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Coin徐明星:區塊鏈產業爆發可能還要十年區塊鏈
?昨日,《商業與生活》首度采訪OKCoin創始人徐明星?!岸急缓诔珊恕?,這是他對自己目前狀態的調侃。OK集團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區塊鏈公司之一,至今已經發展了近六年。
身為創始人的徐明星,也目睹了幾年來幣圈的起起伏伏。在這次訪談中,他回應了多個關于OK的傳聞,包括前段時間“上交國家”,“敵敵畏”和“離職風波”事件,同時對于區塊鏈和OK的未來,他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把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捐給國家
這次,徐明星澄清了他的原話,發展全球業務,重點研發底層技術,隨時準備捐給國家。他講到他的本意是把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捐給國家,結果被外面寫成是把交易所捐給國家。
關于監管領導曾說過的,希望徐明星能夠跟他發的幣做一個了斷,徐明星是這樣解釋的,領導意思是要重點發展區塊鏈技術,不要在搞其他的了,實際上OKCoin沒有發過幣。
對于平臺來講,沒必要造假
關于用戶維權,徐明星認為還是要反思自己,為什么這些人不愿意承擔風險,卻參與了這些風險偏好性的產品,這就需要產品層面有更多的識別。賭博還是投資,不在市場,而在于參與者的心態。投資應該有風控,不能把把去all in。
關于用戶質疑平臺操縱數據這一方面,徐明星回應道:
這么多年來,我們的大部分用戶是國際用戶,說造假的很少。很少一部分用戶認為造假,本質上還是正常的交易損失之后,試圖通過鬧事、編造一些謊言來把投資損失的資產要回去。
對于平臺來講,也沒必要造假。保持中立性,細水長流才是最好的商業策略。很多時候,也根本操作不了,比特幣是一個全球的市場,你跟大勢反了,可能一把就掛了。
被稱為幣圈“黃埔軍?!笔莻€加分項
前一陣OK的離職風波也鬧得沸沸揚揚,似乎OK的人員流動很大,徐明星也有自己的反思。 他說道,從整個行業里來講,我們的硬性制度是末位淘汰10%,加上正常離職的人,離職率可能在15%-20%,這個人員流動水平其實是很正常的。
公司最早的五十多個人里面,有三分之二都還在。這些風波,我覺得是在特定的(市場、監管)環境下,有方方面面的原因,肯定也有我的問題。我是工程師出身,過去沒有管過人,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人,如何去用一些人。
被稱作幣圈“黃埔軍校”,這是表揚,出去的人都打著OKCoin的旗號,這也說明OK企業還是不錯的,至少他們認為是加分項,是認同這家公司的行業地位的。
希望OK做成百年企業
關于未來,他認為區塊鏈產業將會是社會的基礎設施,OK還可以做二十年,三十年,希望做成百年企業。但是現階段,離區塊鏈的真正爆發可能還要十年。
互聯網發展史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最先出來的是游戲門戶,到2010年才開始有團購,外賣。當純線上的業務發展到足夠大之后,線下就不得不去擁抱。
區塊鏈現在是虛擬經濟,聽起來都是這個幣那個幣,都是不服務實體經濟的。其實,把詐騙嚴格執法干掉,代投通過監管手段干掉之后,這個產業其實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區塊鏈分布式記賬可以用在券商里面,可以在銀行里用,可以做得很好的。
現在全球鏈上資產是五千億美金的市值,當市值達到十萬億的時候,什么都可以上鏈,版權、房屋產權、車輛產權、公司的期權都上鏈,資產就可能變成鏈上的token來對應,發展空間巨大。
這就是區塊鏈領域發展的歷程,在它的初級階段,只能從創新的藍海市場開始,OK還是用很長遠的心態看待這件事情的。
技術的發展,大部分不在人們的預期之中。這就是技術的魅力之一,短期內人們會高估它,像VR、AI出來的時候,人們覺得不得了,但現在也沒做出什么。長期內人們又會低估技術,比如移動互聯網,有人說它沒有盈利模式,是PC互聯網的延伸,但到了某一天回頭一看微信、頭條、小米、抖音、滴滴全出來了。
區塊鏈產業能變大變成實體經濟的一部分還要十年,現階段的成功也都是階段性的,舉個例子,你看幣安蹭蹭得就上來了,但也有可能某一天蹭蹭得就沒了。在這個階段,所謂的生態、派系、是不堪一擊的。
OK投資一家企業,更多的還是看他的事情對還是不對,看他的個人能力和團隊能力,不會因為是OK的人就給他加分。我們也投資了很多企業,合作了很多企業,不過沒有要求他們站隊,也沒喊生態,沒有喊OK系這個概念。
OKCoin也在做投資,主要會跟策源、跟馮波一起做一個約十億美金的“產業共贏基金”的母基金。OK正在找基金的管理人,希望它可以成為推動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作為母基金,OK會跟很多區塊鏈的機構去合作。“OK系”、“生態”不是最重要的,“產業共贏”才是。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