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分析師:人形機器人未來25年或創造7萬億美元的市場快訊
花旗全球洞察分析師 Rob Garlick 和 Wenyan Fei 在《Opening Bid》節目中探討了未來 25 年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前景,分析師預計,僅僅因為人形機器人能夠完成某項任務。
12 月 5 日消息,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形機器人逐漸從科幻走向現實。近日,花旗全球洞察分析師 Rob Garlick 和 Wenyan Fei 在《Opening Bid》節目中探討了未來 25 年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前景。
分析師指出,雖然機器人技術已有一定歷史,但近期的一系列技術突破,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進步,為人形機器人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預計未來 25 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驚人的 7 萬億美元(備注:當前約 50.92 萬億元人民幣)。
分析師認為,人形機器人最有可能取得重大進展的領域之一是家庭服務。未來,能夠完成家務勞動,如疊衣服、割草等,以及照顧老年人的機器人有望迎來快速增長。此外,物流、建筑和食品配送等領域也將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應用場景。
特斯拉的 Optimus 是目前備受矚目的人形機器人之一,但全球范圍內還有數十家公司在積極研發類似產品。分析師表示,目前已有超過 50 種不同類型的人形機器人正在開發中。
盡管家庭市場潛力巨大,但短期內,人形機器人更可能先在工業領域和勞動力市場中得到廣泛應用。分析師預計,一些人形機器人的投資回報期甚至可以短至 36 周。然而,大規模生產人形機器人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成本挑戰,尤其是生產線的建設。
雖然人形機器人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分析師也強調了技術倫理的重要性。他們提醒,僅僅因為人形機器人能夠完成某項任務,并不意味著它們就應該去做。(遠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