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看懂什么是DApp它和傳統的App又有什么不同區塊鏈
區塊鏈2.0是以智能和約平臺為特征的以太坊區塊鏈。從連接用戶日常場景的角度來說,以太坊EVM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一、什么是 DAPP?
DAPP 是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的縮寫,即去中心化應用,也有人稱為分布式應用。它被認為開啟了區塊鏈 3.0 時代。
DAPP 就是在底層區塊鏈平臺衍生的各種分布式應用,是區塊鏈世界中的服務提供形式。DAPP 之于區塊鏈,有些類似 APP 之于 IOS 和 Android。可以認為,DAPP 就是基于 P2P 對等網絡而運行在智能合約之上的分布式應用程序,區塊鏈則為其提供可信的數據記錄。
目前對于 DAPP 的特點尚未取得統一看法,但是基本大同小異,這里試歸納如下。
1. DApp 通過網絡節點去中心化操作。可以運行在用戶的個人設備之上,比如:手機、個人電腦。永遠屬于用戶,也可以自由轉移給任何人。
2. DApp 運行在對等網絡。不依賴中心服務器,不需要專門的通信服務器傳遞消息,也不需要中心數據庫來記數據。數據保存在用戶個人空間,可能是手機,也可能是個人云盤。
3. DApp 數據加密后存儲在區塊鏈上。可以依托于區塊鏈進行產權交易、銷售,承載沒有中介的交易方式。
4. DApp 參與者信息被安全儲存。可以保護數字資產,保證產權不會泄露、被破壞。
5. DApp 必須開源、自治。可以由用戶自由打包生成,簽名標記所屬權。它的發布不受任何機構限制。 各種創意與創新可以自由表達和實現。
從客戶體驗角度,APP 相對于 DAPP 有四大問題,一是截留用戶數據,二是壟斷生態平臺,三是保留用戶權利,四是限制產品標準扼殺創新。
從技術角度,DAPP 與 APP 區別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 APP 在安卓或蘋果系統上安裝并運行;DAPP 在區塊鏈公鏈上開發并結合智能合約;二是 APP 信息存儲在數據服務平臺,可以運營方直接修改;DAPP 數據加密后存儲在區塊鏈,難以篡改。
這就和anbi交易所一樣,依托強大的撮合交易系統和自治管理模式,全球首創“參與挖礦、邀請挖礦、持有挖礦”機制、“多重簽名、離線簽名、分層架構、冷熱錢包隔離”等技術結合的世界級安防體系,成功在開創初期就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DAPP 的分類:
根據去中心化的對象,DAPP 可以進行分類。對于一個中心化服務器而言,包括計算、存儲能力,以及所產生的數據三個方面,而由數據之前的關聯度又產生了某種特定的 " 關系 "。因此一般而言,去中心化包括以下幾類,一是基于計算能力的去中心化(如 POW 機制),二是基于存儲能力的去中心化(如 IPFS),三是基于數據的去中心化(如 STEEMIT);四是基于關系的去中心化(如去中心化 ID)。
根據去中心化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DAPP,分別是中介自動化 DAPP 與中介競爭化 DAPP。其中中介自動化 DAPP 是通過中介自動化而去中心化,如通過區塊鏈轉移產權,把從國家掌控的集中程序轉變成為需要任何中介,原先的中介成為自動化程序;而中介競爭化 DAPP 則是通過競爭去中心化,沒有完全擺脫中介,而是讓參與者選擇他們信任的人,也就是說通過競爭去中心化。
根據網絡服務形式的不同,DAPP 可以分為四類,包括
( 1 ) 媒體播放器,需要 CPU 原生代碼虛擬機來去掉播放器中介;
( 2 ) Web 服務 ( 網站 ) 中介利用用戶數據作惡,需要類似最新的 Lambda 服務器 ( 無數據 Web 服務 ) 來解決;
( 3 ) 運營商中介作惡,需要去中心化 P2P 網絡,的確這也不一定需要區塊鏈;
( 4 ) 基于共識的用戶態智能合約,只有這個需要區塊鏈。這種分類以亦來云創始人陳榕為代表。
二、以太坊DAPP 應用分析
以太坊協議最初是作為一個通過高度通用的語言提供如鏈上契約、提現限制和金融合約、賭博市場等高級功能的升級版密碼學貨幣來構思的。以太坊協議將不直接 " 支持 " 任何應用,但圖靈完備編程語言的存在意味著理論上任意的合約都可以為任何交易類型和應用創建出來。然而關于以太坊更有趣的是,以太坊協議比單純的貨幣走得更遠,圍繞去中心化存儲,去中心化計算和去中心化預測市場以及數十個類似概念建立的協議和去中心化應用,有潛力從根本上提升計算行業的效率,并通過首次添加經濟層為其它的 P2P 協議提供有力支撐,最終,同樣會有大批與金錢毫無關系的應用出現。
以太坊協議實現的任意狀態轉換概念提供了一個具有獨特潛力的平臺;與封閉式的,為諸如數據存儲,賭博或金融等單一目的設計的協議不同,以太坊從設計上是開放式的,并且我們相信它極其適合作為基礎層服務于在將來的年份里出現的極其大量的金融和非金融協議。
根據以太坊白皮書,一般來講,以太坊之上有三種應用。
第一類是金融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強大的用他們的錢管理和參與合約的方法。包括子貨幣,金融衍生品,對沖合約,儲蓄錢包,遺囑,甚至一些種類的全面的雇傭合約。
第二類是半金融應用,這里有錢的存在但也有很重的非金錢的方面,一個完美的例子是為解決計算問題而設的自我強制懸賞。
最后還有完全的非金融應用,如在線投票和去中心化治理。
1、token 系統
鏈上 token 系統有很多應用,從 " 代表如美元或黃金等資產的子貨幣 " 到 " 公司股票 ",單獨的 token 代表 " 智能資產 ",安全的不可偽造的 " 優惠券 ",甚至與傳統價值完全沒有聯系的用來進行 " 積分獎勵 " 的 token 系統。
在以太坊中實施 token 系統容易得讓人吃驚。關鍵的一點是理解,所有的貨幣或者 token 系統,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帶有如下操作的數據庫:從 A 中減去 X 單位并把 X 單位加到 B 上,前提條件是 ( 1 ) A 在交易之前有至少 X 單位以及 ( 2 ) 交易被 A 批準。實施一個 token 系統就是把這樣一個邏輯實施到一個合約中去。
2、金融衍生品和價值穩定的貨幣
金融衍生品是 " 智能合約 " 的最普遍的應用,也是最易于用代碼實現的之一。實現金融合約的主要挑戰是它們中的大部分需要參照一個外部的價格發布器;例如,一個需求非常大的應用是一個用來對沖以太幣(或其它密碼學貨幣)相對美元價格波動的智能合約,但該合約需要知道以太幣相對美元的價格。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由某特定機構(例如納斯達克)維護的 " 數據提供合約 " 進行,該合約的設計使得該機構能夠根據需要更新合約,并提供一個接口使得其它合約能夠通過發送一個消息給該合約以獲取包含價格信息的回復。
3、身份和信譽系統
以太坊中提供與域名幣類似的的名稱注冊系統的基礎合約,合約非常簡單;就是一個以太坊網絡中的可以被添加但不能被修改或移除的數據庫。任何人都可以把一個名稱注冊為一個值并永遠不變。一個更復雜的名稱注冊合約將包含允許其他合約查詢的 " 功能條款 ",以及一個讓一個名稱的 " 擁有者 "(即第一個注冊者)修改數據或者轉讓所有權的機制。甚至可以在其上添加信譽和信任網絡功能。
4、去中心化存儲
以太坊合約允許去中心化存儲生態的開發,這樣用戶通過將他們自己的硬盤或未用的網絡空間租出去以獲得少量收益,從而降低了文件存儲的成本。這樣的設施的基礎性構件就是我們所謂的 " 去中心化 Dropbox 合約 "。
這個合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某人將需要上傳的數據分成塊,對每一塊數據加密以保護隱私,并且以此構建一個默克爾樹。然后創建一個含以下規則的合約,每 N 個塊,合約將從默克爾樹中抽取一個隨機索引(使用能夠被合約代碼訪問的上一個塊的哈希來提供隨機性), 然后給第一個實體 X 以太以支撐一個帶有類似簡化驗證支付(SPV)的在樹中特定索引處的塊的所有權證明。當一個用戶想重新下載他的文件,他可以使用微支付通道協議(例如每 32k 字節支付 1 薩博)恢復文件;從費用上講最高效的方法是支付者不到最后不發布交易,而是用一個略微更合算的帶有同樣隨機數的交易在每 32k 字節之后來代替原交易。
這個協議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雖然看起來象是一個人信任許多不準備丟失文件的隨機節點,但是他可以通過秘密分享把文件分成許多小塊,然后通過監視合同得知每個小塊都還被某個節點的保存著。如果一個合約依然在付款,那么就提供了某個人依然在保存文件的證據。
5、儲蓄錢包
假設 Alice 想確保她的資金安全,但她擔心丟失或者被黑客盜走私鑰。她把以太幣放到和 Bob 簽訂的一個合約里,如下所示,這合同是一個銀行:
Alice 單獨每天最多可提取 1% 的資金。
Bob 單獨每天最多可提取 1% 的資金,但 Alice 可以用她的私鑰創建一個交易取消 Bob 的提現權限。
Alice 和 Bob 一起可以任意提取資金。
一般來講,每天 1% 對 Alice 足夠了,如果 Alice 想提現更多她可以聯系 Bob 尋求幫助。如果 Alice 的私鑰被盜,她可以立即找到 Bob 把她的資金轉移到一個新合同里。如果她弄丟了她的私鑰,Bob 可以慢慢地把錢提出。如果 Bob 表現出了惡意,她可以關掉他的提現權限。
6、作物保險
一個人可以很容易地以天氣情況而不是任何價格指數作為數據輸入來創建一個金融衍生品合約。如果一個愛荷華的農民購買了一個基于愛荷華的降雨情況進行反向賠付的金融衍生品,那么如果遇到干旱,該農民將自動地收到賠付資金而如果有足量的降雨他會很開心因為他的作物收成會很好。
7、去中心化數據發布器
對于基于差異的金融合約,事實上通過過 " 謝林點 " 協議將數據發布器去中心化是可能的。
謝林點的工作原理如下:N 方為某個指定的數據提供輸入值到系統(例如 ETH/USD 價格),所有的值被排序,每個提供 25% 到 75% 之間的值的節點都會獲得獎勵,每個人都有激勵去提供他人將提供的答案,大量玩家真正同意的答案默認就是正確答案,這構造了一個可以在理論上提供很多數值,包括 ETH/USD 價格,柏林的溫度甚至某個特別困難的計算的結果的去中心化協議。
8、多重簽名智能合約
比特幣允許基于多重簽名的交易合約,例如,5 把私鑰里集齊 3 把就可以使用資金。以太坊可以做得更細化,例如,5 把私鑰里集齊 4 把可以花全部資金,如果只 3 把則每天最多花 10% 的資金,只有 2 把就只能每天花 0.5% 的資金。另外,以太坊里的多重簽名是異步的,意思是說,雙方可以在不同時間在區塊鏈上注冊簽名,最后一個簽名到位后就會自動發送交易。
9、云計算
EVM(虛擬機)技術還可被用來創建一個可驗證的計算環境,允許用戶邀請他人進行計算然后選擇性地要求提供在一定的隨機選擇的檢查點上計算被正確完成的證據。這使得創建一個任何用戶都可以用他們的臺式機,筆記本電腦或者專用服務器參與的云計算市場成為可能,現場檢查和安全保證金可以被用來確保系統是值得信任的(即沒有節點可以因欺騙獲利)。雖然這樣一個系統可能并不適用所有任務;例如,需要高級進程間通信的任務就不易在一個大的節點云上完成。然而一些其它的任務就很容易實現并行;SETI@home, folding@home 和基因算法這樣的項目就很容易在這樣的平臺上進行。
10、點對點賭博
任意數量的點對點賭博協議都可以搬到以太坊的區塊鏈上,例如 Frank Stajano 和 Richard Clayton 的 Cyberdice。 最簡單的賭博協議事實上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合約,它用來賭下一個區塊的哈稀值與猜測值之間的差額 , 據此可以創建更復雜的賭博協議,以實現近乎零費用和無欺騙的賭博服務。
11、預測市場
不管是有神諭還是有謝林幣,預測市場都會很容易實現,帶有謝林幣的預測市場可能會被證明是第一個主流的作為去中心化組織管理協議的 " futarchy" 應用。
12、鏈上去中心化市場
以身份和信譽系統為基礎。
以太坊的問題及其他公鏈的興起:
區塊鏈 2.0 是以智能和約平臺為特征的以太坊區塊鏈。從連接用戶日常場景的角度來說,以太坊 EVM 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1. 單主鏈結構,計算能力有上限,無法擴容;
2. 區塊鏈作為存儲和計算空間,無法支持用戶日常生活場景,無法應用數字內容。
目前各公鏈都針對 DAPP 開發和完善以太坊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方案。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