比阿維塔11的最低售價少了3-4萬元,對價格敏感且搖擺不定的消費者來說,降價增配的小鵬G9當然“更香”。
就以上分析看,業內的普遍看法是,阿維塔11價格略高一些,但對比其他競品,在產品力方面并沒有突破式的“遙遙領先”。
更關鍵的是,阿維塔的高端品牌定位與形象,至今既沒收獲市場聲量,也沒收獲用戶感知。如果要大降價,基本就與“高端”無緣了。最終,不出意外會成為另一個智己,那對長安就相當雞肋了。
阿維塔品牌誕生的時候,朱華榮曾說過:“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判斷和信念,十年內,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中國品牌,這也是我對阿維塔的期許。
”所以阿維塔,大概率不會降到30萬以下。
雖然,這次長安集團下大力氣改變自己管理層,但能否改變阿維塔目前困境,大概率成不了。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智能定位不清晰。相比,小鵬高階智駕、蔚來換電、理想家庭用戶、仰望炫科技、問界鴻蒙智行生態賦能。甚至還沒上市小米汽車主打“人車家生態”都對它有威脅。
此時,作為長安高端你能想到阿維塔主打是什么?
雖然此次換陳卓全面執掌阿維塔要去實現朱華榮夢想,可能會主打營銷。但對比起會玩流量起家新勢力,阿維塔會有聲量嗎?那敬請去期待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